||
受权发布卢生海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8年3月6日发布
************************************
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别的礼制,字辈是中国人传承千年的重要取名形式,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字辈,也叫做字派,是名字中用于表示家族辈份的字,俗称“派”。一个字就是一个辈分的标志,同一辈分的人在取名时必须加入这个字,放在名字中第二字或第三字的位置;或作为偏旁部首,限定这一辈分的人在取名时,所选用的字必须属于同一部首类(这种情况是直接以单字作名字),用以区隔分支、区别辈分,使“宗分支别,昭序穆明,尊卑井然,长幼秩然”。字辈所选用的字多为修身齐家、安民治国、吉祥安康、兴旺发达等一类的好字眼,且通常四字或五子联成一句,可解读、有意义。
作为江夏黄氏的一个分支,肇源于江苏扬中的润东黄氏,据不完全统计,当代润东黄氏后人在10000人以上,堪称望族。
润东黄氏的字辈,据民国辛未年(1931年)润东黄氏十修宗谱《凡例》记载:讳派一世至十六世“真金志鸟 大王世日 国家有道 天子万年”;今于第十七世至廿四世编立“贤良方正 恭懿惠和”。二十四字代表了从一世到二十四世;每四字为一句,共六句。其中,除了“大王世日”,其余五句似乎都不难理解,而难解的结和“王”字有关。
怎样才能解开这个结呢?
检阅德厚堂《黄氏宗谱》,在《内纪世系图》第六世(“王”字辈),检索到“玘、璨、珮、玠、琦、琮、珂、琇、球、琳、琅、珑、玲、玮、珏、玮、瑞、珽、琬、瑾、璟、瑚、瓒、瑜、璞、瓖、璿、瑄、珍、珠、瑶……璧”等名字。这些字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在字义上都和“玉”有关(感情色彩上多为褒义词),在字的结构上都是以“玉”为偏旁(在扬中地区的方言下江官话里叫做“斜王旁”)的左右结构。至于唯一的上下结构的“璧”字,则更说明了同辈之人都是“玉字辈”。
关于“大王世日”的“王”是作为偏旁“斜王旁”之“玉”字的佐证,最好的参照莫过于同为字派的“真金志鸟”中的“金”和“鸟”字。德厚堂《黄氏宗谱》中润东黄氏第二世“金字辈”,有“鋼、鎭、鑀”三公,第四世“鸟字辈”则有“鸾、鹄、鹍、鴠、鹏、鹗、鸧、鶊、䲰、鷃、鹤、鷟、鹇、鹉、鵦、鹑、鳯、鹦”十八位。
有必要厘清的一点是:
在古汉语中只有“玉”字旁(用作左偏旁时要变形——去掉点,下面的一横改写成提,叫做“斜玉旁”,也叫“侧玉旁”),没有“王”字旁。在《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中查“王”字旁的字,在“王”字所在的四画的卯集、辰集、巳集中都查不到,必须到“玉”字所在的五画的午集去查“玉”字旁。同时,在古汉语中“王”字有三个读音:wáng 、wàng 、yù。读 yù 时的解释就是“同‘玉’”。在《汉语大字典部首目录》中四画有“王 玉同”,五画有“附 玉同王”。这说明了“王字旁”其实就是“玉字旁。但现在王字旁和玉字旁是分开的:在《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部首目录”里“王”“玉”各成部首。《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年)的四画中有“王(玉)”,五画中有“(玉)”,原玉字用作左偏旁时改称“王”字旁或“王部”了,(如:玎、珂、瑁、瑙……),不是做左偏旁的仍叫“玉”字旁或“玉部”(如:莹、玺、璧……)。这些和汉字字形的变化有关。
不妨再从源头上辨析一下“王”和“玉”二字。
王,甲骨文为斧钺之形,斧钺为礼器,象征王者的神圣。“王,天下所归往也。”(《说文解字》)
玉,象形字,像一根绳子穿着几枚玉片,供以把玩。“玉,石之美有五德者。”(《说文解字》)
在古文字小篆里,“王”“玉”的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王字中间的一横偏上; 玉字中间的一横居中。至于“玉”字有一点,那是汉字“隶变”后的结果。
那么,“大玉”有解吗?“大玉”不仅有解,而且有出处:
《尚书·顾命》记载:周康王即位,从周成王那里继承了八件国宝:“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训诂学在解释词义时,有一个常用的方法,即在相同的句式中,通过上下文的并列结构求解、验证。在“真金志鸟 大玉世日”中,和“真金”相对应的是“大玉”:“真金”是宝,“大玉”更是国宝。如果换作“大王”,其结果只能是方枘圆凿了。
此外,在讲求礼制、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古人在编立字辈时,首先必须恪守礼法,符合当时的主流价值观,以保证“政治正确”,否则就会“大不敬”,乃至有性命之虞。“大王”的本义是天子、君主、诸侯王,作为读书人的爱真公,料不会故意犯忌吧?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宁教授就此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如果“大王世日”中的“王”是“王”,在名字中又排在后位,那么,这一辈润东黄氏的人岂不是都成了“黄×王”?这显然是犯忌讳的。
因此,润东黄氏字辈“大王世日”中的“王”,在称读时固然可以从俗,读如“wáng”,但在释义时必须作“玉”字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5 15: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