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开空调前必须知道的19个小窍门,几乎没人知道

已有 2610 次阅读 2017-6-15 06:27 |个人分类:民生问题小议(10-11)|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几乎没人知道

开空调前必须知道的19个小窍门,几乎没人知道

黄安年推荐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年6月15日发布

 既要选好空调,又要会用空调,使得关注,推荐这类小常识,仅供参考,举一反三,资源共享。

*********************888

发布时间: 2017-06-01 09:21:09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  作者:

更多新闻进入新闻中心

天气渐热,又到了不开空调不行的时候。不过,在开空调前,你必须知道这19个小窍门,既省电又健康!

1.开空调时别忘拉上窗帘

窗帘最好用浅色的,不仅对热量的吸收差,而且对阳光的反射率高,空调的制冷“效果”就更好了。

2.风向朝上更制冷

开空调制冷时,最好把空调风向朝上,让冷空气由上而下循环。制热时,则让空调风向朝下。

3.出风口放一盆水

空调会将室内水分抽走致使空气变干燥,这时,口鼻、眼睛很容易变得干涩、酸胀。这时不妨在空调的出风口放盆水,能有效缓解干眼症状。

4.时开时关最耗电

空调时开时关最容易耗电!尤其是在启动的时候,而且这样还很容易损耗压缩机。正确的做法是开机时将空调设置到高冷状态,以最快达到降温目的,当温度适宜时,改中、低风,以减少能耗。

5.睡前用定时功能

晚上可以不用整夜开空调的!一般在睡觉的时候【定时】二三个小时即可。

6.闷热天气要开除湿

有时碰到天气闷热难受,要善用【除湿】功能,让室内湿度降下来,这样不用调节空调温度,也会让人感觉舒适凉爽。

7.先开空调后关窗

室内降温通风时,应该先开空调后关窗,等刚开空调时空调里面的污染物释放以后再关闭门窗。

8.三个时间要开窗通风

通风换气时间最好在上午9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或者晚上7点到10点。

9.二手房需换新空调

因为空调的工作方式,是通过先把室内空气抽走,在压缩机进行处理后,再送回房间,容易存留病菌。

10.空调最好装在1.7米处

一般空调的进风口在上半部,出风口在下半部,所以,若把空调安装过高,经过热交换的冷空气还未沉落到房间下部,就被空调吸回,从而使房间冷热交换不充分。所以,权衡来看,空调最好安装在1.7米左右最合适。

11.空调房最好盖蚕丝被

桑蚕丝具有贴体、舒适的寝被特质,符合人体的睡眠条件。

12.空调房最好侧着睡

在空调房里睡觉时,最好减少平卧张口呼吸的时间,不妨改成侧着身体睡,避免上呼吸道的津液过多散发。

13.空调房睡觉二凉二暖

空调房里睡觉,有的人误认为睡觉盖不盖被子无所谓。专家提醒,这可不行,在空调房里睡觉一定要做到二凉二暖——“头凉,背凉,肚暖,脚暖”。

14.空调房放些吊兰、绿萝

富氧植物可以比普通的植物,呼出更多的氧气,使室内感觉湿润温和,避免空调冷气对身体直接的侵袭。

吊兰、富贵竹、百合、蓬莱蕉、菊花等植物除了吐氧量大,还具有“消毒”的功能。

15.空调开26℃最合适

空调最合适的温度是26℃,既能保证凉爽舒适,又适合长时间待在空调房里。同时又保证室内外温差不会太大,避免感冒出现。

16.婴儿房空调28℃以上

婴儿的体温调节功能还不完善,更容易随环境变化,不要让宝宝过于依赖空调。

17.铺凉席时少开空调

患有脊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的人在室内温度低的时候睡凉席,可能会导致旧病复发,肠胃不适、怕着凉的人睡凉席也有可能容易引发腹痛、腹泻。所以在铺凉席睡觉时,最好少开空调。

18.有高血压空调温度不能低

有些人从外面回家的时候,希望赶紧凉快下来。这样一热一冷,血管会从本来的舒张状态一下子变成收缩状态,这就导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有高血压的人,空调温度不能开得太低,容易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19.夏天空调一个月洗一次

如果空调长年不清洗,就会积攒多种危害健康的病菌和螨虫,一旦被吸入,将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呼吸道感染。

责任编辑:肖潇

来源:中国经济网、新华社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60809.html

上一篇:北京园博园外景一瞥
下一篇:中国园林博物馆掠影(一)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2: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