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新时期红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一一深切缅怀冯其庸先生

已有 3615 次阅读 2017-4-11 14:50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时期红学与中国艺术研究院

一一深切缅怀冯其庸先生

受权发布张庆善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7411发布  

(按:410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文化自信学术报国----冯其庸先生追思会》,中国红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党委书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张庆善先生在会上发言。下面受权发表他的讲话文字稿)

冯其庸先生离开我们已经两个多月了,大家还是很怀念他。今年2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举办了冯老的追思会,今天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追思会,下个月是中国红楼梦学会与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联合在冯老的家乡举办追思会。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红楼梦学会、冯老的家乡,都是很有理由举办冯老追思会的,因为冯老与这些单位、地方都有着不解之缘。

冯老在文史方面取得的成就非常大,留给我们的遗产非常丰富,我的发言仅从红学的角度谈谈冯老的贡献。

说到新时期红学,绕不过中国艺术研究院。毫无疑问,新时期红学发展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代最负盛名的三位红学大家周汝昌、冯其庸、李希凡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他们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终身研究员。作为最有影响的红学重镇,新时期红学一系列奠基性的学术成果都是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完成的,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红学活动,也都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或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推动、主办的。在新时期红学发展中,中国艺术研究院之所以占据这样的地位,起着这样的作用,主要是因为冯其庸先生,因为冯其庸先生在中国艺术研究院。

冯其庸先生不仅以其丰富的学术著述确定了他在红学史上的地位,更在于他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带头人和掌舵者,是对新时期红学发展做出贡献最大的一个人,他是新时期红学第一人。

以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的名义出版的奠基性学术成果有:今天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大的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普及本即新校本、有红学史上第一本《红楼梦大辞典》以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等,这些奠基性的学术工程都是在冯老的主持下完成的。

冯其庸先生还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中国红楼梦学会的创立者,这在新时期红学发展中都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冯其庸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首任所长,是《红楼梦学刊》的首任主编,《红楼梦学刊》创刊至今已有三十八个年头,发表红学文章数千万字,在培养红学队伍,团结红学研究者,繁荣红学事业诸方面,起到了纽带和推动作用。中国红楼梦学会的成立更是离不开中国艺术研究院。19808月,冯其庸先生与其他红学前辈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红楼梦学会,他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冯先生实际上是建立中国红楼梦学会的主要推动者和组织者,1985年在贵阳全国红楼梦学术研讨会上冯先生当选为会长。在冯其庸先生的领导下,中国红楼梦学会参与组织了数十次全国性的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和三次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1997北京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就是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中国艺术研究院和辽阳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而冯老是主要的组织者和大会的主持者,这是红学史上在北京举办的唯一的一次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是继1963年在北京故宫文华殿举办的“曹雪芹逝世200周年纪念展览”以来,在北京举办的最重要的红学活动。记得那次研讨会的开幕式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举行,冯老在开幕词说:北京是曹雪芹的故家所在地,是曹雪芹写作《红楼梦》和最后埋骨的地方,因此在北京举办国际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新时期红学这些重大学术活动,都离不开冯其庸先生,他对推动红学的普及和红学事业的发展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那时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了许多具有有重要历史意义、影响深远的红学活动。我至今还清楚地记得1981425在恭王府葆光室举办的欢迎日本红学家松枝茂夫、伊藤漱平访华座谈会的情景,参加座谈会的有:吴世昌、端木蕻良、钟敬文、周汝昌、李希凡、蓝翎、张毕来、王利器、周绍良、蒋和森、陈毓罴、刘世德、周雷、吕启祥、林冠夫、胡文彬等等,主持人当然是冯其庸,那是文革结束以后,新时期红学发展中具有非同寻常意义的一次红学盛会。

我当然也清楚地记得第二年,即198243,在恭王府葆光室举办的《红楼梦》新校本出版谈会,参加那次座谈会的有:曾涛、赵守一、林默涵、严文井、苏一平、张庚、郭汉城、白鹰、端木蕻良、王利器、周汝昌、李希凡、蓝翎、郭预衡、廖仲安、蒋和森、邓魁英等等,这毫无疑问又是一次影响深远的红学盛会。而《红楼梦》新校注本正是由冯老率领一批专家学者,历时七年完成的在《红楼梦》传播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学术工程。可以说没有冯其庸先生的领导、特别是他的坚持,就没有《红楼梦》新校注本的出版。

那个时候,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恭王府,在天香庭院,在葆光室,在萃锦园,经常可以看到那些在中国现代学术史、文化史、红学史上有着显赫声名的人物的身影。是什么吸引着这些重要的人物来到恭王府,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当然是曹雪芹和《红楼梦》的魅力。那又有谁有那么大的号召力和组织力,请来这样一些著名的专家学者,当然是冯其庸先生。这些影响深远的红学活动,对推动新时期红学事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冯老留给我们的丰富遗产,除了丰富的学术著述、推动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作用以及奠基性学术工程以外,冯老的家国情怀、不屈不挠的玄奘取经的精神,更是一笔无法估量的精神财富。

冯其庸先生是我极为崇敬的师长,是我多年的老领导,也是我走进红学领域的领路人。1979年冯先生把我从文化部机关调到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近四十年来,我有幸追随冯老左右,受益匪浅。他渊博的知识,宽阔的胸怀,远大的视野,严谨的治学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对我有着很大的影响。冯其庸先生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我是第二任所长。他是中国红楼梦学会第二任会长,我是第三任会长,可以说我是冯老一手提携培养起来的。几十年来,正是在冯老的教育、培养下,才使我逐渐成长为一个研究《红楼梦》的学者。回想几十年里追随冯老左右的时光和经历,不仅感慨万千。

我想,今天我们举办冯其庸先生的追思会,即是表达我们对冯老的缅怀和崇敬,更是为了进一步认识冯其庸先生,继承他的遗产,发扬冯老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推动红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48174.html

上一篇:天通苑空地上的报废车、僵死车何时清?
下一篇:李炬、容晶、黄安年三人谈追寻沉默道钉的故事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15: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