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从饿死癌细胞疗法说起

已有 3972 次阅读 2016-9-25 08:14 |个人分类:学术问题研究(10-11)|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从饿死癌细胞疗法说起

从饿死癌细胞疗法说起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6925发布


昨天下午新华社发稿《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凤凰卫视转发时将题目改为:《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这种方法弄死了》,两相比较自然新华社稿标题好,好在“用小苏打”且是“饿”疗法。凤凰改后,为吸引眼球反而弄巧成拙了,“用这种方法弄死了”不能一目了然。

记得曾庆平博主:饿得死的癌细胞2015-11-24 05:34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81238-937939.html

也提及饿死疗法的问题,很希望专家解读,科普一下,遗憾的是学界反应相对迟缓,一般传递国外信息快于国内,也许人们要等着瞧,像屠呦呦获奖似的,墙内开花墙外香。

****************************

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这种方法弄死了

20160924 18:25
来源:新华通讯社

原标题: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

原标题:重大突破!癌细胞,竟被中国医生用小苏打饿死了!

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癌细胞也需要东西才能生存,剥夺它的食物,癌细胞就会死亡。浙江大学肿瘤研究所教授胡汛说,就是循着这个看似简单的原理,他和研究团队一起发现了饿死癌细胞的新疗法,并发表在国际生物和医学领域权威杂志elife上,得到了国际著名肿瘤学者的肯定。

经过多年基础研究,胡汛发现葡萄糖是癌细胞必需的东西,照理看剥夺葡萄糖癌细胞就会死亡。但实际上葡萄糖供应不足时,肿瘤没有饿死还不断生长。

胡汛教授道出了其中奥秘:肿瘤中有大量的乳酸,乳酸解离成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成为癌细胞的两位帮手,让其自身能够根据食物的多少决定消耗多少。

胡汛

两位帮手协同作用,使得癌细胞在葡萄糖含量很少时,非常节约地利用葡萄糖;在没有葡萄糖的情况下进入休眠状态;当有葡萄糖供应时即刻恢复生长状态。

因此,若想有效饿死癌细胞,不仅要剥夺葡萄糖,还需同时破坏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在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前提下,只要去除这两个因子中的任何一个,癌细胞就会快速死亡。

研究人员用碱如碳酸氢钠(小苏打)来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就可破坏乳酸根和氢离子的协同作用,从而快速有效地杀死处于葡萄糖饥饿或缺乏的肿瘤细胞。

将基础科研成果快速转化成肿瘤临床治疗,让更多患者受益是关键。

2012年起,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放射介入科医生晁明和胡汛团队一拍即合,投入到对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新型疗法研究中,并将这种方法命名为靶向肿瘤内乳酸阴离子和氢离子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简称“TILA-TACE”

晁明

临床上,晁明给出解释:常规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cTACE)切断了肿瘤的食物通道,然后我们再用碳酸氢钠去除肿瘤内的氢离子,相当于不仅不给肿瘤吃饭,还让它去健身房快速消耗,迅速饿死

令人欣喜地是,他们进行的临床研究结果显示:用cTACE治疗了37例病人,18例有效;用TILA-TACE治疗了40例病人,40例有效。

而且在这个临床研究中用TILA-TACE治疗的肝癌都是难治型肝癌。

而国际上综合报道,cTACE治疗的平均客观有效率位35%35%100%,这样巨大的对比,不仅让国际同行在接受这篇文章时,非常慎重,就连两位教授也一直是带着怀疑在进行这项研究。

目前初步统计,病人的中位生存期,已超过三年半;后续还需要大样本的随机对照研究,如果证实有效,对肝癌治疗来说,确实是一个飞跃。两位专家表示。

http://news.ifeng.com/a/20160924/50018212_0.s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5-1004921.html

上一篇:《周先慎细说聊斋》提要
下一篇:再谈天通苑农贸市场附近蔬菜网购店很便宜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2 蔡小宁 wqhwqh33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