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转载]脑水肿治疗新策略,打开淋巴管?!

已有 1107 次阅读 2023-11-22 10:2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文章来源:转载

遭遇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后,患者可能会出现致命的脑水肿。这类脑部肿胀会急剧增加死亡风险,并影响脑功能的恢复前景。在极端情况下,医生需要切除一部分颅骨以释放压力,但这样的手术风险极高,并且仅适用于小部分TBI患者。时至今日,脑水肿仍是院内死亡的常见病因,并且与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相关。


https://mp.weixin.qq.com/s/phlAYsJnknw_GVOkPsSTuQ

近日,一项发表于《自然》杂志的研究有望带来破局的方案。研究发现,一款基于已获批治疗高血压药物的鸡尾酒疗法,能够迅速缓解脑水肿,并且在动物模型中改善脑部损伤。


640 (3).png


这项最新研究由罗切斯特大学转化神经医学中心联合主任Maiken Nedergaard博士领导。2012年,Nedergaard实验室首次发现了大脑中的类淋巴系统,该系统能够清除大脑中的废物。此后,在先进的成像技术和AI驱动的流体力学模型的辅助下,研究人员能够更精准地预测、操纵中枢神经系统中脑脊液(CSF)的运动。


在随后的10年内,人们对脑部类淋巴系统的理解不断深入。现在,最新研究又发现了该系统的又一项潜在作用:成为紧急情况下释放压力的“阀门”。


“在身体其他部位,水肿有助于组织修复。但由于坚固的颅骨的存在,大脑膨胀能力有限,因此颅内压力增加,血液供应减少,使得废物碎片和毒性蛋白留在损伤部位而无法被冲刷走。由此,损伤恢复也变得更加复杂。”该研究的第一作者,罗切斯特大学转化神经医学中心助理教授Rashad Hussain说。


研究团队从脑水肿的机制出发,找到了解决思路。脑水肿的主要诱因之一是去甲肾上腺素。出现TBI后,这种神经递质立即充斥着大脑。我们更熟悉的去甲肾上腺素功能是调控“逃跑或战斗”反应,但在TBI中,这种 “肾上腺素能风暴”阻碍了脑脊液流入以及流出大脑的过程。


研究指出,去甲肾上腺素限制了脑脊液从大脑引流,流入脑膜以及颈部淋巴结的过程,从而妨碍淋巴系统的功能。根据这一现象,研究团队推测,重新打开淋巴结的这些“门”或许可以将多余的脑脊液从大脑中冲走,从而缓解压力。


为此,研究团队使用了一种由哌唑嗪、阿替美唑和普萘洛尔组成的鸡尾酒药物。这3种药物分别是α1-、α2和β-受体阻滞剂,其组合共同抑制了细胞摄取去甲肾上腺素所用的不同受体。Nedergaard实验室此前的研究已经表明,这种药物组合会提升类淋巴系统的效率,使其达到我们在睡觉时的活动水平,这正是系统操纵脑脊液流动、清除废物最有效的阶段。


640 (1).png

▲肾上腺素能抑制剂能抵消TBI对类淋巴流动的阻碍(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在这项的研究中,作者在TBI后不久给予小鼠上述鸡尾酒药物治疗,并且追踪了来自肿胀部位的脑脊液。脑脊液携带来自淋巴结损伤的碎片,通过淋巴管从脑部大量流出。结果,小鼠的脑水肿几乎立即消除,颅内压力恢复正常。同时,治疗使得小鼠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显著恢复。


Nedergaard博士说:“这些发现表明,肾上腺素能风暴、由此产生的脑水肿和颅内压,以及留在脑内的碎片,都可以通过肾上腺素能抑制剂得到逆转,小鼠的恢复情况也得到改善。”


640 (2).png

▲肾上腺素能抑制剂作用机制示意图(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作者指出,已有几项临床研究证实了该药物组合的安全性,并观察到了神经系统获益,早期证据也表明这种方法可能有益于人类。阿替美唑可减少创伤后癫痫发作,哌唑嗪可有效治疗TBI相关的创伤后应激,而普萘洛尔作为β-受体阻滞剂可降低TBI患者的住院死亡率并改善功能预后。Nedergaard博士也表示,由于这些药物已经在临床上使用,因此有可能迅速进入临床研究以证实这些发现。


参考资料:

[1] Pulling the plug on brain injury: manipulating fluid flows could save lives, improve recovery post-TBI. Retrieved on Nov 16, 2023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07861

[2] Hussain, R., Tithof, J., Wang, W. et al. Potentiating glymphatic drainage minimizes post-traumatic cerebral oedema. Nature (2023).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3-06737-7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410639.html

上一篇:氢气治疗缺血性卒中研究综述
下一篇:AI协助避免陷入文献泥潭
收藏 IP: 117.135.1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9: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