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分子医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孙学军 对氢气生物学效应感兴趣者。可合作研究:sunxjk@hotmail.com 微信 hydrogen_thinker

博文

灵魂出窍的神经科学基础 精选

已有 4603 次阅读 2023-5-2 12:1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许多濒临死亡或被复苏的人都报告了类似的经历:他们自己身体在他们眼前闪过,生命中难忘的时刻重播,他们可能会经历灵魂出窍的体验,感觉到他们正在从房间的其他地方看着自己。现在,一项小型研究绘制了四个人在死亡时的大脑活动,显示他们的心脏停止后大脑活动爆发。

Burst of brain activity during dying could explain life passing before your eyes | Science | AAAS

今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这一发现可以解释一个人的大脑如何在心脏停止跳动后重播有意识的记忆。这一研究“表明我们正在确定清醒意识的标志物,”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肺病学家Sam Parnia说,他没有参与这项研究。

Surge of neurophysiological coupling and connectivity of gamma oscillations in the dying human brain | PNAS

医学上死亡定义为心脏不可逆转地停止跳动的时刻,但最近研究表明,许多动物和人类的大脑活动可以继续持续数秒到数小时。例如,2013年,密歇根大学神经学家Jimo Borjigin及其团队发现,老鼠大脑在心脏停止跳动后30秒内仍然表现出意识迹象。“我们有这种古老而过时的生与死二元概念,”帕尼亚说。

尽管如此,尽管数百年来有许多报告来自临床死亡后复苏或几乎死亡的人,但“我很震惊地意识到我们对死亡过程中的大脑活动几乎一无所知”,Borjigin说。在目前的研究中,她和她的团队查看了四名处于昏迷状态和生命支持的人的医疗记录,医生在其上放置了脑电图帽。这四人没有一个病人有任何生存的机会。

这些脑电记录帽持续监测每个患者大脑表面移动的电信号:在医生移除呼吸机之前和之后,在每个患者最后一次可测量的心跳期间,直到所有大脑活动停止。在他们的呼吸机被移除几秒钟后,两名患者的大脑突然点亮了一阵神经元活动,这种神经元活动以称为伽马波的高频模式持续,随着心脏停止跳动而持续。其他研究发现,当一个健康的人积极回忆记忆、学习或做梦时,也会有同样的模式,一些神经科学家将这些振荡与意识联系起来。

路易斯维尔大学的神经外科医生Ajmal Zemmar表示,伽马波可能表明不同的大脑区域正在协同工作,将不同的感觉结合到对物体的意识中,例如,将汽车的视觉,嗅觉和声音结合在一起。他说,大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是神经科学中最大的谜团之一”,但在垂死的人身上看到同样的伽马波表明,大脑在最后时刻重播令人难忘的事件的报告是一种生物学机制。他的实验室之前在一个人身上看到了类似的伽马波,他死于心脏病发作,而那个人的大脑正在被监测癫痫发作。

“这篇论文对这个领域和意识领域非常重要,”列日大学的生物医学科学家夏洛特·马夏尔(Charlotte Martial)说,他研究濒死体验。她并不感到惊讶的是,Borjigin研究中的四个人中只有两个人表现出伽马活性,因为并非所有濒死幸存者都报告记忆回忆或灵魂出窍的经历。Borjigin指出,大脑显示伽马活动的两个人也有癫痫发作史,她说这可能使他们的大脑经历异常节律。

她的团队还发现,在称为颞顶枕交界处的大脑区域,电活动增加,该区域被认为参与意识,并在做梦,癫痫发作和灵魂出窍幻觉期间被激活。她认为大脑活动的爆发是大脑一旦缺氧就会进入的生存模式的一部分。对经历脑死亡的动物的研究发现,该器官开始释放许多信号分子,并产生不寻常的脑电波模式来试图复苏自己,即使它关闭了意识的外部迹象。“它关闭了通往外界的大门,并负责内部事务,因为房子着火了,”她说。

Borjigin希望通过与其他医疗中心合作来复制她的发现,以研究垂死患者的大脑活动。Zemmar说,找到死亡过程如何发生的一些答案至关重要,因为“死亡是一个谜 - 我们真的不知道它是什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1174-1386519.html

上一篇:新冠疫情未来:小浪不断而非季节性
下一篇:AI+功能磁共振成像识别到单词级别
收藏 IP: 117.135.14.*| 热度|

11 郑永军 许培扬 王涛 武夷山 唐小卿 杨正瓴 汪运山 李升伟 孙颉 徐长庆 杜占池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9 01: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