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对科学精神的结构进行交叉学科创新性研究。自编“科学精神结构问卷”对专家学者进行调查、访谈。经因素分析得出科学精神的结构包含七个因子。在因子重要性的调查结果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独立自主精神、公有创新精神和自由理性精神。
关键词:科学精神; 结构 ; 量化
一、问题提出
针对学术界对“科学精神”的结构缺乏一致性观点的现实,借用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力图澄清科学精神的丰富内涵,分析并呈现出中国语境下科学精神在专家学者心目中的真实面貌,以促进科学精神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二、问卷编制
1.编题与预测
综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自编科学精神问卷,预测问卷包含38个题目。对152名专家学者进行施测,并回收全部问卷。
经SPSS11.0统计检验后,删除5个题目。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七个因子,共解释总变异量的69.026%。正式问卷共包含33个题目。预测问卷内容见表1。问卷的同质性信度Cronbach's α =0.94表示问卷质量良好。将该问卷应用于校园环境中。随机抽取南京3所重点大学的200名研究生进行测验。采用集体作答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份。问卷采用Likert五点计分法,要求被试从五个选项中根据自己的认知选取符合真实情况的选项。有效回收200份,回收率100%。
表1. 科学精神结构预测问卷
因子 |
名称 |
题号 |
题目 |
1 |
公有创新精神 |
37 |
坚持百花齐放的原则[1] |
35 |
坚持思维的多样性 |
||
36 |
承认科研成果的公有性、普遍性、无私利性[2] |
||
31 |
允许对不同假说的平权争论 |
||
25 |
坚持真理的相对性 |
||
32 |
坚持科学无国界 |
||
11 |
敢于突破现有理论界限和束缚 |
||
12 |
不断发展新概念、定理、定律、假说理论[3] |
||
2 |
自由理性精神 |
15 |
自觉运用理性思维 |
26 |
不武断,不迷信权威 |
||
33 |
具有谦虚、宽容的合作精神 |
||
30 |
重视对知识体系的发展 |
||
8 |
在科学研究中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 |
||
34 |
推崇交流的自主性 |
||
38 |
重视反常现象,坚持可证伪性 |
||
3 |
求真务实精神 |
4 |
理论联系实际 |
9 |
能够推动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
||
19 |
敢于跟不同的假说、原理开展竞争 |
||
10 |
对科技战略和发展规划实行制度化建设 |
||
18 |
具有革命精神,坚持独创性 |
||
4 |
逻辑实证精神 |
3 |
用观察和实验来获取事实和理论 |
7 |
追求理论的简约性、逻辑自洽性和协调性 |
||
6 |
用逻辑推理和数学建模的手段构建理论体系 |
||
24 |
不断反思现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 |
||
5 |
积极进取精神 |
20 |
积极竞争国家重大项目的研究权[4] |
23 |
在科学研究中努力争取人、财、物等资源的支持 |
||
17 |
视科学进步为人类进步的尺度 |
||
16 |
重视想象、直觉、灵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
||
6 |
批判反思精神 |
29 |
对社会时刻保持审视、反思和批判的态度 |
28 |
遵守科学规范,抵制错误行径 |
||
7 |
独立自主精神 |
2 |
认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实在性 |
1 |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
21 |
坚持交叉学科之间的竞争与交流 |
2.因素命名与解释
对提取出的七个因子分别命名并解释含义如下:
因子1:公有创新精神
“科学的精神本质是有感情情调的一套约束科学家的价值和规范的综合。”[5]一是普遍性,对正在进入科学行列的假设的接受或排斥,不取决于该学说的倡导者的社会属性或个人属性。二是公有性,任何科研成果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且应该分配给全体社会成员,发现者和发明者不应据为私有。三是无偏见性,反对欺骗、诡辩、夸夸其谈、滥用专家权威等等。其四是有条理的怀疑性,坚持用经验和逻辑的标准,审查和裁决一切假说和理论,而决不盲从。人们希望从科研成果中获得回报,同时对科学研究成果归属的高度认同。科学无国界的价值观念深入人心。创新精神中科研工作者认为思维的多样性,真理的相对性要求我们不断发展新理论、新概念、为创新打牢基础,对创新的成果要在多元的争论中检验。
因子2:自由理性精神
自由精神作为科学精神的灵魂,在小科学时代一直是科学家追捧的核心价值理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实用价值被广泛关注,尤其是科学主义兴起之后,这种自由精神逐渐萎缩,科学精神染上了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追求自由的科学精神逐渐被异化。在科研的道路上,科研工作者时时受政治、宗教、伦理等多方面的影响,很难坚持“为科学而科学”的纯精神。
因子3:求真务实精神
竺可桢从近代科学家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等人身上总结出来:“一是不盲从、不附和,一切依理智为归。如遇横逆之境遇,则不屈不挠,不畏强暴,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二是虚怀若谷,不武断,不蛮横;三是专心一致,实事求是,不作无病之呻吟,严谨毫不苟且。这三点归纳成两个字:求是。” [6]
因子4:逻辑实证精神
这一因子表明,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方法和逻辑方法在科学研究中处于核心地位。国人对科学的认识处于狭义科学阶段。可验证性是检验科学成果的重要标准。符合逻辑,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促使科研工作追求表达方式的简约性,以简单的方式呈现复杂的问题。
因子5:积极进取精神
在科学研究中,勤奋是第一位的。正如侯祥麟院士所言:“每条只工作八小时成不了科学家。”[7]吕志涛院士认为:“科学精神表现为敢于讲真话,不讲大话,严禁讲假话;科学精神同时表现为热爱科技,认真研究,追求真知识;对于科学研究者来说,敢于提出异议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科学家。”[8韦钰院士认为:“科学的竞争要在方法上获得成功,必须立足于某一具有坚实基础的学科之上,做交叉学科研究,把探究作为终身的生活方式。”[9她在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十年间发现:我国在原创和重大发现方面受限于财力和科研实力,成果很少;反之,在工程成果转化方面却成果显著。孙伟院士认为:“在科学的道路上,研究者有一个好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研究出成果。科学精神就是要把精力专注在对国家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有价值的研究上,面对压力不动摇,面对竞争有合作的团队意识,多动脑、多动手、多思考。”[10孙忠良院士认为:“现有的考评体系中“重量不重质”的考评方法已经严重背离了科学精神。”[11]
思维的惰性常表现在不加反思地接受一个观念,把自己的思维局限在某一个固化的模式之中,形成一种个人无意识和稳定的自我结构,发生认识论障碍;一个观念过渡清晰,就会非法升值。人对自己形成的观念过度依赖。科学研究中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浮躁的人性弱点,培养一种追根问底的思辨能力和求是的作风,清楚思维和知识的分布模式,即“我知道我知道的,我知道我不知道的,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我不知道我不知道的.
因子6:批判反思精神
科学精神的本质是一种价值的认知和判断,当人面临选择时,一般的心理过程是在选取对象时先对两者的优点作认知和推测,在两者的优点的加权后评量比较,得出暂时性结论,下决定选择,下一步就是后悔期和合理化期。心理经历着二度挣扎期,科学精神就是在心理判断中反思自己的选择。我们刚确定一个规则,马上就即时性反悔,否定决定,看似不合理,这恰恰就是科学精神的常态。如法国哲学家巴士拉指出:“科学精神就是不停否认现存的和你告诉我的。”[12]
反思是一种思维能力,它建立在历史传统的基础上。每个民族有各自独特、稳定的文化心理结构。这种结构作为深层历史背景深刻地影响着个体的思维延展。思维的深层次结构具有普遍性,浅层结构具有特殊性。
因子7:独立自主精神
科学需要一个宽松和自由的外部环境,包括从事科学研究的自由、获取和配研究资源的自由、交流和发表研究成果的自由。外部自由保证了科学中的平权竞争和争论,反之又促进了种科学精神的弘扬。除了外部的自由环境,宽容、怀疑和实证的科学精神强调科学家要具有内心的自由,较之外部自由更具重要性的是内在的自由。“在从事科学活动的过程中,科学要超越世俗的功利、社会偏见和习惯的约束,更不为外在的利益所累,发挥独立的、自由理性思考精神。这种自由精神无疑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原动力。”[13]
三、科学精神结构各因子的重要性调查
表2.各因子平均数(N=200)
|
公有创新精神 |
自由理性精神 |
求真务实精神 |
逻辑实证精神 |
积极进取精神 |
批判反思精神 |
独立自主精神 |
平均数 |
4.09 |
4.04 |
3.96 |
3.83 |
3.7 |
3.99 |
4.33 |
科学精神各因子的重要性程度顺序为:
独立自主精神>公有精神、创新精神>自由精神、理性精神>批判反思精神>求真务实精神>逻辑实证精神>积极进取精神。“科学精神是有机的隐性知识与语境嵌入按照其内在的逻辑规律和路径发挥动力功能。西方文化积淀中“否”是科学精神的基因;有内涵的理性分析、创生、建构成为科学精神的外显表征;科学精神具有地方性、异质互动性。拓展科学精神研究路径、方法,要根据科学精神显--隐性的特点,把握整体性,系统分析。” [14]在保持人格独立的条件下,要认识到后现代社会是大异而小同,差异是常态。与工业时代科学只要客观地反映规律的单一功能不同,现在科学不但要反映规律,同时包含着独立的价值判断,独立自主在一定程度反映了时代的普适化价值取向。
[1] [2] [3] 王树恩,柳洲.科学精神结构的多维探析[J]. 科学技术与自然辨证法,2002,(4):
[5] (美)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33
[6] 王大衍,于光远.论科学粉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32-36
[7][8] [9] [10] [11] 科学精神与创新论坛纪要(东南大学院士论坛内部资料)[Z].2008,(11):3-5
[12] (法)加斯东·巴十拉/著钱培鑫/译.科学精神的形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0:3
[13] 薛桂波 ,倪前亮.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科学技术与自然辨证法,2006,(10)26-27
[14] 胡业生.系统论视域下的科学精神[J].管理观察,2008,(9):194-195.
参考文献:
[1]王树恩,柳洲.科学精神结构的多维探析[J]. 科学技术与自然辨证法,2002,(4):16-19
[2]薛桂波 ,倪前亮.科学精神与伦理精神[J].科学技术与自然辨证法,2006,(10):26-28
[3]王大衍,于光远.论科学粉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法)加斯东·巴十拉/著钱培鑫/译.科学精神的形成[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10:3、10-16
[5](美)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14 、33
[6]科学精神与创新论坛纪要(东南大学院士论坛内部资料)[Z].2008,(11):3-5.
[7]胡业生.系统论视域下的科学精神[J].管理观察,2008,(9):194-195.
[8]吕乃基.科技革命与社会转型[M].中国社科术出版社,2002,(6):45-46.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15 01: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