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大学生阅读现状”答问

已有 4015 次阅读 2012-4-30 22:26 |个人分类:教育:大学春秋|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大学生, 阅读

张欣老师,您好,我是校报学生记者蔡振威,我正在做一篇关于“大学生阅读现状”的新闻稿,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大学生,之前已随机采访了多位校内学生,现来采访您,希望您能站在大学教师或者在这方面有一定经验的前辈的立场,来表达你自己的感想和看法,感谢你在百忙之中抽空接受我的邮件采访,谢谢!

1.       您主要从事什么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您的职称是什么?您的职务是什么?(鉴于新闻稿的真实严谨性,需要向您确认这些)答:我主要讲授中文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文学批评”课程,另外也兼任其它专业“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大学语文”等课程,我职称为教授,职务是中文系主任(如果也算职务的话),社会兼职有浙江省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

2.       您认为阅读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如何?对大学生有什么意义?答:大学生要完成学业、提高素养、参与社会,除了规定性的课内专业阅读,自然也需要尽可能多的课外或专业外的阅读,现在一般意义上的“阅读”,通常指后者,也就是古人说的“读万卷书”那个“读”。至于这种阅读对大学生有多重要、有何意义?可能没办法定量和定性,没有一个具体的指标。因为这里面有很多复杂的情况,因人、因时、因书、因法而异,不能泛泛而言。若一定要说出个意义来,那就只好说句现成的话:“开卷有益”。

3.       您认为作为一个大学生,合理的阅读量是多少,应该阅读什么内容?答:沿着上面的思路,我的主张是:数量上尽我所能,内容上为我所需。把读书当成爱好而不要形成负担,在爱好的前提下多多益善。阅读什么内容,就像吃什么蔬菜和肉,最好把自己的口味和科学的营养学平衡起来,以有利于膳食平衡和身心保健为宗旨。青春期多读有利于青春期的书,更年期多读有利于更年期的书。

4.       在当前网络越来越发达的背景下,新媒体、软文学、快餐文化在学生群体中越来越流行,在网络上挑书、看书,在手机上阅读已蔚然成风,您觉得网络对阅读带来的效果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答:以辩证的观点看,好坏都具有两面性,没有绝对。古时没有网络,甚至没有印刷本,照样有“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各种怪现象,所谓书呆子。现在网络的确越来越发达,网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常态阅读方式,大大革新了阅读方式,提高了阅读效率,推进了阅读的普及、多元,是读书的一次革命性变革。其正面意义不言自明。不过就像发明了电而增加了一种自杀方式一样,网络有时也是一柄双刃剑,这柄剑杀不杀人,要看使用网络的人怎样使用。

5.       在采访中我们发现了存在着两种极端:一种是基本不看书,另一种是非常热衷于看书,您(看)这种现象是否普遍存在,如果是的话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答:就两种现象同时存在而言,我觉得没什么不正常。任何时候都可能存在这种并存现象,比如“文革”时期“大革文化命”,学生们“停课闹革命”,“基本不看书”,甚至焚书。但也有不少学生仍然“非常热衷于看书”,正像很多北京、上海、福建知青那样,杭州籍学者甘阳也回忆过小时候到浙大图书馆书库“偷书”看的往事,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文革”结束以后,那些“基本不看书”的怎样了?那些“非常热衷于看书”的又怎样了?调查一下应该蛮有意思。但是现在情况下,大学生“基本不看书”不可思议,那应该是社会浮躁、大学生浮躁的表现。我观察到,现在的大学生有三拨人,一拨喜欢泡图书馆或自修室(读书的居多),一拨喜欢泡在寝室里(上网、睡觉的居多),第三拨喜欢在外面飞(挣钱、寻找机会的居多)。作为一个父亲和教师,相对而言,我还是比较赞成第一拨的做法。

6.       您认为当前大学生的阅读状况是怎么样的?答:总体上不是太乐观。主要是原始积累时期的浮躁导致人心涣散,急功近利,急于赚钱做大富翁,缺少宁静致远的修行。

7.       谈一谈您对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建议。答:心胸大一点,目标远一点,心态静一点,阅读深一点。(2012-04-302210

 

    以上就是我想问的问题,请老师抽空回答一下,再次谢谢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565352.html

上一篇:绩溪二日行旅
下一篇:批评写作训练:吴伯箫《猎户》
收藏 IP: 202.107.197.*| 热度|

2 武夷山 hangzho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2 13: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