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谷花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zizhang 张欣,或称子张,山东人,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教习。

博文

父亲节与父亲角色的仪式化 精选

已有 3937 次阅读 2008-6-14 17:38 |个人分类:生活:深入当代|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父亲节与父亲角色的仪式化

 

                    

 

在我印象中,从去年起,中国的媒体上出现了关于“父亲节”的内容。我的日记本里还存留的一张去年617日剪报《今天是父亲节》就是证据。不过,这个资料对父亲角色的评估是西方指标,也是经济指标。它告诉我:英国最新公布的一份研究结果显示,在一个家庭中,一名父亲每年的劳动价值约25万美元。根据英国保险公司“远见之友”的研究结果,有父亲在,一个家庭可以省去聘请花匠、兼职司机和运动教练等种种专职人员,为此每年可省下255万美元开销。

不用说,这个保险公司的“研究结果”是为了证明“给父亲买保险的重要性”,其主题是:“你不能给父爱标价,但你可以给他的劳动标价。”因为:“一家人常常将父亲视为家庭顶梁柱和活动提款机,但如果父亲无法工作,一个家庭很快就会意识到,钱不能从树上长出来。”

我要讨论的,当然不是要不要给父亲买保险的问题,而是想知道,对中国人来说,父亲节的意义究竟在哪里?从子女的角度,给父亲买保险、送鲜花或领带,都不是多么困难的事;但是从父亲的角度,我认为普遍的情况是,中国的父亲们尚未产生对自己所承担的这一角色的自觉意识。他们可能会这样想:父亲就是父亲,天经地义的挣钱养家、教育子女,还用得着“自觉”吗?于是,得到子女祝福的鲜花和“孝敬”,也就含含糊糊地接受下来,全不考虑自己是否当得起这种祝福和“孝敬”。某些得不到祝福和“孝敬”的父亲,还会感到委屈甚至恼怒。

其实在传统文化中,中国的父亲从来都不是“委屈”的角色,恰恰相反,中国父亲的形象一直都被赋予“权威”的内涵,所谓“族权”、“政权”、“夫权”根本上都是“父权”,即便是现代社会中的“家长”,通常也并不包含母亲在内,而是“父亲”的代名词。旧时代的年节“祭祖”,说白了,祭的也不过就是男祖,因此这种“祭祖”仪式差不多也就是中国人的“父亲节”。中国真正没有的,只是女性节和儿童节罢了。

但是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这个“父亲节”,其含义却完全是建立在“男性本位”和“父权本位”上的,它的要义就是如鲁迅说的那样:“他们以为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对此,鲁迅的批评是:“他们的误点,便在长者本位与利己思想,权利思想很重,义务思想和责任心却很轻。以为父子关系,只须‘父兮生我’一件事,幼者的全部,便应为长者所有。尤其堕落的,是因此责望报偿,以为幼者的全部,理该做长者的牺牲,殊不知自然界的安排,却件件与这要求反对,我们从古以来,逆天行事,于是人的能力,十分萎缩,社会的进步,也就跟着停顿”。

语见《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写于191910月,那一年,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三十七岁而犹未找到爱情亦未做父亲的鲁迅,正在北京的民国教育部任职。在我看来,这篇差不多七千字的长文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父亲角色”的第一次觉醒。

鲁迅第一次批判了中国人对父母“生育之恩”的观念。鲁迅认为,应当用“爱”的观念代替“恩”的观念,不应该抱有“责望报偿”的心态,需要建立的只是“义务思想和责任心”。这种义务和责任,鲁迅将之表述为从人类的“天性”出发,“除了养育保护以外,往往还教他们生存上必需的本领。”以及进一步的“理解”、“指导”和“解放”。正是在这里,鲁迅说出了那段感动过许多人的名言:“没有法,便只能先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鲁迅时代的“现在”过去将近一个世纪了,中国的父亲们似乎已没有什么“因袭的重担”和“黑暗的闸门”了,但是对于“父亲角色”所包含的义务与责任是否有了自觉而理性的认知了呢?我认为,就总体而言,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理由是:

一,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虽长,但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短暂,鲁迅的“父爱启蒙”思想并没有得以“星火燎原”,倒是经过几十年求索之后,封建文化反而迅猛“回潮”了,以致于出现了“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这类绝非理性的颂歌。

二,即便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心似乎也始终处于一种暧昧状态,“四有新人”也好,“干部四化”也好,强调的始终只是政治层面的东西。在人伦道德方面一方面丧失了鲁迅思想的遗产,讳言“爱”而又羞羞答答地倡言“孝道”,另一方面仍然把“人性”和“爱”作为“资产阶级”的腐朽思想加以排斥。

三,在社会制度和文化环境层面,也就没有对于“父亲角色”的教育机制。举个例子,中国年轻人的婚礼越来越豪华、奢侈、西方化,但是婚前婚后的“角色教育”何曾到过位呢?快乐结婚,糊涂生子,拼命买房,这中间究竟有多少理性成分?

所以,我以为,美国人杜德夫人在1909年倡导设立的父亲节终于传到中国,不妨看作是一件好事。但这好事,不是为了给中国的父亲们增加一些盲目的骄傲与含糊的光荣,而是作为一个“父亲角色”和“父爱启蒙”意识觉醒的仪式,赠送给已为人父或将为人父的男性们。

在这一天,在这个特别的仪式上,父亲们,请理性地考虑一下自己的义务和责任。

 

                                        2008614,父亲节前夕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81-29076.html

上一篇:汶川地震一个月,转贴两首悼亡诗
下一篇:一位文学官僚的“颂歌”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4: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