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老师不喜欢人家喊他曾大侠,那就改用他自己的称呼吧 。
本文是正儿八经的评论,没有丝毫调侃成分。
针对我与曾老师的歌,美娣MM写了篇点评文章,个人觉得对我的点评是客观的,因为我非常了解我自己。
就唱歌而言,有三样东西是天生的:音色、音域、乐感。相信不会有人对音色是天生的存疑,但对于音域与乐感或许见仁见智。音域通过后天的努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拓宽,但不会有本质的改变,你的音域从你出生的那一天起就定下来了,你可以通过练习假声等技巧将高音部唱上去。最有争议的可能是乐感,很多人可能认为乐感完全是后天培养出来的。我不这么看,乐感是一种天赋。打个比方,现在中学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目的是通过题海战术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题海战术真的提高解题能力了吗?非也,它不过是通过各种题型的反复练习,加深学生的印象,当考试时碰到类似的题型时就知道怎么做了,可一旦遇到从未见过的陌生题就抓瞎了。而有些学生则不同,不管是见过的还是没见过的,他都能应付自如,这说明他找到了感觉。这种感觉是不是后天培养出来的呢?我认为不是,只能说明这孩子天生就是学某个学科的料,这就是天赋。
曾老师的音域很宽,如果飙高音的话,我相信无论是我还是陈安都不是他的对手,这点陈安不要不服,你的嗓音与曾老师的嗓音我都了解,不信找机会你俩就同样的歌曲比比,看谁最先破声。我觉得曾老师如果唱降央卓玛的歌肯定能唱得不错,但我就唱不了她的歌,她的《草原恋》、《雕花的马鞍》我都喜欢,可惜我都唱不了。美娣说可以升调或降调,其实每首歌都有它特定的音调,改变了它同时也改变了它的韵味。很多人的翻唱之所以没有原唱的味道,可能这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我的音色很一般,即使在科学网上,很多人的音色肯定都比我好,我的音域也不宽,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比较轻松地把刘和刚的《父亲》完整唱下来,状态不好就很吃力了,如果说哪个方面尚可的话,可能乐感勉强说得过去。不过,正如美娣所说,我更注重情感的演绎,很多人和我一起唱歌时都对我说:“你是在用心唱歌”。如果你不了解一首歌的内涵,不了解它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不管你的音准把握得多么好,你的歌注定是淡而无味的。我很少听蒋大为、阎维文、戴玉强等人的歌,他们的声音很华丽,演唱技巧更是登峰造极,但我就是不怎么喜欢他们的歌,因为我总觉得我听过的他们大多数的歌声中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只有阎维文的那首《母亲》的确声情并茂,我很喜欢。刘欢一直在用心唱,他的每一首歌都充满了感情,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个人只要不是五音不全,他能把某首歌曲蕴藏的情感演绎出来,他的歌就是感人的。所以我一旦听到一首我喜欢的歌,通常都会先琢磨歌词,看歌词想表达什么,然后跟着哼哼,按照我理解的意思把他唱出来。有时未必理解的正确,但至少不是简单的模仿。
说到底,对我们而言,唱歌纯属茶余饭后、工作之余的娱乐,甚至可以称之为高雅娱乐。所谓比赛不过是个借口,图个开心而已。曾老师昨天还给我发短信好心提醒我呢,说我的《人生第一次》中有一段哼哼没有唱,要我补上后再跟他PK,曾老师的苦心我很理解,他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他一手经营的“学人乐苑”搞得红火起来。作为音乐爱好者,我真心支持!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0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