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乎?茶馆乎?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fcao 累时休整,烦时发泄, 闲时思考,乐时分享。

博文

职业、道德与责任—将责任进行到底

已有 6090 次阅读 2009-3-11 00:25 |个人分类:教育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发了两篇与学生自杀有关的文章,引来了一些匿名者的评论,我且将这些评论记录在此,让广大科网人看看,我们有些教师是些什么样的教师,曹某人的顾虑是否多余,我不会关闭游客评论功能,有胆量的尽管评论,我到要看看,我们有多少这样的教师,在我进一步发表观点之前,且请大家先欣赏一下这些评论。
    
[39] 标题:没说到点子上
发表评论人:[游客]过客 [2009-3-10 15:46:06]    删除  回复
大学生自杀的事靠教师可以解决吗?我看很难。大学生自杀只是因为课堂内容索然无味?那老师课讲好了是不是学生就不自杀了?大学生自杀发生在大学,但种子在小学、中学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就埋下了,现在好多大一的新生入学就被发现具有抑郁症,这也是大学和大学教师造成的?这仅靠大学教师关心就能解决?
好,就算大学老师多关心有效,如何关心?每天去谈心?可是老师的科研任务什么时候去完成?教师有能力改变这些考核的指挥棒吗? 这些不改变,如果老师都忙着去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最后就是老师被考核指标逼跳楼。
博主回复:我不反对你说的,但老师的某些行为成为学生自杀的诱因恐怕也是可能的.. 
   
[43]
发表评论人:[游客]别自以为高人一等 [2009-3-10 17:37:40]    删除  回复
博主是学数学的,怎么就没有逻辑呢?
好象认为你是局外人,或者是比别的教师高明境界高关心学生,你想借题发挥煽动和挑起校园内教师阶层和学生阶层之间矛盾,有病!
要加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教育.
博主回复:有什么样的心态自然对别人的言论就有什么样的认识,一点也罢不奇怪.一个不敢已真姓名示人只敢穿着马甲攻击别人的人才真的有病. 
  
[47] 标题:大学期间应该禁止谈恋爱
发表评论人:[游客]123 [2009-3-10 20:04:40]    删除  回复
大学生自杀不说全部,但大部分都是和恋爱有关的,特别是在当前男多女少的条件下,会引起一部分男生自杀。另外,女性承受能力较男性弱一点,也是导致自杀的原因。所以杜绝谈恋爱,坚持半军事化管理,会有很大成效。但是这还是以人为本吗?这还是我们想要的吗?这是我们对自由的诉求吗?有得必有失,所以根本还是要教会学生怎么谈恋爱,说实话,这在学生家长那里还是通不过的,一部分自主性不强的学生,在没有家庭氛围影响下,容易在这种事情上走向极端。
所以老师讲课水平跟自杀没多大关系,不要让老学究们神经兮兮的。
博主回复:我想很多评论者并没有仔细看本人的文章,草草看完便发表高论,我觉得再答复这样的评论有点浪费时间. 
   
[12]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修身养性 [2009-3-10 16:17:07]    删除  回复
你已经是多次直接的或间接的批评"教师"群体,似乎炫耀着你比另外的教师做得好,境界高.
其实,又何必呢?
大千世界,纷繁迷离,真相你又知道多少?即使知道真相,一个小小的普通人又能如何奈何?只有普通人可怜普通人而已.什么事情都是以改革的名义发起的,什么混乱都是从道德制高点上指责别人群体开始的.不要添乱了吧.
博主回复:你哪里看到我在指责教师群体?神经过敏了吧?如果你认为教师可怜,你可以不当教师,但只要你当了教师,当然就要做教师该做的事.我说的教师中存在的现象当然是我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不该说吗?
    
[16]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反应过度就不好了 [2009-3-10 17:25:21]    删除  回复
你似乎听不进不同意见,尽管别人是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客观意见,也能激起你过度反应.没有必要.如果有一天你不当什么X长啦,你就会从一个教师良心上考虑问题了.也就不会在你单位里不得人心了.
 博主回复:哈哈哈,可笑之极,你怎知道我在单位不得人心?你是我们单位的人?有胆量你亮出你的大名,连大名都不敢示人,有什么资格在这里与我讨论问题?  
   
        从这些评论可以看出,我的话并非空穴来风。现在我继续谈我的观点,想拍砖者欢迎继续表演,我很想看看有多少反对意见!
  
        学生的自杀与教师上课水平的确未必有本质关系,但教师的课堂完全可能成为学生自杀的诱因。打个比方,某个学生课堂上睡觉被老师批评了,批评本是正常的,也是应该的,可是老师却采取了谩骂的方式,学生因此而走极端,你说老师有没有责任?别以为我在凭空胡诌,我讲的都是事实,只是这里不方便讲具体的人与事。再比如,学生本来就有心理障碍,老师上课又索然无味,且对学生漠不关心,学生于是对生活与学习产生了厌恶情绪继而走向极端,教师有没有责任?要知道,现在学生的心理之脆弱,可能一句伤害自尊的话,一个蔑视的表情都会导致学生走向极端。这里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很多年以前,一个刚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提前到学校报道,他觉得火车上的乘务员对他太冷漠,到了学校,由于学校还没开学,办公室的人态度不是那么热情,要他先找个宾馆住下,过两天再来报道,他觉得这个社会太冷酷,于是留下一纸遗书卧轨自杀了。我们可以说这学生心理有毛病,可是如果我们的办公室人员对其热情一点,或许他就不会走极端。严格说来,办公人员没有法律与道德上的责任,但我们能说办公人员一点责任都没有吗?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当事人恐怕很难心安。
  
        我们常常将道德挂在嘴边,其实很多事情与道德无关,如果非要扯到道德,最多也是个职业道德问题,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什么?我想用不着我多说,对教师而言,职业道德的灵魂是关爱学生,没有爱的教育哪怕你的教学水平再高也是失败的。以范跑跑为例,如果他的逃跑带来学生的意外死亡,我们不可能在法律上追究他的责任,甚至在道德上也很难谴责他,因为求生是每个人的本能,但作为教师,他负有指导学生逃生的责任,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发生死亡,他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一味的强调教师压力大,待遇低,如果我们真的觉得教师待遇低,受不了压力,我们可以选择不再做教师,但只要我们还在做教师,那么任何原因都不构成我们不负责任的理由!我所说的学生自杀教师有一定责任并非指法律意义或道德意义上的,事实上,任何学生的自杀都有其特定的原因,不可能归到某个具体的教师或辅导员身上,除非这个学生与某个老师发生了非同一般的冲突。但是,我们也不可否认,教师的不负责任可能成为学生走极端的导火索,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一个表情都可能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
     
       那位第一个持反对意见的“错位”先生再一次的留言很有意思;
[7]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还是错位 [2009-3-10 14:07:49]    删除  回复
[34] 标题:
发表评论人:[游客]还是错位 [2009-3-10 14:00:27]
你一会儿说你也是教师,
你一会儿在数落教师,
你一会儿又说正因为你是教师,所以你才数落教师.,
有毛病么?
 
P.S.我比你年长,在大学里时间比你长.对大学的事情比你认识的深刻.
学校是有学生和教师两个阶层构成的统一体.大学是抽象的名称,大学领导是没有法定责任的傀儡.学生的压力赖老师(为什么?),老师的压力赖学校(因为工作量扩增了十倍!!),学校的压力赖社会(为什么?),....,明白么?
博主回复:亏你还好意思说你在大学呆的时间比我长,你连别人的文章都读不懂,真不知你这老师是怎么当的. 
  
       这位自称比我在大学呆的时间还长的先生似乎连一些最起码的道理都不明白,既然他自信比我教龄长,那应该是我熟悉的人了,看在熟人的面子上我就告诉你吧,不是我错位,而是你根本上就逻辑不清!看看你的几句话:
你一会儿说你也是教师,
你一会儿在数落教师,
你一会儿又说正因为你是教师,所以你才数落教师.,
有毛病么?”
如果我理解不错,你是想表达既然我是教师,我就不应该数落教师。你犯了两个错误,第一:教师为什么不可以数落教师?第二:我数落的是那些不负责任的教师,而不是所有的教师。作为教师的一份子,反省一下自己也是正常的,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如果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那你实在不配做一个教师!
      
       学生自杀现象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是我们家庭教育、中小学教育的悲哀。学生进入大学后,由家长、班主任看管变成了主要靠自我管理,一下无所适从了,发生这样那样的现象本也不稀奇,正因为我们了解中国学生的现状我们才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对家庭与中小学欠下的债有所弥补,尤其重要的是如何教育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辅导员与教师都有义务承担这样的责任而不是只负责日常事务性的工作或教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是老师的职责。如果你认为我在唱高调,那只能说明你不是个合格的教师!因为这本来就不是高调,而是每个教师的份内工作。
   
       在今天这样的特殊形势下,辅导员的职责不应该是坐办公室、开几场会,而应该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有一位评论者怀疑我不知道辅导员的全称,估计此人是个辅导员,要不然不会问这样的话,那我就试着告诉你吧,辅导员的全称应该是“政治思想辅导员”或“政治辅导员”。政治辅导员的职责就是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吗?我不这么认为,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比什么都重要,也是辅导员最重要的职责,它比组织学习、开会、写材料要重要得多,否则完全没必要设辅导员岗位。


导师与学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40247-219562.html

上一篇:压力是大学教师与辅导员推卸责任的理由吗?
下一篇:说课
收藏 IP: .*| 热度|

14 杨玲 刘玉平 方德杨 刘进平 孙学军 钟炳 杨秀海 徐坚 陈国文 马丽丹 迟菲 魏东平 刘畅 airenao

发表评论 评论 (1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0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