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鹰茶,是陕南青木川一种长在悬崖峭壁上的大树,也只有身手骄健如猿的山民才能在硕大的树上采得几斤上等的好茶。别看粗枝大叶、茶汤暗红,比不得紫阳毛尖的细芽清透,然其回味之醇、香、甘、永,却是紫阳毛尖比不得的。
就像这枯枝败叶与醇香茶汤一样,看官就随老鹰茶香去一趟青木川听一段“土匪”与“辅仁中学”的故事。
(青木川,该图源于网络)
青木川,南北介于秦岭、巴山之间,东西将嘉陵江与白龙江分野,在龙门山北端东侧一条月亮弯弯的金溪河旁。这里,苍山峻岭重叠,绿水清泉环绕,交通闭塞却脚踹四方、鸡鸣三省。从青木川向东经阳平关可至大安古驿,再向东可达汉中(有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至关中),向南越棋盘关可至广元(大致为古之金牛道);从青木川北有栈道向西过白龙江,或经碧口、文县行两百公里到九寨沟,或经沙州到羌族名寨青川,而沿白龙江南下,可穿剑门而入剑阁(金牛道的另一路)。
金牛道北起陕西宁强金牛峡,南至四川梓潼石牛镇,一路途经大安、烈金坝(金牛驿)折南,过五丁关至宁强再转西南经牢固关、棋盘关入川界,顺嘉陵江向南至广元;第二路从阳平关沿嘉陵江东岸南下至广元(唐宋金牛道);第三路,从阳平关、广坪至金山寺青岩子(界牌)入川,去白水关(沙洲,青川县白水镇),沿白龙江,到昭化(葭萌关),顺大剑溪穿剑门,进武连场,到梓潼,直抵石牛铺(秦汉金牛道)。这就是青木川经广坪入川的几条路。
下附手绘示意图。
小说《青木川》(叶广芩)、《青泥盘盘》(刘建),均以青木川为背景,又据前、后二者改编出电视剧《一代枭雄》与羌汉民族抗战电影《青木川传奇》。其中均有一个重要的原形,即“羌豪”魏辅唐。明朝时期,陕南羌族造反失败后向西迁移至青木川、青川地区,故电视剧“中国古镇”有人认为“土豪”魏辅唐有羌族血统,故称为“羌豪”。
魏辅唐本名魏元贵,生于1902年,出身贫苦,排行老三,上过私塾,生性勇猛好斗,年轻时参加民团,在民团团长魏征先被杀后当上团总,受县府征调,剿匪保民。那时,陕南政乱匪患,吏治腐败,魏辅唐种植罂粟,建立武装,政由己出,集权统治,成为雄踞宁西一隅的地方统治人物。但他重视文化,办中学,办剧社,送乡里贫困孩子外出念书,成就了青木川解放前的繁华。1949年12月,魏辅唐带队携枪投诚;1952年却在镇反运动中被定性为恶霸土匪而被枪毙,枪毙地点就在魏辅唐所建的辅仁中学操场边。1986年陕西高法对魏辅唐按投诚人员对待,不追究刑事责任。2001年,魏辅唐小儿子魏树楷为父立碑,碑文由徐种德撰写。碑文云:“继之取材建校,堂构凌空,气势壮阔,工程浩大,邻无出其右者。开办私立辅仁中学,任校长,延名师,博收群秀,培植人才,其重教兴学之精神意志,树当时之典范。”
(“辅仁中学”,该图源于网络)
青木川辅仁中学,由魏辅唐出资,兴建于1942年至1947年。由回龙场“旱船屋”旁拾级而上就到了原辅仁中学笔架式大门,上方镌刻徐种德书写的“辅仁中学”4字。校门面对笔架山,站在校门前,青木川古镇尽收眼底。该校学生最多时有600余人,且全部免费,学生多来自陕、甘、川,教师薪水每月7至12个大洋。还规定农家每杀一条猪要送三斤肉给学校。青木川年满7岁的孩子必须读书,否则其父母或罚背柴,或罚做桌椅。青木川学历最高的徐种德(《青木川》中许忠德的原型)即是该校学生,后由魏出资到四川大学历史系就读并回乡任魏辅唐的少校参谋主任。解放后第一任宁强县县长,也是该校学生。
魏辅唐建辅仁中学的动机实在难考,《青木川》通过魏富堂与谢静仪的对话进行了小说的重构,描写了前者初见谢静仪经过一惊、二拘、三折服的过程。
《青木川》小说记,1945年冬,魏富堂初见谢静仪,惊其美貌如天人:“谢静仪在厅前的梅树下站着看花。快过年了,冬日的腊梅开得正旺,黄色的花朵衬着她那身湖兰的绒旗袍。焕采生姿,楚楚动人。魏富堂没有见过容貌如此清秀的女子,一时惊为天人,站在园门口不知进退。”
继而为其落落大方之举止而不敢造次,“说山里的日子清苦寂寞,要是想回去,他可以派人将她送回汉中,保证毫发无损。”谢静仪说山外时局未靖,征战未歇,想留在青木川教书。“深山之中,不如办学育人,使后辈能出有用之才,促其所学而修于乡里,也是振兴青木川的一条出路。”
“谢静仪的想法出乎魏富堂的意料,眼前的女子没有寻死觅活地哭闹上吊,却跟他大谈什么‘办学育人’、‘振兴青木川’,可见不是凡俗之辈。……谢静仪不紧不慢地说。魏司令也要施其善政,痛改杀人放火之前非,收敛刚愎狠戾的性情,积德累功,慈心于物,才能等到爱戴,得到人心。”
魏富堂没有被“杀人放火”、“刚愎狠戾”的字眼气恼,反而表现出了“十分的绅士和极大的耐心”,“是他在这位女知识人的话语之间看到了诚恳和胆识,看到了决心和勇气。留在在深山办学,绝不是一时脱身的权宜之计,也不是大而无当的迂阔之论,是一种对教育近乎殉道的虔诚奉献,谢静仪追求的境界,是他这个粗野山贼在心的深处时刻为之向往、极为缺憾的精神世界。”魏富堂感到他心中“少的就是一座神圣的精神殿堂”,他内心追求的“其实就是对文化的崇拜。”
《青木川》的结构,不是将小说主人的故事按时序穿成珍珠链,而是以青木川为盆景,将小说故事植根于盆中,按故事人物的分类、分枝、分叶进行组织,形成一种跳动的、跨跃的、破碎的、模糊的、多态的、网状的、非线性的分形结构,就像一棵斜照下的橡皮树盆景,每匹叶子都那么丰满肥厚又那么光泽夺目。这种跳动、跨跃、破碎、模糊、多态、网状、非线性构成了读者遐想的空间,让思绪驰骋而又有轨可寻;这种分形又带来了那个年头人物、故事、社会的相似性,让人感到既有个性又那么熟悉。
作家叶广芩先生的笔触是细腻的,尤其在女性人物形象、心理的塑造、刻划上颇具功力。但在某些场景的构建上,过于细腻反而得不偿失,例如子弹炸开魏老爷的脑袋、以及土匪剖胸踹背摘心的动作,让人感到过于血腥暴力。
《青木川》中人物钟一山的塑造,总让人感到有些憾缺。钟一山是从日本留学回国、国际蜀道研究会专门研究蜀道历史的历史学家。他到青木川去的目的是考察杨贵妃到过青木川没有,而且来青木川前就认定青木川东南八里的“太真坪定与杨贵妃杨太真,与贵妃东渡有关”。
小说虚构故事本无可厚非,但对一个研究蜀道的历史学家,基本上应该知道,也是《走进傥骆道》中提到,俞平伯曾提出“贵妃东渡”假设,指出唐玄宗走的是褒斜道,因而杨贵妃若要东渡只能经傥骆道入汉水至杨州“混迹青楼”再东渡日本。傥骆道南出口在洋县北三十里,杨贵妃没有必要再向西跑两百多公里到青木川去。而且,杨玄宗经大安入金牛道逃命时也没有心情舍近求远地跑到青木川在白龙江边兜风。叶先生探寻傥骆道非常情深执著,写有《走进傥骆道》,也影响到《青木川》的钟一山。
前天,西安才下雪。春节期间少有外出,读点资料由“羌豪”兴学联想武七行乞义学,就私立学校写出上述一点文字。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