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会议组委会安排,8月3日上午,全体参会人员前往龙川、潜口考察。龙川乃是我们胡总书记的老家,潜口有徽派建筑的民居群。
一路上,从导游滔滔不绝的讲述中,我们大致了解了古徽州历史发展的脉络和文化积淀的深厚。“徽”者,山系人文也,在这片群山纵横的区域里,滋润出南北合一、清秀灵动的徽文化。古代徽州人多因躲避北方战乱,举家迁移至此,而这里山峦众多,少有良田,恶劣的生存环境逼迫徽州人走出去经商谋生,一年三百六十日,三分之二奔波于他乡。所以才有“三世不修,生在徽州,十三四岁,丢在外头”的民谣流传。就这样,徽州人用他们自己的双足走出了古代徽商的辉煌。徽商苦,徽州的女人更苦,十年嫁给徽州郎,中有九年守空房,男人外头经商历尽艰辛生死未卜,女人持家赡养父母教育子女含辛茹苦。徽州民居马头墙意为期许家有男儿能骑上高头大马,或仕途腾达或财源广进;而白墙灰瓦的高墙大院即为保护独守家业的徽商女眷所设计,徽州贞洁牌坊的设立也是徽州女人持操守节的写照。
在龙川胡氏宗祠,我们领略了胡氏一脉从盛唐年间延绵至今的家族史。胡家背靠龙须山、凤凰山两山所围的空旷地带,前面临水,可谓风水极佳之地。然胡氏先人一直没有发迹。后风水先生道出原委,“胡”音偕“浮”,如同浮在水上的船只,缺乏稳定,后经其指点,相邀后山一穷苦的世代单传的丁氏家族前来相伴。“丁”如同“钉”船之锚,方可企稳。此后胡家才逐渐发迹。先后出了胡富、胡光、胡宗宪、胡宗明等杰出之人,祠堂前的大司马、大司徒牌坊就是纪念胡富、胡宗宪光宗耀祖之功的。而丁家被誉有“邦家之光”的功德。牌匾上“邦”字左边一撇未书出头,意为帮家不要过了头。据说,现在的台球名将丁俊晖就是丁家后人,至今仍是单传。胡家世代相传,至我们的胡书记已是48代。
潜口民宅是将一些散落的徽派民居集体迁移的聚集之地。在这些民居里,展现于游者面前的是徽州四雕:竹雕、木雕、石雕与砖雕。每一种雕刻各具特色,都蕴含着雕刻者绝高的技艺手法和文化修为,让人叹为观止。一些雕刻精品可称得上世间罕迹,绝非金钱可以衡量的。另外,最让人称奇的是手撕书法,这位大师首先练就极好的书法艺术,然后潜心30载,妙手偶得,用双手可以撕成各种文体的书法字体来,潇洒飘逸、自如于心。大至足球场,小至指尖之域,均可展现技艺。这种技艺只此大师一人所具,是天赋悟性与技艺的合体,至今还未觅得传人。
在这些徽派建筑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矗立门旁的门当,上下对立的户对,经商避“难”(南)的斜门,外圆内方的门庭,采光聚阳的明堂,地位象征的来头,荷花螃蟹韵和谐,福鹿喜鹊祈长寿,钟声瓶镜祝平安。徜徉于此,充溢胸怀的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 温泉,宣城的纸、歙县的砚,精妙绝伦、巧夺天工的竹雕、木雕、石雕与砖雕,太平的猴揆、祁门的红茶、黄山的毛峰与毛尖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汇聚了现代徽州价值连城的巨大财富。
古代徽州人为了生计行走经商,常年奔波在外而立世;现代黄山人闲坐家中,守着造化钟爱、祖先恩赐的不竭资源而扬名。可谓奇矣!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1 01: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