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6801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680103

博文

青天月落江鼋出----洪泽湖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鼋 精选

已有 20085 次阅读 2018-4-4 16:28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青天月落江鼋出----洪泽湖地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鼋

 

清卫哲治等修纂的《乾隆淮安府志》所记载的“鳞介之属中除了众多的鱼类、虾蟹之外,也有“黿、龟、鳖”等爬行动物之名,清代的《清河县志》中亦称“黿,洪泽湖中多有之”。这说明在洪泽湖区域中,不仅现在尚存的龟、鳖一直都有,作为我国一级保护动物的黿也是存在过的。

  黿,在中国古代很早就有记载,还有河伯使者、醉舌公、将军、元长史等名,俗称癞头黿、绿头龟、蓝团头等。《礼记·月令》有“命渔师伐蛟,取鼍,取龟、取鼋”。屈原《楚辞·九歌·河伯》有“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说文·黾部》称:“鼋,大鳖也”。《尔雅翼·释鱼四》称:“鼋,鳖之大者,阔或至一二丈。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龙,先龙生元鼋,元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凡介者生于庶龟,然则鼋,介虫之元也[1]”。这此文字都说明,鼋在中国古代是一种传说中非常神异的动物。

  在许多文献中,中国淡水中存在的两种鳖科大型动物被区分为鼋Pelochelys cantoriiPelochelys bibroni)和斑鳖(Rafetus swinhoei称斑鼋Pelochelys maculates(Heude))。前者指称中国古代记载中的大多数鼋以及浙江等地尚存的鼋。后者也称珠鳖、朱鳖、太湖鳖,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鳖类,成体长可达2米,重180 kg

但据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王剑等研究,认为中国历史记载中所记的大多数,以及广泛存在于我国黄河、长江、太湖、钱塘江、红河、马江流域和台湾澎湖水道中的黿都应是鳖科斯氏鳖属的黄斑巨鳖(Rafetus swinhoei即上文中的斑鳖),而非浙江丽水等地野外尚存的鼋,此鼋被他们建议重新分类和命名为鳖科黿属的亚州圆鳖(Pelochelys cantorii[2]。洪泽湖等淮河流域历史上曾出现过的黿,虽有记载,却没有具体的描述,难以确定其为上述的哪一种。

黄斑巨鳖与亚州圆鳖同科不同属,两者皆体型巨大,亚州圆鳖头小而扁平,眼小位于头侧,鼻短而细尖,后颈肥厚与背盘相连,背盘圆形。黄斑巨鳖头中等,眼大位于头顶,鼻短而宽扁,后颈具明显颈窝,背盘椭圆形。两者在解剖上最大的区别是黄斑巨鳖等Rafetus属中各种背面第8对肋板退化而Pelochelys属的种类正常[3]

黄斑巨鳖是世界上最大且最为濒危的龟鳖类之一,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的物种。据王剑等人考察,目前世界上仅知4只活体,其中一对饲养在苏州动物园,另外2只分别在越南河内市的还剑湖和东寞水库。苏州动物园的这一只雌黄斑巨鼋原生活在长沙动物园,在2008年5月,由长沙动物园运抵苏州后,两只斑鳖进行了首次交配。一个月之后,雌性斑鳖产下了它的第一窝45个蛋,工作人员对其中的32枚蛋进行了人工孵化,但没有任何结果。随后这对斑鳖夫妇每年都会交配,但是科学家们每次得到的结果都是同样的失望。研究人员目前还无法找到这种不育现象的原因,他们怀疑可能与雄性斑鳖的精子质量低下有关,因为这只雄性斑鳖的年龄可能已经有100岁了。


至于亚州圆鳖,现在野外还有分布。2015年6月,在浙江丽水青田县鼋自然保护区还捕捉到一只野生的“鼋”,该动物长70cm、宽50cm,体重21kg。除个体较大外,它的吻部极短,不像甲鱼长而尖。它的头部较钝,宽而较扁,鼻孔小,位于吻端,吻部较短,不突出。从其特征看,应属于亚州圆鳖种。

将中国古代的鼋定名为黄斑巨鳖确有许多证据,如李时珍《本草纲目》称:“鼋如鳖而大,青黄色,大头黄颈”。彭大翼《山堂肆考》称“鼋头有疙搭,名曰癞头”等。徐珂《清稗类钞·动物类》称:“鼋,似鳖而甚大,头有磊块,故俗称癞头鼋,背青黄色,居于江湖”。清聂璜《海错图》中所绘的鼋头足俱有斑点,聂璜称:“老鼋之背,蛎房、撮嘴、苔藓蔓绕,绝似顽石,予得其状,腹稿为图久之,近复考验于目击诸人,云其头斑点,而足亦然,故称癞头”[4]

学名为黄斑巨鳖的鼋在清代和民国还有不少野外捕获、放生和饲养的记载,苏州西园寺的放生池中常年饲养着从明代以来人们放生的鼋。但自从陈义1962年在镇江以东的长江支流中采得一头雌性个体后,野外再无发现的记录,也许已经绝灭。不过传说中此物长寿耐饿,也许在某个未为人所知的自然角落,还有少量的种群存在。

在《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一书中有一篇文字“捉鳖”,记载洪泽湖曾有一位渔民叫严宏美,其父亲的渔船泊在周桥大潭下,有一只47.3斤的大甲鱼爬到他的船并没有,父子俩把它赶到舱中,老鳖的头颈和周身都长满了刺刺歪歪的疙瘩,说叫它癞头鼋,都说是一只鳖精不敢食用,就轻轻把它抬起放入周桥的瓮塘里,并焚香祝祷[5]。这只老鳖有如此体重,也许是一只鼋,渔民不识,也未可知。

鼋野生种群的衰退及绝灭原因,一是人类的捕获,二是由于栖息环境的破坏,虽然文献中有不少人捕获鼋以后放生的记载,但想来捕而杀之以食的也必不少[6]。明朝初年时,河岸常决口,许多是扬子鳄挖洞造成的,但扬子鳄古名“猪婆龙”,与明代国姓朱同音,为官者不敢据实上报,却“嫁祸于鼋”,以至于“下令捕鼋尽,而崩岸如故”。此说若为真,可见皇权之害之深也!

淮河流域中所记载的鼋,除了《淮安府志》、《清河县志》外,北宋唐介渡淮河时曾作诗《谪官渡淮舟中遇风欲覆舟而作》,中有“舟楫颠危甚,鼋鼍出没多”之句,这说明淮河在宋代不仅有鼋,而且还有杨子鳄(鼍)。另明《寿州志》、《宿州志》等地方志也有记载有鼋,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距今5000-7000年)还曾出土有鼋的亚化石。有诗为证,“养气含灵真有道,多年粉盖癞头鼋”。明代淮安人吴承恩在《西游记》里写的那头背着唐僧师徒过通天河的老鼋看来也是一只黄斑巨鳖。吴承恩确实见过鼋,不过不是在淮安,而是在镇江金山寺中,其诗《甲午秋宿金山寺》中写有“青天月落江鼋出,绀殿鸡鸣海日升”。看来他写作的灵感是来自于此。



[1] 陈万青,谢洪芳,陈驰,肖建良编著.海错溯古 中华海洋脊椎动物考释. 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 2014.238-239.

[2] 黿的分类和命名在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也有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早在1873年,Gray对英国传教士Robert Swinhoe在上海附近获得的一个黿标本进行记述,并将其拉丁文命名为Rafetus swinhoei Gray,其中文名为斯氏鳖。1880年,Heude以上海和太湖附近的鳖类发表一个新属Yuen5个新种,并解释其属名源于汉字“黿”。上海方言中的俗名是癞头黿。1934年时,动物学家张孟闻报道了浙江所产的黿,将其拉丁名首次定为Pelochelys cantorii.1962,陈义将镇江以东长江支流的一只黄斑巨鳖命名为Pelochelys bibroni Owen 1853,中文名称花背鼋、绿团鱼。1964年,周开亚将南京阴阳营遗址出土的爬得动物遗骨(背甲6片)鉴定为鼋(pelochelys bibroni,也将将苏州动物园饲养的黄斑巨鳖活体定名为鼋Pelochelys bibroni1984年,张明华研究了浙江桐乡罗家角新石器时代遗址中的鼋的亚化石材料后,认为与现生鼋的骨骼特征有许多不同点,确立一新种太湖鼋(Pelochelys taihuensis)。1994年,赵肯堂在张明华研究的基础上,对太湖地区的鼋与普通鼋作了进一步的对比研究,认为太湖地区所产之鼋为斑鼋的同物异名。

[3] 王剑,史海涛.黄斑巨鳖分布的历史变迁.动物分类学报,2011.36(4):919-920.

[4] 清聂璜.海错图第三册.北京:故宫出版社,2014年版.

[5] 淮安市政协文史委,洪泽县政协编.百里文化长廊 洪泽湖大堤. 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2011.220.

[6] 有人认为鼋肉最好不食,如陶弘景称“此物老者,能变为魅.非急勿食之”。但古代也有“鼋羹芬香”的成语,称其肉好吃。《左传宣公四年》记载,有楚人献鼋给郑灵公,公子宋得知,想品尝一下,郑灵公拒绝,公子宋于是,“染指于鼎,尝之而出”,此为“染指”一词的由来,从此也可见此物之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8558-1107418.html

上一篇:可怜刀鲚修堤后,毛花点点逐浪飞
下一篇:史上曾有淮豆名、舌尖常留豆腐香
收藏 IP: 202.195.32.*| 热度|

14 赵建民 史晓雷 黄仁勇 刘钢 徐耀 张晓良 黄永义 刘全慧 杨正瓴 李振乾 董全 张珑 liyou1983 zjzhaokeqi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9 01: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