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by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obby

博文

同性恋是习得,还是遗传?

已有 3707 次阅读 2011-7-3 20:48 |个人分类:科学感想|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同性恋(homosexuality)这个词是1869年由一名匈牙利人Benkert创造,但却在我国历史上也是源远流长,从春秋的“余桃”到战国的“龙阳”,到汉代“断袖”,再到明清的“男风/南风”,可知代代有之。

中国人没有西方国家基督教信仰/教义的负担,接受起来似乎没有多大理论障碍,加之中国目前性道德渐趋宽松,同性恋浮出水面也似乎可以理解。记得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农村逮住“你情我愿”的通奸都要绑树示众,而今都到了“笑贫不笑娼”的地步,人们对做小姐盖起的瓦房也只有艳羡的份。

但是,异性恋毕竟是大多数,而同性恋在某些人眼里是“变态”,再加上爱滋病的流行,同性恋更是被宣传与爱滋病多多少少有点关系,所以,多数人仍视同性恋为异端。

现在的问题是:同性恋是习得,还是遗传?还是兼而有之?同性恋是否可以矫治?看起来这些成因尚未定论。

同性恋的成因 - 同性之恋(homosexuality - 心理搜普

不过,从明清士大夫阶层流行“男风/南风”看,我个人感觉似乎环境因素占得要多一些。

中国古代史上的南风现象_康雨

明清同性恋文化的诠释与思考——中国文学网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731-461911.html

上一篇:家有儿女的父母应密切注意两件事情
下一篇:为什么他/她们不开博?(外一则)
收藏 IP: 59.50.168.*| 热度|

3 刘立 吉宗祥 anonymity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1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