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江安全沉思录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mhua 致力于安全理论研究和现场实践,志愿做安全生产领域的袁隆平。

博文

“知行合一”与“24 model”

已有 2227 次阅读 2021-2-6 14:49 |个人分类:安全观点|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据文献1:24 model 第一体现传统文化:(1)《论语》中的三思而后行;(2)古典哲学原理道法术器

本文认为,24 model体现传统文化的思想,首先是“知行合一”,完整地说是“即知即行、知行合一”。

为什么呢?

1.从事后分析、研究的角度,事故致因分层次。

当我们研究以往事故,试图由此将事故致因分出层次,这种思路是科学的、可行的,也是必须的。不如此,对企业安全管理就没有指导意义。

因此,事故致因理论是逆向研究行为,其安全管理是正向执行行为,事故致因研究那必须得分出条目来,因为事实上也是分层次的。

2.从企业管理角度,一切手段都最终集中的行为上,而行为是能力的体现。

安全文化也好,安全管理体系也好,它最终的目的是规范人的行为实现安全反过来说,人的行为是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生理、心理、意识、……的集中体现,没有体现出来的就相当于没有!

因此,企业安全管理的目的就是将包括安全文化、安全管理体系、……等等所有的东西都凝聚到人的行为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所有这些都是一件事或叫一个目的,是绝不可割裂开来、各自为政,各自独立开展的。而行为和其他的统合就是能力。

从上述观点出发,反观以往的所有事故,就是多张皮、没统合造成的。安全文化没作用于行为上,那就是无用的安全文化,非但于预防事故无益,反倒有害,而正确的安全理念融入人的血液和灵魂,每一行每一动无不与安全文化无间地互动,那安全行为与安全文化就是一回事儿。安全管理体系亦然。

3.“知行合一”思想

用王守仁提出的“即知即行、知行合一”的思想来解释上述观点就好理解一些了。

王守仁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实行其事,是密不可分的一件事。如:“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另外湛若水说:“内外合一谓之至道,知行合一谓之至学”

关于知行合一思想,将佛教的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禅宗的真正创始人慧能禅师对此论述得更透彻。佛教有“戒定慧”之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是一般理解,当徒弟们对定慧的关系大有不解前去求教慧能时,慧能给出了一个石破天惊、振聋发聩的论述:“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这句话时至今日也依然非常伟大!当对定慧进行研究的时候当然要分而论之,但在实践的时候怎么可能将此二者打成两截呢?入定入得好,一定是在正确的观念、认识(慧)的指导下才做到的;反过来,有更深刻的思想认识,也一定是以入定境界的为基础和支撑的啊。

4.正确认识“三思而后行”在24 model中的使用阶段

在学习、认识24 model的过程中,思和行是分先后的,这是“三思而后行”在24model中的使用阶段。

但是一旦掌握了24 model拿他去应用,是绝不可先思后行的。这时候再分先后当成两回事,兴许才“一思”、“两思”事故就出了。

打个比方,战场上,敌人一刀劈下,你总不能对敌人说:“停,你让我思三遍,思明白怎么对付你这一招以后,你再继续往下砍。”请问,这可能吗?!

5.知行合一与动态24model

24 model与以往事故致因理论的区别有二,一是她是继承以往事故致因理论有益成分后的创新发展,是借鉴西方先进安全理论并根据中国实际开创出来的本土化安全理论。二是,她不仅有静态模型,还有动态模型的全球首个安全理论。而动态24model本身就已经表明,应整体而不是割裂地看到各类事故致因,这些致因并发并行,而这,恰恰体现了古人的知行合一思想。

6.结论

将事故致因分为若干层次,不同阶段,是研究行为,是逆向思维,以倒推的思路详究事故发生发展规律。

而对于企业安全管理,它是正向的,所有的方方面面的东西(安全文化、管理体系、生理、心理)必须集中作用于人的行为上,体现在人的能力上,这也正是知行合一的思想。

参考文献:1.事故致因“2-4模型可理解为12334模型,通俗易懂https://www.toutiao.com/a6925728797895541260/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287-1270925.html

上一篇:实现“安全”的途径
下一篇:安全札记:安全生产能从生产活动中单拎出来吗?
收藏 IP: 183.199.94.*|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3 05: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