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直接的思维有利于原始创新 精选

已有 7254 次阅读 2010-8-22 17:21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创新, 直接

从事科学研究也有十多年了,一直在科研的路上挣扎徘徊,垃圾文章发表了一大堆,直到前两年,才发现原来用的科研方法不正确,正确的方法是:围绕问题,直接思考。

  原来博士期间是研究一种时髦的工具的理论及其应用,结果导致毕业之后的十年一直在从事所谓工具的研究,而没有真正解决一个问题,只是做了一些可有可无的逻辑上的自然结果。有这样研究经历的人也有不少,也有原因的:

  首先,当在一个工具时髦的时候,论文容易发表,基金容易通过,名声容易获得,一般是舍不得放弃这样的领域,总会沿着之前的路继续前进甚至保持一生。

其次,一个人在学术界总会被打上烙印,说是做什么什么研究的,也就被锁定在某个小圈子里。中国的学术和世界的学术一样,学术的发展离不开圈子。人一旦在某个圈子里,就容易形成对圈子的依赖性,不敢轻易的走出来。因为一旦走出来,就有可能失去发展的空间,需要冒较大的风险。

十年一瞬间就过去了,直到某一天,回头看看自己的科研成果,除了不起眼的论文数目,没有一个让自己满意的工作。顿时一身冷汗,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难道等到60岁退休的时候还让自己有这样的感觉?到底我的学术出了什么问题?想了好久,总结出一个结论,我始终在抱着方法或者工具在探讨,始终没有接近实际的需求或者真正的问题。脱离问题讨论工具怎么可能有本质的观点呢?

 

从那之后,开始从事一些应用课题研究,而且这些应用课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解决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原来认为已经丰富并且饱满的理论和工具变得非常的苍白无力,现实中有太多不能一下子解决的问题。在研究实际问题的过程也犯过各种错误,其中一个错误就是试图用现有的方法直接解决,当遍历了所有的方法之后才发现,基本上没用。可是,大量的时间浪费了。后来就从一系列的试验中总结得到一个基本规律,那就是,忘掉那些论文,忘掉那些方法,直接面对问题,直接从基本的原理出发寻求解决方案,结果还得到了不少好的结果。其中,有的结果是揭示了我们使用了几十年的工具中有本质的缺陷。当然,中间也犯过一些小的问题,那就是,直接思考得到的方法有时候会和现有的某些方法重叠,但是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脑袋,没有绝对的重复。最近,在做一个比较复杂的课题,没有先例可循,那这种只面对问题,就变得更加重要。学生们都喜欢读论文,试图从论文上找到思想启发,然后解决现有的问题,我倒是希望他们能够早点意识到,在积累了一定多的专业基础之后,独立的直接的思考问题就是本质的,根本不用管别人已经做到了什么程度,只要所面对的问题还没有被真正的解决,就应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用自己的思想去思考。

 由此想到了梁漱溟说过的一句话:很多书和道理,根本就不需要过度解读,就应该用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方法去解读,否则,得到的可能不是真正的本质。做科研应该也是一样的,学术本来就不应该这么复杂,就应该是从基本的科学原理出发,忘掉形形色色的花招,直接思考。现在的科学学科划分过细,学科间壁垒比较高,导致很多领域的科学思想不能互通,而很多实际问题并不是一个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因此,直接从实际问题本身入手,抛开学科的界限,抛开个人的好恶,也许就能够得到不错的成果。当然,玩弄学术游戏可能会在短时间获得效益,但是从科学的历史上来看,只有面对客观的问题才有生命力,也才是科学本来的面目。

后记:在改变了方法之后,获益良多。论文的档次上去了,产品出了一些,基金也上了档次。本文也算是对“过度信息量是原始创新的敌人”一文的留言者的回复。当然,只是个人粗浅的体会,希望各位老师提建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355347.html

上一篇:人文修养是科研人的必修课
下一篇:最有创造力的科研人应该像孩子般纯真
收藏 IP: .*| 热度|

29 周可真 武夷山 赵星 李小文 王桂颖 毛飞跃 卫军英 赫英 刘锋 李万峰 孙学军 朱志敏 王修慧 张晓锋 唐小卿 张锋 吕喆 黄妮妮 刘天亮 许培扬 齐霁 卢利强 林涛 罗汉江 lixuke2005 lftkf zhaowanfu colorfulll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0: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