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朗的天空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tone1971111 数学博士学位;现从事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的算法和系统研究。

博文

最有创造力的科研人应该像孩子般纯真

已有 8426 次阅读 2010-8-25 08:05 |个人分类:科研随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科研, 纯真

从事科研工作,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最有创造力的人。如何才能有创造力是个大问题,可以从科研的方法论上入手,可以从知识的体系入手,但这些似乎都是功利心在起作用,结果也并不理想。联想到老子经常举的两个最理想的例子:婴儿和水。对,科研人就应该像个孩子,像个纯真的孩子,这样也许科研就能够不断地上台阶。

首先,纯真的孩子充满了好奇心。好奇心对于科研人来讲是兴趣的主要源泉之一,同时也是对问题的敏感性的来源。假如我们对自己的课题没有好奇心,那很难想象我们能够真正的将全副精力投入我们的课题的思考中,当然后果就是,我们似乎花了很多时间做科研,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好奇心还能够让我们对于新事物永远保持乐观的接受状态,也可以不断地用最大的乐趣来学习新知识。对于现在信息更新速度不断递增的年代来说,这点尤其重要。

其次,孩子的思维很简单,很直接,但是很有效。孩子的思维不像所谓成熟的人那样会拐弯,他们的思维只有直线思维,也有灵活的跳动。因此,我们会发现孩子的想法令人惊奇。我们受教育越多,思维的定式和约束就越多,思考问题的边界也就越多。试想,哪有好的科研不是需要重要的突破的?什么是突破?就是越过了现有的边界。直线思维更有利于抓住要点,而不会被外表所迷惑,也不会被积累的所谓知识所干扰。正如金庸小说侠客行中的石破天,正因为他不识字,才能够用直观的眼光学会侠客行武功。我们芸芸众生似乎就是那些围绕侠客行图谱看注解的人。

复次,纯真的孩子除了吃饭之外,没有更多的欲望。人在成年后,多了许许多多的欲望,而正是这些欲望阻碍了我们的成长,阻碍了我们智慧的发挥。孩子不需要大量的物质,成年人在物质的获得上往往是无止境的。无欲望正是创造力的根本状态。如果我们抱着功利性想问题,就一定想不深入。如果我们指望很快的获得金钱,金钱离我们可能反而更远。相反,欲望的不满足会给我们带来烦恼,烦恼的状态是不适合思考学术问题的。纯真的孩子即便有烦恼,也会很快的消失。

再次,纯真的孩子人见人爱,世故的人人见人讨厌。几乎所有有做父母天性的人都喜欢纯真的孩子,就是因为纯真的孩子让我们看到希望,看到美好,同时,纯真的孩子不会给人威胁。我们之所以在社会中感觉举步维艰,也许正因为我们想得太多,我们做的不够纯真。牛顿力学中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社会学中也一样成立,我们用世故去应对别人,带来的也一定是世故,我们用纯真换来的起码也有一部分纯真。只要我们总能够给别人希望,总能让别人感受到美好,不会感觉到威胁,那么,我们得到的帮助就会很多。我们的环境条件自然就会好很多。科研似乎就能够更加顺利。

最后,纯真的孩子永远充满活力。我们总以为孩子是因为代谢能力好而导致精力旺盛,这有一定的道理。其实,还有更多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当我们都能像孩子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乐趣中,即便很长时间,我们不会觉得劳累。劳累的感觉来自于我们的思维中有各种的干扰,这些干扰造成了精力的浪费。要学会节约精力,首先就要学会用精力,想问题,做事情,绝对的投入才是节约的最好手段。

当然,孩子的优势远远不止上面所说的这些,还有待于我们深入的思考、学习并贯彻到自我的行动中,这样,科研也许就不再枯燥,创造也许就不是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416-356078.html

上一篇:直接的思维有利于原始创新
下一篇:科研工作中的等车心态
收藏 IP: .*| 热度|

9 张海权 罗德海 孙学军 王号 黄晓磊 王力 许培扬 齐霁 杨华磊

发表评论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