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建成世界一流名校,是中国众多高校的梦想。无论是从985工程,还是211建设,无不体现了这一精神。然而,收效如何呢?应该说成效是显著的,近年来国内211高校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在硬件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积极进步,但大家普遍认为,国内高校距离世界名校还有很大的距离,部分名校的信誉度甚至还不如民国时期。
今天,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的一篇文章,似乎对我们有很大启发。熊丙奇表示,打破现在的分省按计划集中录取制度,是解决异地高考的关键。但我说,这不仅是解决异地高考的关键,也是名校崛起的关键所在。试想一下,为什么民国时期的高校能出大师?因为那个时候的高校是靠自身信誉度来吸引考生的,只要考生素质过硬,根本没有户籍、门第之见,这样学校就能招到优秀人才。而现在分省下达招生计划的录取制度,无疑是限制了优秀生源。这不仅是一种不公平,而且其历史作用早已过时。比如,在计划经济时期,为了照顾少数民族地区考生,一些名校采取了降低分数、定向录取、定向就业的政策。当年的易中天就是新疆考生(研究生),为了让他留在武汉工作,校长刘道玉三下北京才该改变了他定向回新疆的分配方案。
可是现在不同了,大学毕业生早就自主择业,没有定向分配那个说法了,也就是说,少数民族地区照顾来的考生,毕业时不一定愿意回原地就业,这种照顾早就没了意义。因此,打破分省录取,实施择优录取,才能让名校真正按分数和能力录取学生,才是名校扬名的关键。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01: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