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qingche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qingchen

博文

舟曲之疼:呼唤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已有 5293 次阅读 2010-8-14 20:10 |个人分类: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舟曲, 泥石流成因, 地貌过程, 人与自然相互作用

                                              引 言

      泥石流(mud-flow)是一重要的地貌现象与地貌过程。在人类社会出现以前,泥石流作为一种自然过程,早已存在,所以它与地震一样,都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人类社会产生以后,泥石流对人类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常与地震一样,作为自然灾害。然而,随着人类社会与经济开发的迅速发展,当今高强度人类活动对地球表面系统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从赤道到两极,从东方到西方都普遍存在,只是强度与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当今世界泥石流灾害中,或多或少都有人类活动的影响成分。高强度人类活动首先干扰与影响地球表面系统,然后是地表过程对人类社会施加反作用。所以,在高强度人类活动背景下,把泥石流灾害单纯归入自然灾害是不恰当的,它是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只是这两者的权重在不同地区有很大差异。

       近来我国西部泥沙流灾害频发,夺走我大量同胞性命与财产。痛定思痛,我想在泥石流定义、成因、主要因素、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未来对策等方面阐述我对灾害的看法,希望有利于国家未来的决策。在过去我曾给国家提出多项建议,如:

1.   陈西庆,陈吉余,1999,“关于研究与控制长江枯季流量下降趋势的建议”,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建议》,第2期(总第237期),单行本,1-6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刊发并抄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建议)。


2.   陈西庆,2006,“关于进一步保护长江中下游-河口床沙资源的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建议》,第6期(总第325期),单行本,1-8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刊发并抄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建议)

3.   陈西庆,2007,“关于加速推进长江上游大型水库综合管理的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工作者建议》,第8期(总第342期),单行本,1-6页(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刊发并抄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全国人大的建议)。

   我只是想从科学的角度阐述我对舟曲泥石流灾害的看法,并且能象上述建议一样,对有关管理和决策部门能产生正面的影响。

                                             

                                          1. 泥石流的定义与成因

      

    泥沙流(mudflow,或mudslide,或mud stream),在科技文献中,常可以看到类似的术语,如debris flow (发生在高山地区的碎屑流), lahar 或 pyroclastic flow (火山成因泥沙流)。地貌学界利用这些不同的术语,主要是由于基于泥石流在下述特性方面的差异:1. 泥石流物质的差异,如粘性土壤、粉砂、细沙、岩石、碎屑、火山灰、植物甚至树木等;2. 泥石流体的含水量 ;3. 泥石流体的长度,总体积及其速度。

     泥沙流通常由强降水或快速冰雪融化产生的出山洪流引发,这种洪流携带了大量的固体碎屑物,其粒径从细颗粒土壤、泥沙等物质到大块的岩石碎屑。泥沙流的最大流速可达每小时80千米,其实际流速取决于降水强度、坡度、泥沙流携带的物质特性、地面振动幅度(由地震触发的泥沙流)等。泥沙流在运动途中,由于沿途洪流的不断汇入,表现为不断加速,成长,沿途吞没可以携带的一切物质,如土壤、碎石、巨砾,甚至树木和轿车,使这些物质称为泥沙流的组成部分。泥石流出山口后,由于坡度减小和断面骤然放大,泥石流流速开始减缓,携带的物质开始扩散、沉积直至衰亡。

     由于上述运动特性,泥石流成为山区人类社会面临的主要灾害之一。如2006年2月17日,菲律宾同一地点间隔14小时连续发生了两次泥沙流,掩埋了Guinsagon村,吞没了大约1800人的生命。 而截至2010年8月14日16点,我国甘南舟曲泥石流灾害的遇难人数1239人,失踪505人,两项相加已达1744人,与菲律宾2006年泥石流灾害相当。

 

                                 2.  泥石流的空间结构

     了解泥石流的空间结构是必须的,它对了解泥石流的产生、发展及灾害防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按照泥沙流的物质与运动特性,泥沙流可分为补给区、输送区和堆积区。补给区一般位于小流域的集水盆地,山坡、谷底表面松散的泥沙、碎屑堆积物是泥石流的主要物质来源;输送区一般比较狭窄,它对泥沙流虽然也有物质贡献,但不是主要来源区,其功能是在把上游产生的泥沙流向下游传输;堆积区一般位于传输区以下的相对开阔地区,这里坡度迅速减小,断面骤然放大,导致流速逐渐减小,泥石流中的物质随着流速的下降逐步沉积下来。在自然状态下,泥石流出山口以后经常能常形成扇形堆积体。由于堆积区地形开阔,常是人类的聚居地,所以,泥石流灾害常发生在堆积区。在短期内泥沙流物质冲垮房屋与桥梁,掩埋城镇与乡村。

                             3. 影响泥石流发生的主要因素

(1)强降水过程:观测数据显示,7日20时至8日05时,最大降雨量出现在舟曲县城东南部10公里的东山镇,为96.3毫米,而舟曲县西北方向上游的迭部县代古寺为93.8毫米。这是产生泥石流的动力源,我们不应对这些数据产生怀疑。同时,舟曲位于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系统的气象记录历史不长,所以,我们还不能从定量上判断这类强降水的发生频率,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应对这类灾害,而不是判断这类灾害发生频率很小,疏于防范。

(2)松散堆积物:如果只有降水没有泥沙物质,就只能产生洪水灾害,而非泥石流灾害。陇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与气候环境,地表物质松散、基岩破碎严重,物理风化作用十分强烈,滑坡(landslide)、崩塌(avalanche)、坍塌(collapse)等重力地貌过程频繁,而普遍的筑路、开挖、切坡也有利于这些重力地貌过程的产生。导致坡度与沟壑中覆盖了大量的泥沙碎屑物质,这是产生泥石流的物质基础。

(3)特殊的地貌条件:这是泥沙流产生的必要环境。这是容易理解的,平原地区也有强降水过程、也有大量的松散物质覆盖在地面上,但只能发生洪水,而不能产生泥石流,因为不具备山区这种地形条件。山区坡谷之间、山区与出口外河谷之间的巨大落差,为泥沙流提供了巨大的动力来源。甘南地区山谷地势高差达1000-2000米,为泥石流的物质汇聚和运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粘性细颗粒物质的比例:舟曲泥石流物质来源于北山的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粘性细颗粒物质成分较多,属粘性泥石流,这种泥石流具有较强的流变特征,可导致泥石流物质在某一区域的集中堆积。

 (5)地震:地震对泥石流的影响表现为:增加泥石流物源区地面破碎度,地震波诱发重力地貌过程,坡面物质极不稳定。地震常与强降水过程相伴,后者是泥石流的发生重要动力条件。

 

                                       4. 人类活动对泥石流产生与发展的影响

        从上述泥石流的空间结构和主要因素,我们可以进一步认识高强度人类活动对泥石流的影响。

        首先,人类活动为泥石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物质来源。这包括下述几个方面:

  (a)近十年来的人类活动对山区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包括森林、草地等乃至整个山区生态系统,导致山区坡面和谷底地面裸露,物理风化过程加强,表面松散物质极易启动。有人会说,我们近年来已进行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不错,植树造林是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但与整个生态系统的修复仍相距甚远。泥石流发生源区的保护需要修复完整的山区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一旦破坏,其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由于植被的破坏,山区水文过程发生明显的变化,植被截留雨水的功能丧失,土壤持水能力下降,地表汇流速度加快,侵蚀与携沙能力加大,这些都是产生泥沙流的必要条件。

   (b)泥石流的输送通道一般是两山相夹的峡谷地带。峡谷是建造水库的有利地形,不同规模的水库都利用了这种地貌条件。我国目前有大量水库、特别是库容在1亿立方米以下的中小型水库多处在病险状态,如遇较大的泥石流,极易导致溃坝,从而对下游社会经济产生灾难性后果。而宽谷地带常是山区人类耕地所在,泥石流在这一地区极易获得粘性细颗粒物质的补充,有利于泥石流进一步发展。

  (c)泥石流的堆积区是开阔地区,常作为人类聚居之地。如舟曲,泥石流堆积区位于白龙江两岸冲积、洪积平原上。由于城市占据了泥石流的堆积区,所以,泥石流需要积聚更多的物质和更大的势能重新占领它的领地,从而造成更大灾害。和谐是近年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方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知道,和谐的内涵不但包括人与人之间、不同民族之间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但我们西部城市化的发展充分考虑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吗?我们给泥石流出路了吗?从舟曲城市地图可以清楚的看出:我们没有给泥石流应有的空间和出路,密集的城市建筑不但占据了泥石流的堆积区,而且阻挡了三眼峪沟和罗家峪沟泥石流通往白龙江的出路,我们城市发展还压缩了白龙江的空间,使堰塞湖(barrier lake)成为可能。

                     5. 灾害舟曲重建的基本问题讨论

      围绕这一主题,需要另文专门讨论,其基本出发点应是在重建决策中如何根据区域地理与社会特点,重视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242-353028.html

上一篇:人类生存环境研究:地貌学与第四纪地质学发展的里程碑
下一篇:气候增暖与海平面上升-研究回忆
收藏 IP: .*| 热度|

3 杨学祥 熊李虎 苗元华

发表评论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