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读了何毓琦先生的《教育与科研随笔》(十),又把先生所有随笔从(一)到(十)读了一遍,感觉收获很大。在回味何先生文章的同时,也顺便把自己带学生的一些做法重新审视了一遍。
我开始带学生没几年。因为我觉得自己作研究生时,得益于导师的“放任不管”, 所以一开始也按照我当初读博士的方式带学生。也就是给学生充分自由,在一定范围内放手让学生自己做他们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不经常开小组会。当然因为我没多少事情,也会经常问问他有什么问题,帮他想想解决的办法。后来去美国西北大学呆了几个月,回来也向人家学习,每周开小组会。会上,每个人要汇报自己一周的工作,取得什么结果,碰到什么问题等。过了一段时间,发觉这种办法也不行,学生觉得累,自己也不轻松,工作并不比原来快。现在,又恢复到以前那种方法了,不经常开会。对于有天资的学生(工作轻松,而且经常有新东西),我经常告诉他我的一些新想法,希望他(或她)能对研究感兴趣,多出成果,以后也能从事科研工作。对另外一些工作虽然努力却成效甚微的学生,我则引导他们做一些相对简单的工作,以便他们能在合理的时间内毕业,找到他们喜欢的工作。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因材施教,只好目前先这样了。
总的感觉是,学生中有好的,你不用管,人家也能干好。另外一些学生,则需要从最基本的技能开始训练。即使如此,也只能勉强达到毕业的标准。有时候经常感叹,带学生还不如自己亲自做快。但是又不能亲自去做,有想法还得告诉学生。否则的话,导师把学生的功劳都抢了。更有时候,明明自己觉得很好的想法,让学生做了很长时间,他告诉你不行。可是,某一天你却在文献上发现,同样的想法别人做出来了。真想把哪个学生叫来,狠狠地训一通。可是看到他可怜兮兮地站到你面前时,训斥的话到嘴边又不得不变成安慰和鼓励,还得指望人家给你出文章呢。
不管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也都会体会到酸甜苦辣的味道。只要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谁不是这样呢?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23: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