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余香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angjf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功能食品开发与焙烤食品科学

博文

七夕随想

已有 3822 次阅读 2010-8-16 10:25 |个人分类:心路|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2010816 七夕随想

 

一早上起来,就听到各广播里传来的都是“七夕”“qixi”的声音,恩,今天是七夕节。

小时候,生活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子,院子里有一大架葡萄,一群小孩儿从春天开始就天天看着葡萄藤,看着它慢慢地一天天爬到架子上,背着大人尝品尝酸涩的藤丝;看到葡萄串慢慢地吊下来,感觉上面的葡萄珠长的怎么那么慢啊,一直看一直看都是小米粒大小,绿豆大小,到农历七月,终于黄豆大小了,我们就再也忍不住,时不时地去葡萄架下“偷一粒”葡萄吃,那时的葡萄没有酸,只有甜。每到农历七月初七的时候,特别是初七的晚上,天好像都会下雨,这时姥姥总会说“是仙女掉眼泪了”。后来,离开了那个小村子,耳边没有了姥姥经常性地念叨,失去了传统东西的耳濡目染,记忆中的传统慢慢淡忘了,长大后的我的生活里也就只剩了学习古汉语的老爸影响的一些东西。改革开放的超大力度让我也欣然接收了“洋节日”,于是有了十年前为了过“平安夜”,带着年幼的儿子满处找地方过平安夜的记忆,那时真是一种时髦,要不然为什么1223/24日晚会觉得餐馆那么少呢!

还好,我们终于又发现了“传统的是最好的”,在众多学者的呼吁下,传统的东西又回来了。于是,我们有了自己传统节日的法定假期,公众媒体也不再认为传统的、习惯的东西是“迷信”,我们可以在CCTV这样的媒体中大声地说出对舟曲的全国哀悼日仍然选在“传统的头七”。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我们的孩子们除了能知道“圣诞节”“万圣节”“情人节”“愚人节”外,还会爱上我们的“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还会知道我们的日历中还有“立春”“三伏”“三九”。

七夕节,我国传统也成为“乞巧节”“女儿节”,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每年的七夕夜,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银河的鹊桥相会的时间。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当然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传说七夕夜在葡萄架或者瓜果架下可以听到两人相会时的脉脉情话。牛郎和织女的传说是一个美丽而悲情的爱情故事(爱情故事似乎都是悲情的,不管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也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有这样浪漫的背景,七夕节自然而然地就成了Romantic Festival

现在的七夕,已被时代浸染,成了一个西式化的中国节日,成了不同商家经营的有一个噱头。七夕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翻译为“Chinese Valentine’s Day”,我更喜欢另一种译法“Double-seventh Day”。既然被认作是“中国的情人节”,所涉及的礼物跟西方的情人节无异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也有传统企业适时地推出了传统文化的产品“巧果”,而且仅限于七夕前销售一周。产品为烘焙食品,采用了传统的点心的作法,产品数量也选择了双七,一个包装有两层,每层七个小点心,净含量400克;包装精致、浪漫,色彩上选择了非常富有诗意的紫红色;产品的设计小巧、逼真,让我这个做烘焙的人一看就喜欢上了,感觉真的挺好。

我们的传统的东西终于开始上得台面了,相信在传统与时代的碰撞中,总会有无尽的火花产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9191-353509.html

上一篇:鄂尔多斯印象 之 可爱的小花
下一篇:流年不利, 郁闷中......
收藏 IP: .*| 热度|

4 赫英 许文婕 侯成亚 ffy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3 17: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