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一位专业课老师
2023年5月9日 星期二
在本科同学微信群中看到了同学转发的一位本科专业课老师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短视频,还能辨别出这位专业课女老师的阳光模样,虽然时光催人老。在我们大学还没有毕业时,这位老师就离开了学校。后来同学聚会时大家还问起老师,没人知道她的踪迹。在万能的互联网上也搜索不到,估计后来离开了专业界从事了别的工作、抑或就在家里相夫教子了。
在读本科时,这位专业课估计老师还不到三十,青春阳光,满面微笑,衣着大方得体,在一群中山装老师中特别显眼,很受同学们欢迎。我的一位室友平时上课吊儿郎当,但曾说“她的课,每一个字都能听进去”。是否年轻人之间更容易产生共鸣和吸引,不得而知。但是这么多年过去,我还记得这位专业老师上课时讲的两个例子,尽管当时的讲课内容现全部还给老师了。
一个例子是学校有日本教授来访团,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有外宾来访是相当重视的一件事情。日本来访团还要赴访成都一所学校。因为老师曾在日本该所学校留学,日语很好,教授们印象深刻,于是指名要她全程陪同担任翻译。老师曾说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小小的翻译,但是由于专业知识扎实,还是非常圆满完成翻译工作,而且也学到了不少以前没有触及到的专业知识。她轻轻松松地讲着这个事情,把当时视出国或者能讲一口流利外语为极大本事的我们这帮小本科们,极其崇拜。其实她也比我们大不了几岁。
现在外国教授们来访是稀松平常,正常的学术交流根本无需专门请翻译,老师学生们自己就能解决。国家影响力的日益增大,老外们也以能讲中文为荣。有时候老外们会带着中文是母语的工作人员一起来访,这样交流更为便捷。当然,现在学术水平也大大提高,与国外水平相比也逊色不到哪儿去。国家几十年的高速发展,我的老师遇到的那种情况,现在是几乎不会再现了。但是留学期间能学好外语交流能力,却是非常应该的。对于工科老师和学生来讲,留学回国之后,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不会受到影响或者影响很小,但离开了外语环境的语言能力提高是很困难的,口语基本是退步很快。
另一个例子是在课上读了一封学生来信。这位学生是老师以前教过的,毕业后在企业工作,向老师请教一个具体的生产技术问题。学生毕业之后的头几年还能从事所学专业工作,工作中遇到专业问题能向老师请教,老师还能懂生产一线的具体问题,这就是教学相长。
现在很多本科生毕业之后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性不大或者完全无关,学校为了就业率指标也不会细究每一个个体的就业相关性;学生毕业之后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解决生活、工作上的诸多烦心事,把高校的教育基本置之脑后,基本无暇想到老师;老师们也是照本宣科,自己连企业都没有去过,哪能指导生产一线的具体工作?
当前高等教育飞速发展,学科建设突飞猛进。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实推进学科内涵发展中,老师们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执行能力,起码在人才培养中能吸引住学生听课。说一千道一万,人是第一位的。因为学生是老师教的,科研是老师做的,有了一流的师资,就能为培养一流学生、产出一流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祝愿我的这位专业课老师身体健康、还是如以前一样充满阳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4 10: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