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十年前推广焦点解决不同,如今参加学习的伙伴对焦点解决的理念和技术大多能够说出个一二。本文对这些年教学实践中自己特别有感触的部分做一些注解,分享自己对焦点解决一阶学习(2.0版)中的新认识。
焦点解决实践目前常被归为后现代心理应用的一个分支,究其背后的理念深谙后现代心理学思想的精髓。那么究竟什么是后现代精神,这里和大家分享中国传媒大学曾海波老师(后现代合作对话实践的代表人物)曾经总结的后现代七个假设:
1.怀疑(质疑),对于知识作为真理的质疑,这个质疑甚至包括后现代本身。反思是后现代的一个主要特征,怀疑是反思的起点。怀疑那些理所当然的东西,不在被语言和知识所迷惑。好奇、探询、开启更多可能性,从质疑开始。
2.避免概括化,概括化是一种诱惑,如何回到具体的日常生活细节之中。
3.重视在地知识,优先并重视每个人在面对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积累的知识、经验和技能,通过对话激发和呈现这种内在的资源与优势。
4.知识在社会互动中创造,知识不是静止不动的客观真理,而是在社会互动中不断的创造和发展。
5.语言是个社会创造的过程,语言本身具有创造性,言语中的变化,在当下一刻会带来更多变化。
6.知识和语言是变化的;知识和语言一直在变化和生成之中,从来没有停止演化。
7.后现代也是描述之一。后现代不代表终极和统一,与现代一样,后现代心理学也是我们在面对各种的挑战和问题的时,不断理解自己处境的尝试。
在培训学习焦点的过程中,自己常会说到一些焦点用语,如“去标签”、“细节细节还是细节”、“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专家”、“知识创造的螺旋”、“对话创造”、“空间提供者”等等,其实深究背后的理念,都可以从后现代心理学假设中找到根源。当然,由于焦点解决的认识论被认为受到佛学与道家认识论的影响,所以在我们很容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找到支撑焦点解决的大量理论依据,这几年由中科院心理所史占彪老师牵头发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后现代心理应用研讨”就在这个命题上做文章。它帮助我们不仅从洋人那里学焦点,也可以很自豪地回归在自己的文化基因中寻找精气神。我自己目前主要关注从“阳明心学”中寻找本土化焦点解决的养分,这部分将在另外文章以及第三阶学习中有着重地探讨。
那么在这其中,焦点解决自身的特点又是什么呢?结合文献学习及自己的实践体悟,我把它大致概括为三点:
第一,它关注积极,或者说是以当事人优势或胜任力为基础的。虽然别的学派也关注积极,但在我看来,焦点某种意义上就是“扶正”思想。套用中医的表达,焦点体现的就是一个人只要“正气存内”就可以“邪不可干”。所以我们助人的任务就是把当事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至于如何解决当事人的具体问题,那一定是当事人自己最有发言权,即焦点常念叨的:当事人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这里引申出的一个问题是,焦点积极,那么其他学派不积极吗?它和积极心理学又有什么瓜葛?这个公案,我看是没有什么标准答案的,估计一直会有争论,理由是大家现在都在融合整合,都在取长补短。当然在我现在的理解,近年来不少基于微观分析技术得到的研究成果显示,焦点大师们的对话与其它流派对话的区别则在于,第一,一次对话中积极表达/消极表达的比例很高,第二,对话不同阶段或不同对话中一直保持积极态度的比例很高。这里又有两个小提醒,一是讲积极不是我们如何积极地面对当事人,而是强调利用当事人自己语言框架中的内容帮助当事人意识到自己的积极,落脚点是当事人的积极而助人者的积极。二是,别的学派也积极,但未必是关注对话空间中语言流动的积极,有学者就总结到焦点的积极是在对话之间,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则是更多关注个体内在的积极特征。当然,对于有学者把焦点解决称为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对此观点,我也是赞同的,理由是,我们不落入二元论的陷阱。焦点可以是后现代心理学产物,如果它也是积极心理学产物没有什么不好!
第二,焦点解决是面向未来目标导向的行动派。有一段时间我把自己微博名字就命名叫“目标一小步”,以体现焦点的简约架构。可以说,焦点对话有一个十分清晰简洁的架构,具体来讲就是“目标——资源——一小步”。在初阶训练中,我们常常会在现场给大家示范焦点解决对话的这个清晰架构,这点是焦点解决特别棒的地方,并不是每一个流派都能在有限时间里面对那么多人可以“秀”自己的!这让人会感觉焦点解决特别容易特别简单特别好学(这本身可能也是一种积极体验)。如果从服务经济学的角度看,焦点显得特别注重对话服务的性价比,有限时间内如果期望让对话简洁有效,焦点绝对是一把精准的“小李飞刀”!而焦点发展中所形成的一些解决策略,例如:“跳出问题看问题”、“找到例外看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看未来”,都是特别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掌握的问题解决之道。当然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学习点是,“架构”不等于“流程”,架构代表了我们会在这个框架中来来回回,而非像生产线上制造产品一样,强调第一步目标,第二步资源,第三步一小步。架构之下的实践过程完全可能是来来回回,甚至进两步退一步,而绝非生搬硬套,死守流程。
第三,学用焦点解决可以较少出现自身耗竭倦怠。焦点有一句口头禅:“咨询师不应该比当事人更辛苦更努力!”,要work smart (聪明工作)而不要work hard(刻苦工作)!这个观点也是焦点特别吸引人的地方。在帮助初学者了解焦点解决与传统疗法思维方式区别的时候,自己很喜欢用一个“未知”练习来展现焦点解决不深究问题原因的特点!从现场示范角度讲,我们可以甚至不用知道问题是什么,便可以用焦点解决对话技术来完成对当事人的帮助!焦点倡导和崇尚的助人理念是:我们授人以渔,而非授人以鱼。所以,解决问题是当事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只要帮助当事人完成知觉转移、对话共创便可产生特别匹配当事人的解决方案。已有研究表明,采用焦点解决疗法的咨询师职业倦怠发生的比例明显低于很多其它流派咨询师。这一方面可能是由于焦点解决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影响到了我们自己,而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因为焦点解决没有过多卷入当事人的情绪困扰中。
谈完焦点解决的特点,或者说从积极角度去审视焦点之后,这里还有一个话题是自己特别想和大家分享的。正所谓万物负阴抱阳,凡事都有两面性,优点的背后就是缺点,从目前自己从事焦点解决多年培训和应用来看,与焦点优点相对应,我们最容易出现三个“成长的烦恼”或者叫做“学习中的阶段问题”。第一,盲目积极,或者叫假积极,自己把欣赏和赞美当成了工具,而把“积极”简单理解为为一套表面用词,振奋性用词(如你太棒了、太好了)时常挂在嘴边,却偏离了“真实的积极”!第二,急功近利,或者叫太功利,总以为目标资源一小步是一气呵成,谈话时比对方的思维快了好多,急于完成走流程要结果;第三,同理不够,或者叫不走心,对当事人的问题没有足够的接纳和理解,甚至认为既然解决与问题无关,也没有必要多纠结,直奔结果不是更好吗?!
回顾自己十年焦点之路,不时落入上述三大“陷阱”,而教授学生的时候,也多关注在焦点的优点上,而忽略了对一物两面的必要解读!当然更重要的是,自己的认识也是有个过程的,对上述的总结也是集体实践智慧的呈现!那么对于今后的初学者来说如何应对这种状况呢?我觉得能认识到是最关键的一步,意识到与意识不到已经让我们的思考和实践大大不一样了。在这里分享国内焦点学者高七师老师对此话题讨论中的一个观点,在他看来, “修行如练自行车,沒有静止的中庸,只有左右摇摆的平𧗽。”,所以,他提出:练习的时候要偏左点、积极些、甚至绝对一些,到了应用阶段要偏右点,中性的、灵活的、甚至无色无味些。个人非常认同他的这个观点,当然,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自己能够不断反省与修正外,通过同伴督导、老师督导也是一个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案,而这类问题只有在发展中或者说在实践中才能不断面对不断解决。简单概括,勤学、实践、督导、反思、改过……都是学习中不可缺少的。
最后总结三点焦点解决对话实践的努力方向:
1)修行真实积极。对当事人来说,我们呈现的积极是当事人认知框架内的积极;对自己而言,注重由内而外的积极,在行知行合一中品味积极。
2)注重身后引导。随时体味后现代的那种向当事人“学习”的精神,修炼谦卑之心,时刻在实践中检讨自己是不是在身后引导,还是在做解决强迫。
3)保持理解基础。把建立合作关系作为对话实践的基础,时刻审视我们是否真正在理解对方,保持用好奇心探究什么是当事人真正在意的,需要被理解被看到被接纳的。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