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萨大学植物园由著名博物学家、医生和植物学家Luca Ghini于1543年创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大学植物园。最初位于阿尔诺河河岸;1563年第一次搬迁,1591-1595年搬迁至现址。历经多次改造,逐步扩大到目前约3公顷面积,种植有来自非洲和美洲沙漠的多肉植物、地中海灌木丛的芳香植物,托斯卡纳沼泽植物以及许多古树。因其保留原有几何形规则布局和大型砂岩花坛,被誉为16世纪末意大利文艺复兴园林的完美标本,而且是世界植物园的历史发展、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的典型代表(Hill, 1915; Heywood, 2015;黄宏文, 2017, 2018a,b)。
人们熟知的比萨植物园的园林格局,通常源自M. Tilli(1740~1781年任园长)于1723年编著的《比萨植物园植物名录》(图1):八组略带菱形的花坛,每组花坛被分成若干小区域,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或圆形的小花坛。图示的第三个植物园内植物的布局遵从当时许多花园共有的经典风格,以不同的形态暗示了四个要素:地球、海洋、火和水,具有浓重的占星与宗教玄秘的痕迹(黄宏文,2017)。
图1 1723年比萨植物园
事实上,比萨植物园的始建时间并无官方记载文件,仅见于Luca Ghini1545年7月4日的信件,说他收集的植物“种植在比萨的一个植物园里”(Garbari, 2006),种植天然药用植物(=simples),因而被称为药用植物园。由于托斯卡纳城邦美第奇家族军械库扩建占用植物园的土地,于是在比萨东北部建第二个植物园。但第二个园址由于光照和与大学生活中心距离问题,便有了植物园第二次搬迁至现址。从比萨植物园建园到两次搬迁,均正值西班牙Habsburg家族统治时期,随后发生伽利略因“日心说”遭受宗教审判(Wilde, 2018)。
在奥地利统治意大利时期,时任园长G. Santi于1782年决定赋予植物园新的现代园林外观,改变了天然药用植物园的布局,将花坛改造为一系列相同大小的矩形对称花坛,根据Linnaeus的新分类系统种植草本植物。在推翻法国拿破仑统治之后、意大利发生小规模革命走向统一时期,在时任主任P. Savi指导下,植物园按植物亲缘关系重新组织布局。在意大利完全统一之后的19世纪下半叶,在时任主任T Caruel期间,建造了124个长方形的花坛和围墙。目前比萨植物园有七个植物专类园区(图2),现有的大型砂岩花坛为19世纪以后的几何形园林结构,位于植物园用于教学的植物学校(Scula botanica)。
图2 比萨植物园地图
当然,比萨植物园保存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古树,如1786年种植的荷花玉兰(图3)、1808年种植的法国梧桐、1811年种植的银杏、1829年种植的弗吉尼亚栎、1872年种植的香樟、1877年种植的加州棕榈树等等。
图3 新花园里的荷花玉兰(1786)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比萨植物园矢志不渝地追求为大学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使命,在比萨大学科学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教学活动中发挥着核心作用,促进了针对学校和游客的教学和教育计划的实施,坚守了植物园科学内涵和艺术外貌,其园林布局的改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植物科学的进步(黄宏文, 2018),曾经被林奈称赞为欧洲最好的植物园之一。遗憾的是,至今未能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加以系统规划和保护。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8 11: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