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按 承蒙《动物学报》常务副主编贾志云博士的信任,在本博转发他有关科技期刊管理政策方面的新作, 博文中文字从他提供的PDF文档中摘取, 全文请见附件.]
本研究系统、清楚地展示了中国科技期刊在2002-2008年间学术水平的变化过程。虽然影响因子呈现递增的态势,但是由于这种增加与所属领域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正相关,因此属于“水涨船高”式的增加,这类增加不能说明自身学术影响力的变化。不过,学术影响力指数没有年间变化,表明中国科技期刊在国际学术圈内的地位没有变化,即学术影响力没有变化。相比而言,Faculty of 1 000(该数据库仅收录生物医学领域排名前2%的文献,2001-2008年间收录了中国高校和科研机构发表的530篇论文)中,2004年仅收录27篇中国作者的论文,而2008年所收录的中国作者的论文数量增加了4倍,表明自2001年以后,中国科学家高质量论文数量有了很大程度的增加;此外,在过去10年中,中国科学家在主要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已经增加到了原来的3倍。这些数据表明,中国科学家的科研质量有了很大的提升。因此,目前中国科技期刊的水平不能代表中国的科研水平,即科技期刊的发展落后于学科发展。
科技期刊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和创新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而目前中国科技期刊水平的提升滞后于科研水平,与该衡量标志相悖,折射出中国有关管理政策需要改善。
(1) 建议出台相关政策以引导科研人员投稿给中国期刊。目前,科研人员的绩效考核依赖于在JCR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这直接导致了中国科学家高端论文流向国际期刊。然而,由于科研经费来源于国内纳税人,因此,在使用这些科研经费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有义务发展中国的期刊事业,从而使中国科技期刊展示出国家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水平。
(2) 建议采取措施,鼓励学科代表性期刊加大国际化力度,通过刊登国际优质稿件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待晋升为国际重要期刊时,自然能吸引中国科学家的高端研究成果,从而展示中国的科研水平。
(3) 建议进行期刊改造。目前中国学术期刊最大的问题是重复出版,并且有些期刊所覆盖的领域泛而不专,而国际期刊的发展趋势是期刊专门化,越专的期刊,越容易吸引到高水平的稿件。建议对学科老化而又有替代性期刊的刊物在高起点上进行改造,凝练办刊方向,从而在迎合科学发展需求的同时,提升自身的学术影响力。
(4) 建议重新审视中科院期刊编辑的定位。编辑的素质以及学术水平对期刊的学术质量影响很大,根据编辑的工作性质进行分类管理,从理念上和行动上高度重视中科院期刊学术编辑队伍的建设。
(5) 建议用学科导向替代资助期刊时的SCI导向,确定资助对象时应考虑到中国科学发展的学科布局。……目前,科技期刊的“低谷”已经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的“软肋”之一,也影响了中国的科技进步和国际影响力。要走出低谷,迫切需要改善有关管理政策
文字来源:贾志云. 中国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折射出管理政策需要改善.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0, 25(4): 448-453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5 0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