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我国世界一流期刊建设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行动计划”)的持续推进,2023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数量、出版规模、学术影响力指标等均呈持续加速提升的态势。本文从2023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创办、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的申报与批准、SCI 和Scopus数据库收录、学术影响力指标、我国科技期刊界关注的话题等方面,分析和探讨2023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及未来展望。
1 2023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创办情况
1.1 英文科技期刊CN号审批情况
2023年,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了43种英文科技期刊的CN号,相较于2022年的12种有大幅增加,与2021年的42种大致持平。与此同时, 2023年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为50个(经公示后实际批准49个)。
在43种新获批CN号的英文科技期刊中,科技类和生物医学类分别为23种和20种。43种期刊中有30种(2022年15种,2021年13种,2020年和 2019年各为1种)为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另有13种为2022年度实施的中国机构主办海外科技期刊回归项目。
43种英文新刊主管单位的分布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教育部21种(48.8%),中国科协8 种(18.6%),中国科学院7种(16.3%),其他(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健康委等)7种(16.3%);主要主办单位及所占百分比分别为:大学23种(53.5%),研究院所11 种(25.6%),学协会8种(18.6%),企业1种(2.3%)。
1.2 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的申报与批准情况
2023年度共计有163种期刊申报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拟入选49种(入选率只有30.1%)。49种拟入选期刊中有38种(占总数的77.6%)为已创办期刊,其中有24种为2022年或更早创办,有16种被Scopus收录,有7种被SCI或 ESCI收录。这表明高起点新刊项目竞争较为激烈且大多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基于2019—2023年度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的申报及入选项目统计表明,在获批准的高起点新刊项目中,主办单位为大学的比例持续上升(由43%增加至65%),显示出大学在创办英文新刊方面的强劲力量。
2 我国英文科技期刊整体表现
2.1 SCI数据库新收录情况
为确保学术质量和诚信,2023年度SCI数据库剔除了40余种不符合收录质量标准的期刊。2023年全球新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非常有限,中国大陆2023年新被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2种,分别为Satellite Navigation(《卫星导航(英文)》)和SusMat(《可持续发展材料》)。Satellite Navigation是我国卫星导航领域的第一份英文期刊,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主办,是“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第二期项目2018年度D类项目”的入选期刊,2020年初创刊,2021年10月被ESCI数据库收录,2023年6月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11.2。SusMat由四川大学主办,2020年12月创刊,2021年9月入选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2022年被ESCI数据库收录,2023年6月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28.4。这两份期刊的影响因子排名均较高,并且均在所属学科所有期刊(SCI和ESCI)中位列第一。
2023年,中国大陆新被ESCI数据库收录的期刊较多。依据2023年12月19日更新的科睿唯安主期刊列表(Master Journal List,https://mjl. clarivate.com/),比对2023年6月28日发布的 JCR2022数据,中国大陆新增ESCI 58种,预计这些期刊将于2024年6月底获得第一个影响因子。初步统计表明,部分期刊第一个影响因子的学科排名有可能比较领先。
2.2 基于JCR统计的我国科技期刊的整体表现
JCR2022总收录SCI期刊9 510种,相比 JCR2021的9 626种减少了116种,降幅为1.21%。全球SCI期刊数量的减少,与科睿唯安近年加强对已收录期刊的重新评估密切相关,2023年12月19 日更新的Master Journal List数据显示全球SCI期刊数量减少至9 484种。在全球SCI期刊总数减少较多的背景下,中国大陆SCI期刊数量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共计有276种期刊被收录(基于JCR中期刊所属地区China Mainland统计,其中部分期刊没有CN 号),相比2021年的273种增加3种,增幅为1.1%。
从影响因子(JIF)的学科分区看,2022年度中国科技期刊位列Q1区(JIF相对排名位列前 25%)的期刊数量相对2021年度的123种上升至 155种,占总数276种的56.2%,Q2区期刊60种,占总数276种的21.7%。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卓越行动计划启动以来,JCR收录的我国科技期刊的载文量和JIF总体呈快速上升态势。在2019年度的JCR中,中国大陆期刊数量为241种,其中Q1区期刊79种(占 32.5%),241种期刊的平均发文量为125篇;2022年度JCR收录的中国大陆期刊数量为276种,其中Q1区期刊155种(占56.2%),276种期刊的平均发文量为160篇。发文量大于200篇且影响因子位于Q1区的中国大陆期刊从2019年的9种增加至2022年的34种。与SCI收录的全部期刊相比较,中国期刊的影响因子总体较高,但总被引频次和年均载文量还存在很大差距。
2.3 Scopus数据库收录情况
在Scopus中国学术委员会的助力下,中国学术期刊被Scopus收录的数量继续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度新增收录中国期刊146种。截至2023年底,Scopus确认收录中国期刊(出版单位在中国大陆的期刊或主办单位在中国大陆的国际合作出版期刊)1299种,其中英文期刊650种,占收录中国期刊的50.0%,占收录全球英文期刊的3.0%。
在2023年新收录的146种期刊中,英文期刊66种,其中,英文科技期刊61种、英文社科期刊5种。61种英文科技期刊中有58种(95.1%)为OA出版模式。从主办机构角度看,61种英文科技期刊中,中国机构自主出版22种,与国际机构合作出版39种。在国际合作出版机构中,合作出版数量前3位均为大型商业出版集团,分别是爱思唯尔(14种)、威立(8种)和施普林格·自然(5种)。
在新收录的英文科技期刊中,新创办期刊(创刊于2022年、2023年)26种,主要分布于环境科学(5种)、医学(4种)、农业与生物科学(4种)等12个学科领域,其中以国际合作形式创办的有19种,占73.1%。
基于2023年6月8日Scopus发布的数据统计表明, 2018—2022年中国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标提升明显,在2022年度已获得Citescore指标的1140种中国期刊中,英文科技期刊494种,Citescore均值为7.14,相比2019年增长了49%(图2(a));Q1区期刊258种,Citescore均值为11.14,相比2019年增长了46%(图2(b))。
3 基于文献调研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现状分析
科技强国建设离不开一流科技期刊的支撑,随着中国科技创新步伐的不断加快,建设与之相匹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技期刊体系,已经成为我国科技界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发展历史、办刊环境、运营模式等诸多因素,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目前整体上仍处于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缺乏的阶段,与我国快速增长的科研产出不匹配,并且这种不匹配可能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存在。
结合文献调研和相关动态,可将2023年度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出版方面备受关注的话题大致归纳为期刊政策和资助项目支持的成效分析、国际化出版与传播中的“借船出海”路径与自主平台建设、国际开放获取出版进展及我国科技期刊的策略、以ChatGPT为代表的AI技术对科研与出版的影响、学术出版面临的诚信与伦理挑战等五个方面。
3.1 政策和项目支持助推英文科技期刊蓬勃发展
2023年是第一期卓越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该计划自2019年实施以来,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数量、载文规模、质量控制、集群化发展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研究表明,受卓越行动计划资助的期刊大多通过国际化办刊模式、选题策划、质量控制、队伍建设等逐步实现了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提升,新创办的英文刊大多也通过邀约高质量稿件、改革同行评议和编辑工作、积极采用全OA出版和加入国际数据库等方式实现了学术影响力快速提。
虽然2021—2022年度年我国部分科技期刊的影响力指标快速上涨与新冠疫情有较强关联性 ,但新冠疫情并不是唯一因素,中国科技期刊的进步体现在包括医学期刊在内的各个领域。整体上看,中国科技期刊尤其是卓越行动计划资助期刊的论文出版规模和学术影响力指标的快速上升,呈现在向“做大做强”的方向发展。
3.2 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初见成效
为促进我国科技期刊自主、良性国际化发展,卓越行动计划自2019年启动之初已经就期刊集群化发展和平台建设开展专项资助。目前已有多个平台初具规模,在承接我国国际合作期刊回归和新创办期刊出版与传播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相比较,当前我国自主平台在对接国际标准、融入国际学术生态和科研服务能力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2023年新被SCI和Scopus收录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大多仍然采用以与国际出版商合作为主的出版与传播模式,这种模式虽然能够助力我国英文科技快速发展,但也导致国内缺乏建设国际化自主平台的能力培养与积累的机会,形成了我国英文期刊办刊的“路径依赖”,不利于期刊自主出版与传播平台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发展。
针对当前国内自建平台集群化发展资源整合困难、经营服务能力亟待提升、国际学术治理参与度不够等问题,相关研究普遍认为亟需借助有利政策不断推进、扶持有一定基础且具备代表性的数字平台建设,大胆实践,为我国一流科技期刊出版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探索出行之有效的举措。
3.3 AI技术促进期刊编辑出版变革发展
人工智能(AI)技术的快速进步正在不断推进出版创新发展。融媒体、AI大语言模型等技术改变了传统期刊的传播模式,期刊内容的 “二次传播”受到关注,包括使用社交媒体扩展英文期刊的国际传播渠道、使用AI大语言模型二次开发研究结果等,其对有效扩大论文的传播范围,延长学术信息的传播链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数字化技术和资源多媒体传播应以内容为本,增强视频的叙事性和视觉信息的可读性,通过丰富的多媒体内容和展示方式提升科技期刊的传播效果。
虽然ChatGPT的广泛应用有可能带来著作权、写作诚信和出版规范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但以其为代表的AI技术正在不断改变既往期刊的编辑出版与传播范式,在出版生产、选题策划、稿件评审、学术传播等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正在不断加大。现阶段的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自主出版平台在对接国际标准、融入国际学术生态和科研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需要适应新技术的发展,促进期刊在发展中的变革与创新。
3.4 开放获取出版运营模式仍有待探索
随着开放科学理念的推行及相关政策的出台,国际性期刊的开放获取出版与经营正在不断演进。基于SCI数据库的统计显示,2022年全球有7 759种OA期刊被收录(其中完全OA期刊数量2 016种,占比为26%;混合OA期刊数量 5 743种,占比为74%),占SCIE收录期刊总数的80%,相较于2021年,OA期刊数量增加1 051种(增幅为15.6%)。此外,随着学术交流的需要,尤其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诸多预印本平台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
在政策和市场的引导和压力下,全球学术资源的开放出版平台和开放仓储平台多被欧美科技出版发达国家掌握,我国科技期刊与国际科技期刊在出版模式与平台、收费模式、OA出版生态、版权协议等方面存在明显差距。尤其是我国近年来新创办的英文科技期刊大多采用与国际出版机构合作、由主办单位或出版单位补贴稿件处理费用(APC)的钻石(或铂金)开放获取(Diamond or Platinum Open Access)出版模式,从而存在发文量越多,则期刊的主办或出版单位经费补贴越多的现象。如何通过适度的商业运营模式(如:收取一定数额的APC)补贴期刊的编辑出版成本,实现基于“自我造血”形式实现自主可持续发展,应该是这类钻石OA期刊未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3.5 出版诚信问题的防范与治理任重道远
科研诚信直接关系学者和期刊的国际声誉。近年来一系列的撤稿事件或学术不端案例表明,学术出版中的诚信问题正变得日益复杂。为保证出版诚信和期刊学术质量,SCI数据库在每年发布的JCR中都会对疑似有不端或不当行为的期刊进行不公布JIF的“镇压”或“警告”,有时甚至剔除不符合质量要求或标准的期刊,其中时常也不乏我国的期刊。
实际上,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在防范学术不端、维护科研诚信方面是与国际性期刊高度接轨的,在政府相关部门持续加大力度的关注下,我国科技期刊界在学术出版诚信问题的调查与处理、如何完善评审和撤稿机制、新技术在科技写作与编辑出版中的合理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和交流,对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强化出版诚信与伦理规范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此外,有关掠夺性期刊的识别与防范也日益引起我国科研管理部门和期刊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将以营利为目的的期刊列为“黑名单”,对于在“黑名单”期刊中发表的论文,不再予以研究成果认可或不允许从国家资助经费中报销出版费用。
4 结 语
在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的政策和经费支持及科学界需求等多种因素的共同推动下,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品种数量、出版规模、学术影响力指标等正处在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阶段。随着我国期刊管理部门和业界日益重视解决英文科技期刊“小而尖”和缺乏自主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的问题,我国越来越多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机构也正在积极采取举措,从建设自主传播平台以提高出版效益、扩大期刊出版规模以实质性提升学术影响、促进集群化发展以优化出版流程等方面加快自主良性发展。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大多为非商业化运营,主办或出版单位多依托于具有良好学术资源的高等院校或科研机构,相比国际上很多商业化运作的期刊理应具有更好的发展优势。目前我国相当数量有一定品牌声誉和学术影响、且采用“铂金”开放获取出版模式的期刊如果基于实际出版成本适度收取论文出版费,应当可以不断扩大出版规模以切实提升学术影响。
结合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发展现状及业界关注的话题,我们认为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运营尚需进一步加强以下五个方面的发展理念:一是倡导量质并重,切实提高期刊的学术影响;二是加快平台建设,增加自主出版与传播能力;三是借力新技术应用,提升编辑出版服务水平;四是积极探索OA出版模式,适应学术交流趋势和需求;五是遵循出版诚信规范,确保负责任的出版行为。
2024年是新一轮“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启动年,相信中国科协等多部门在充分调研2019—2023年资助成效的基础上,将会出台更加科学、合理的项目实施方案,更好地引导和促进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
文字来源:任胜利, 丁佐奇, 宁笔, 陈哲. 2023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J]. 科技与出版, 2024, 43(3): 46-54. http://kjycb.tsinghuajournals.com/CN/Y2024/V43/I3/46
全文阅读: 2023年我国英文科技期刊发展回顾.pdf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9 15: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