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落地,请问您看出了什么?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indazhong 得慧于老聃,取经自西天,欲知生死谜,弹指一挥间!

博文

中医发展的"指南针"其实已经在握

已有 4258 次阅读 2010-1-29 19:06 |个人分类:中西医集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中医, 生物医学, 指南针, 阴阳电荷, 功能团

科学新闻的博客发了一篇博文,题为“中医发展需要指南针”,遇到不少科学网上大侠的不理解,甚至讽刺喜剧般地争辩,本想躲在网后面偷着乐,但还是忍不住笑出声来了。既然在该文评论栏发了言,也就脸皮厚厚,勇敢地转到自己的博客里来,不妨自我消遣一番。若是恰有高僧大侠火眼金睛,看出牛皮泡沫或妄语破绽等等,也方便认罪服罚,就地正法是也。

下面是本博客写在该文后面第34楼的评论:

 

中医发展的"指南针"其实已经在握

中医发展的"指南针"其实已经胜券在握。用中医的表述就是所谓“阴阳”理论。用现代生物医学科学来解读:“生命化学就是电磁力的相互作用”,恰好就是“指南针”的工作原理,还是那个“阴阳”之间的相互作用。阴阳电荷相吸是生物分子功能团之间相互作用的本质,生物分子功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又是‘表观基因组学’和‘表观蛋白质组学(自创表述)’以至表观代谢组学或系统生物学的本质。是生物分子的化学作用本质,也是衰老过程的生化本质,同时也是生老病死的主要驱动力。看看现代生物医学对衰老本质的解读,中西医学实际上已经在亚分子功能团水平实现了大统一。我们现在需要做的只是在这个“生物元素周期表”的框架中对号入座,分门别类(五行也好,六行也行),填进相应的“元素符号”就是了......

 

具体理论可参见 中医的曙光——告天下书! http://www.sciencenet.cn/blog/user_content.aspx?id=241682

 

 

 

中医发展需要指南针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88600

 

在本刊今年第一期封面故事《抗击甲流,金花裸奔》刊出后,腾讯网上反对声一片。

 

网友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医在中华民族繁衍中所起的作用。可以看出,反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受到了民族感情的左右。但医学用于治病救人,它首先应该是一门科学,科学不应该以感情作为判断正误的依据。

 

事实上,在现代医学产生并得到应用之前(18世纪以前),东西方人均可期望寿命是没有太大差别的(略低于30岁,与仅有巫医存在的那些原始部落没有明显差别,这一数据比一般人想象的要低得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婴幼儿出生时死亡率过高)。而现代医学产生、并普遍得到应用之后(19世纪以后),西方的人均可期望寿命立时大幅度提升。到了1949年,欧美国家人均可期望寿命已经超过60岁,与之相比,现代医学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但被中医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却仅仅增长到35岁(对上海的统计)。今天,西方发达国家平均寿命已经接近80岁,日本已经超过了80岁,中国也达到了75岁左右。

 

统计的结果是最能说明问题的,中医在提高人类寿命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显然并不比传统的西医强。事实上,不仅仅是中医,世界范围内各个民族的传统医学,包括传统的西医(由比中医历史更悠久的古希腊医学发展而来),在严格的科学检验面前,其放血疗法、顺势疗法也完全站不住脚,现代医学发展起来之后均已经退出国家医疗体系。

 

顺便说一句,现在大家一般所说的西医指的是现代医学,是建立在解剖学、生物学以及化学、物理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医学,它已经是科学的一部分。

 

这么多种传统医学都没有能够经受住客观标准的检验,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其理论体系是非科学的,它们不以科学的研究方法循序渐进地发展。放血疗法也曾经误打误撞治好过一些人的病,但由于其基本理论是荒谬的,终究靠不住,结果把包括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在内的一些人给放血放死了。

 

因此,中医要发展,就必须抛弃其错误的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理论,而用科学来规范它;其疗效也必须接受现代医学的检验(即废医验药),不能停留在寻找成功个案、感觉有效就是相信它有效这样的阶段。对中医给予高度评价的董光璧先生曾经谈到这个问题,他认为中医是迄今惟一存留的传统学科(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当然,传统的西医也不是),但在未来医学发展的历程上,中医如果能发挥一点作用、能保留一点治疗方法就很不错了。但其前提是必须接受现代科学客观标准的检验。如果按照那些极端的中医维护者的说法,中医不需要接受检验,那么,它就只能永远作为文化而不能走向科学。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大多数民众、中医师,以及相当一部分学者和官员,均没有清晰地认识这一点。一个世纪以前,孙中山曾经就中医与科学的对比问题说过:一只没有装罗盘的船也可能到达目的地,而一只装了罗盘的船有时反而不能到达。但是我宁愿利用科学仪器来航行。从整体上看,中医就如同没有指南针的船,它能不能到达目的地是在凭借不总是靠得住的经验,甚至是在撞大运。

 

今天的情况,则是有人要用指南针来指引、帮助中医这条船到达目的地,但这上面的船长(一些政府决策者)、水手(中医师)和很大一部分乘客(病人、中医拥护者)仍然心存芥蒂、甚至拒绝!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405-291222.html

上一篇:运动疲劳与衰老(2)
下一篇:关于“氰化钠能否治疗疾病”的讨论
收藏 IP: .*| 热度|

3 武夷山 杨正瓴 丛远新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21:2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