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weiyin2009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yin2009

博文

学习不断从世界上的核电事故中吸取成败教训 精选

已有 4037 次阅读 2011-11-24 19:2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office

 

据报道,法国电力公司于1018 日在法国南部阿尔代什省的克吕阿核电站举办了重大核电事故处理模拟演习。正在组建中的法国核电事故快速反应小组首次参加演习,并顺利完成演习任务。这则消息启示了我,成就了这篇小文。

我先从我所知道的历史谈起。

法国,从70年代初,也就是在世界第一次石油危机的时候就根据国情,站核电的决策,这个决策分了好几步,第一部是引进美国的压水堆技术,作为对专利的承诺,他们在十年之内对美国技术不做修改,建立了一系列的900MWe的核电机组,由沿海的,也有在内地沿着大江的,为了培训自己的操纵员,除了拍了一部分人去美国学习和点知识外,他们还建立了与这种堆型相适应的培训中心,其中就有与主控制室一摸一样的模拟机房。可是,作为国策,他们开始研究自己的堆型,为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始提高但机组出力。80年代初,推出了自己的1300MWe机型,90年代初1400MWeN4型)电站上马,本世纪,又在开始建造EPR型的电站。后来的机型,都是在前面电站运行的基础上不断吸取经验,包括几次世界上的诸如三里切尔诺贝利在内的事故教训的吸取,也综合了现代技术的发展。作为全球核电业巨头,法国电力公司目前在法国运营19座核电站、58座核反应堆,这些核电设施承担了法国超过80%的电力供应。他们不改初衷,也没有退路,因此,他们就花出其他企业所没有做到的,为了不出危险,的在安全和可靠方面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和财力。在这一方面,我们要发展核电是值得学习的。

首先,他们在1976年美国三里岛事故后,除了和世界有关专家一起分析事故的原因外,他们就可能因人-机界面问题发生事故而做了系列的安全分析,安全分析指出过,电站必须在裂变链发生的时候能够制止反应并能保证长时间维持堆芯冷却。为此,他们在设计中多添加了一个冷却源,一个水的补给,成倍增加了冷却系统的冗余;同时,万一通过之后的共模,发生事先没有预料的某种情况的人为忽略,制定了专门程序,也就是UH程序(最终程序),使操作员能直面极端情况,知道如何处置,如何 “救堆芯的命” 。

于此同时,在研究了三里岛事故和苏联切尔诺贝利事故中的问题后得出,无论是三里岛的操作员,还是切尔诺贝利的操作员,在几个小时期间,他们都见不到能让他们终止事故发展的重要信息:三里岛的饱和极限(该极限表明水开始在堆芯沸腾),切尔诺贝利的操作反应性的极限(该极限会显示反应堆已处于不可控状态)。为此,法国安全当局在《深度防御》概念的条文中,为了允许操作员为确保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概念中添加了深入防御的各项条款。其目的是,程序里给操纵员,给出了信息,可以做出符合其装置真正现实的决定。在控制室内,设有一套冗余的判别和诊断的系统,使信息更精确。

除此之外在三里岛事故之后,认为有必要以尽可能现实的态度重新审视安全壳的空间大小,再考虑到在极端事故情况下可能发生的现象,又采取独立的预防措施。为了缓冲安全壳内的压力,专门设置了沙堆过滤器,比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工作程序。

1986年的切尔诺贝利事故更确认了三里岛事故中的重要一课,即,核的操纵员要对安全负最终的责任。为此,他们对核能可能的危险要极为敏感,这点从各个层面上来讲都是至关紧要的。所以程序必须便于理解和执行、操纵员要不断给以轮训,安全当局要不断与第一线操纵员对话,以了解运行程序的有效性……。

在此顺便说明,我们从法国引进的的商用电站和后来在该基础上建的电站还都采用了他们的那些从事故中学习和研究的成果。

 

这一次,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事故给法国电力敲响了警钟,如果多座核反应堆同时受损,法国电力将无力应对,于是,经过研究,核电事故反应小组就这次事故后应运而生。这就是此文开篇所谈到的演习。

快速反应小组隶属于法国电力公司,由公司各部门相关技术和工程人员组成,配备临时发电和供水装置,以应对停电环境下的核反应堆冷却作业。该小组可以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至48小时内迅速行动起来,为“出事”的核电站和核反应堆提供全方位救灾支持。

根据法国电力公司的计划,未来将在法国境内设置5个快速反应基地,每个基地配备一个快速反应小组。这些小组拥有直升机、汽车等交通工具,可应对不同情况下的紧急救援行动。每一个快速反应基地的救援范围都能覆盖邻近区域的所有核电站,并且都具备同时处理多个核反应堆事故的能力,这支着力打造的“精英部队”将成为法国核安全的重要保障。

总之,按照法国电力公司的观念,尽管他们判断他们的电站是不可能发生世界上发生过的严重的事故的,但是总要能“很好地吸取——自己的经验和别人的经验,应该知道核工业是警惕性越高越好。

他们内部通讯里的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迪

我在这里绝不是为法国吹嘘,只想就这样一个坚持以核电为主供电的国家的行事作风,来反思我们的管理。事故是难免的(当然也在大小),问题是必须高度警惕,并严防它发生,决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不能把责任推向下面(特别是大事故),必须从管理层面,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让在一线工作的人员放心地,有准备地工作。就说动车事故,已经作出结论,事故源于管理,我不知道这种结论是惩罚几个办事的人,还是从整个铁道系统的管理上,从机制上,从对人员的培训上等等,来认真吸取教训,并扩展到整个铁路系统。

现在回过来还谈核电,中国政府采取了抑制过热的方针,对于中国的现状这确实重要,因为中国被功利挟持,所有的事,不要说核电,都是在一窝蜂地上。 

核电当然不可能不要,火电有煤的供应和石油的资源问题,水利建设有上下游和地质、移民等的问题,各有各的问题要处理,只有谨慎和认真才能避免祸害。对于核电,建设投资相对还可以考虑,但是确保今后的管理却是一个更大的问题。特别是我国堆型并不统一,要针对不同的堆型研究管理,是件不小的难事。我因为已身在行外,不十分了解情况,只能建议,希望我们的核电安全管理和主建部门能像法国一样,以无退路的姿态对待自己在建和在运行的电站,有专门的部门跟踪建设和运行,千万不要在进度上和别人较量,而应该在总结经验的能力和管理的先进上与别人比高低。在今后,不断总结世界成败经验(我不知道我们的相关部门在技术和管理上是如何总结世界事故教训的),不断针对我们的情况,改进自己的设计和管理程序,为第一线的运行人员着想,让操纵员能更有把握地应对一切可能的问题,并将问题处理在苗头,真正地为人民造福。

 

2011-11-24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80104-511367.html

上一篇:小说《一条河和一个孩子》连载完
下一篇:不要把药价高的责任推给医生
收藏 IP: 114.243.241.*| 热度|

9 王涛 苗元华 赵纪军 褚昭明 谢鑫 丁大勇 张骥 刘立 niubizationl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4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