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星天文图——下载于新浪网博客
曾经在北京天文馆工作的“荒友”小湛邀请我们去参加3月28日晚上的土星观测活动。我们热烈响应,最早的提前一个小时就到了天文馆。
我去得最晚,也提前了将近半个小时。一看,还有更早到的很多天文爱好者,上至70多岁的老者,下至小学生。尽管北京降温,寒风嗖嗖,大家排起长队,却有说有笑。
我惊讶北京有这么多天文爱好者。
小湛却说,因为赠票有限,今天来的人并不算多。
原来,这是北京天文馆为配合世界自然基金倡导的3月28日“地球一小时”活动,同时也作为国际天文年的“暗夜意识”活动之一,在3月28日20点到22点向公众开放望远镜观测土星。300多张赠票,在26日就发完了。
我还是第一次参加天文馆组织的观测星星的活动,非常好奇。
等候期间,我们睁大了眼睛,往天上看。勉勉强强,看到了6颗星星。
大家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和在“北大荒”的时光。那时候,一到夜晚,都是满天星光,没有多少天文知识,也能毫不费力地辨认出银河及牛郎星、织女星、北斗星等等。
如今,城市的大气污染和光污染,让星光远离我们而去。这是现代化的必然?还是现代化的遗憾?
在寒风中站了几十分钟,颇觉寒意。我以为望远镜是在天文馆的大楼里,奇怪为什么不让我们进楼里等。
小湛乐了。原来今天是室外观测。即使在室内,也不会有暖气,以免产生静电。她说,这样的活动也是为了让公众体会一下天文工作者野外工作的辛苦。
我觉得这很有道理。
三台望远镜架在室外,像三架小钢炮指向夜空。每架望远镜旁边,都有天文馆的工作人员,做着调试或者讲解的工作。小湛说,他们不是博士就是博士后,都是专家。
专家们亲自给老百姓做这样的科普,让我们都很感动。
三台望远镜,一台是美国的米德,两台是国产的。
说是土星观测,其实对我们这样的科盲来说,只有观,哪有测?
我们先用米德看。我前边一个小伙子,说看到的土星太小。小湛说,12.5亿千米的距离,能看到这样,已经很大了。
轮到我看。肉眼勉强看到的一个小点,在望远镜里圆圆的,带着光环,清晰而美丽。
下载于北京天文馆网站——我们看到的土星光环没有这样清晰,立体感也不是这样强,但是差不多一样美丽。
用米德看完,还不甘心,又凑到两台国产的望远镜前去看。影像应该说也不错,但是比米德看到的土星要小好几圈。天文馆的人也说,国产的质量还是差一些。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赶上去?
看完了土星,大家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天文馆。
不知道今晚看星星的小学生中,未来会不会出现天文学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7901-223102.html
上一篇:
尼泊尔看湖——尼泊尔自由行之七下一篇:
What should be the price of flu antido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