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思唯尔(Elsevier):与中国科技一起成长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yuguo 科学出版人

博文

口头表达的重要性(二)

已有 6099 次阅读 2009-12-2 19:02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对博文《口头表达的重要性》,一些网友表示赞同,并问怎样才能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我在这方面没有什么特长,也不是演讲专家,很难说出什么道道来。不过,个人有几点体会,愿意与诸位分享。

(1)首先要说明的是,表达与水平高低无直接关系。有很多有水平的人,都是“讷讷不能言”。比如说我上大学时,使用大学中文系通用教材《现代汉语》,其作者黄伯荣,曾经在兰大教书,据说,这位研究现代汉语的大学者,口头表达水平一般,讲课效果也不怎么样。不过,这并不妨碍他是该领域的头号专家。当年,胡适聘请沈从文进西南联大教小说写作,沈从文口吃,经常满脸通红十几分钟说不出一句话来,这也并不妨碍他在小说方面的成就。

(2)表达与个性(风格)有关系。这是常识了。有的人话多,有的人话少。有的人说话爽利,真入主题,有的人思维发散,天马行空。毛主席就是后者。我在部里工作时,有一位老部长叫徐惟诚,也属于后者。我曾跟他出差到广西,第二天他要做大会报告,主题是少儿出版工作,但并不用我们写讲话稿。头一天晚上,他把出版署长、出版局长和我们所有随从叫到他的房间,问大家:你们觉得我明天该讲点什么?大家七嘴八舌地说了一些意见,他一边吸烟一边笑咪咪地听。大家都说完了,他说散会。第二天,他面前摆了一张纸,上面写了几句话(提纲),照例点燃一支烟,一口气讲了二个小时。讲完了,下面坐着的出版社社长们都觉得讲得好,有启发,有收获。回京之后,我把录音整理出来,按公文惯例“穿靴戴帽”,就作为文件下发了。徐部长就是这种个性和风格。

(3)因地制宜。在什么山唱什么歌。外企里需要elevator briefing这种技巧,中国政府机关里领导作报告要能讲二个小时以上,大学里讲课有讲课的技巧。总之,根据自己所在机构的风格和要求,调整自己的表达技巧和节奏。我的个性是说短话开短会,所以适应不了机关,就转到外企了。我很庆幸我做了这种选择。

(4)善于概括和提炼。要做到“有效表达”,如果说有什么技巧的话,我感觉最重要的是善于概括和提炼。这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远的不必说,就以本网武夷山教师为例,我觉得他的讲话不论长短,都概括得很好。我曾到中信所听过一次报告,北大科研部长周辉老师讲有关文献情报学。武老师主持,听众主要是中信所研究生。报告结束后,武老师作了一个小结。他说:听完这个报告,有三个感想,1)激情(passion)。仅有技能是不够的,对工作对学业都要有激情。2)积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积累人脉、数据和知识。3)敏锐。搞文献情报学,要有“情报”意识,关于发现问题。我觉得他概括得非常好,我至今还记得很清楚。他最近的一篇博文《在本所硕士研究生毕业典礼上的书面发言》也是这种风格,内容很宽,但提炼得很好。

(5)善于学习。说到底,表达是思维的反映,也要靠知识作为底蕴。没有知识,概括和提炼不出来东西,嘴皮子再利索,也会“露怯”。对于工作也是一样,不钻研不吃透,说出来的话就没有分量。本人也在学习过程中,以上所述,与各位共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86-275623.html

上一篇:口头表达的重要性
下一篇:母校兰大
收藏 IP: .*| 热度|

4 吕振超 王桂颖 王帅 陈儒军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全部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3 03:0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