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吕老师的
《对物理天平的感悟》 很有几分“感悟”。镜某有个早期的“感悟”(
《mirror - 秤、天平和“水平”》),是感悟
“水平”的。这个话题的引子来自
《可不可以平等对待呢?》,镜某以为王老师的理解还是不到位。
话扯得远些,前些日子与网友说电动车的事儿。镜某说最大的差别在于
没有暖气。网友当时就反驳说,镜某没有见过全电动的车,因为全电动的车上
有暖气。这就有些说两叉了。见没见过全电动的车这里不是问题。问题是全电动车开暖气时需要考虑耗电的事儿,而传统的燃油汽车上则没有担心耗油量的问题。可见,对一个
没有暖气的说法,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尤其是“暖气”和“暖器”同音的情况下。
言归正传。镜某在以前讲过,以为天平的平衡是“杠杆原理”的认识是被“科学障眼术”蒙了。因此王老师依然认为“称高高的也是杠杆原理在起作用啊”,而不知道这个思考已经是
“跑题”了。因为“
称高高的”也是一种力矩的平衡,但是买菜的老太太认为是
“赚”了。所谓
悟理,就是要把这类事情也要捋顺了,就是要培养一种直观力,去理解简单的
“杠杆原理”的说明并不能成为天平度量的说明和保证。
在宏观上看,科研费是干什么的?给谁的?很多人会认为是给申请者的,因此有了“平等对待”的话题。不错,从表象上看,的确科研费是打给课题
中标者的,也的确是看好了投标者的设想。但是有多少这种小科学的结果是
有用的呢?如果
论数字,恐怕不会比挣钱的专利(占被认可的专利)比例高。可见给钱人是知道
没有用的。没有用还要投,这就是
“养孩子”的道理。要延续生命,这是硬道理。
要维持社会的发达速度、就要教育新一代人。从某种意义上论,大多科学的投入,并非是因为有什么看得出来的好处,而是为了教育新一代。中标的教师,不过是个
中介的“参数”,本质的
自变量是新一代的孩子,函数是社会的发达和进步。
为什么就不可以地方高校的老师平等的支持呢?镜某以为道理就是
母以子贵。学生们的档次不好,自然对学校、对那里的教师就不好投资。当然也有“子以母贵”的事情。但是这多是
纨绔子弟的思考吧。
扯了这么多,“天平平衡原理”如何来理解呢?镜某以为,
杠杆不是问题,根本原理还是要“
换位思考”。“换位”后还能有一样的心态去思考,那就是
平衡了。因此,天平的支点(刀口)固然重要,但是关键还是要看
“水平”。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