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学琴的功利性考量(学琴篇之二)

已有 3924 次阅读 2013-5-29 19:33 |个人分类:立委随笔|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功利, 学琴

学琴是必须从小就开始培训的长期项目,所耗费的精力、钱财、血汗和由此而生的家庭矛盾相当可观。问题是:值得么?

值得不值得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功利性的,我们都是普通人,不能免俗;二是非功利性的考量,德智体美,学琴是美学的素质教育之一种,可以丰富孩子的人生。这一篇先谈功利。

亚裔孩子一窝蜂去学琴,往往有互相攀比和盲目从众的因素(学了琴才cool),还有就是功利性地相信学琴对考上顶尖大学有所助益。本来嘛,一个少年投入10多年业余时间专心致志学琴,升学官理应把这项才艺纳入考量。

可现实是,其实对考学影响甚微,远远不能与所投入的时间精力匹配:把同样多的时间转而投向加强 SAT(1 & 2) 或 ACT,或补习加强 GPA,远比学琴效果大很多。这个说法不是一家两家的升学专家的说辞,而是我咨询和听讲过的专家们的一致看法,是有统计数据和经验观察作为支撑的。换句话说,单从升学的功利性目的看,对绝大多是孩子,学琴是世界上最亏本的买卖,几乎没有什么 ROI (Return On Investment),这里面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你的孩子凤毛麟角,学琴可以获得大奖或自己举办个人音乐会。到了这样的才艺档次,升学中的才艺考量才用得上,有助于进入较好的学校,或者是艺术院校的必要条件。

为什么这么大的投入,升学考官并不看重呢?据说原因之一是,亚裔孩子学琴(特别是钢琴)太多,往少说,至少一半的亚裔孩子学琴n年,所以亚裔孩子学琴考级也显不出什么特色来。升学官在基本学业(GPA和标准化考试)之上,看重的是一个孩子的 unique 的东西。

必须承认,功利性目标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我们在有限资源(时间、财力)的条件下怎样做到最优化。

升学顾问普遍认为,如果音乐是你要展示的才艺,钢琴是最糟糕的选项。选择比较偏僻、各别的乐器,譬如葫芦丝,更容易出彩。如果嗓子好,声乐也不错。

一码归一码,下一篇续篇将会谈到学琴的非功利性的理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694729.html

上一篇:家长对孩子学琴的困惑(学琴篇之一)
下一篇:从学琴谈孩子的兴趣和天分(学琴篇之三)
收藏 IP: 99.90.69.*| 热度|

3 曹聪 杨正瓴 李宇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5 13: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