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是曹老师的
《如果你的孩子是这样上大学的,你还让他继续读吗?》和王老师的
《上大学就是去玩的》。
镜某的孩子还不到上大学的年龄,还想不到那么远。如果说心境的话,这个歌可以代表了
《Que Sera, Sera》。
正因为家长的这种担心,所以洋人(主要是美国)那里有很好的、不为国人知道的本科教育的“大学”。而国人知道的所谓的“有名大学”多是研究生院重点的大学。
正如王老师所说的那样,“八十年代初,大学每年招生只有20几万,现在每年招生500万都下不来”。由于这个数量的变化,使得人才从“培养”转换到了“选拔”模式。而“放任”,也可以理解成是一个“选拔”方式。自律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连一条训练有素的狗,都能有没有主人的命令不能吃眼前的肉的能力,更何况人呢?人比狗聪明,一训练就都能做得比狗还要好,反而不利于选择了。
幼儿园阶段有“过家家”,大学里的社团活动也是这个年龄段人们的“过家家”。镜某认为:大学4年,明面上是各类课程,潜流则是各种社团活动。学生们可以“玩”,但是不能“颓废”。作为将来学术继承人的人,不过是大学生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人是要从事与其专业学习无关的工作。
办大学与修水利差不多。都说水是浇了地,但是算总账的话,水还是蒸发的多。为了避免蒸发,西域里有坎儿井的方式,洋人那里有滴灌。但是那都是小量、少数。
英国人的大学有个入学资格的说法。是说被录取了,但是可以推迟入学1年。18岁的时候放一年假,休息整顿一下也是个不错的法子。意义不在于这个方法好坏,而在于有这样活分的思考。
从资源利用的角度看,大学放假就是多余。4年课程完全可以取消寒暑假用三年完成。但是人的成长并不会因为学制4年改成3年就可以“早熟”。这一点,大学又有些象酒厂。
上大学自然是上名校好。不在于学了什么,而是那个“圈子”有意义。与聪明人相处,自己也可以变得聪明一点儿。因为至少是认识了这样一些聪明人,有事儿就可以商量。
----------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