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大全》《朝华午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wei999 曾任红小兵,插队修地球,1991年去国离乡,不知行止。

博文

mirror - 博物学的话题,与“科学文化人”们的对话

已有 5750 次阅读 2009-12-22 17:15 |个人分类:镜子大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博物学的话题,与“科学文化人”们的对话。 (1874 bytes)
Posted by: mirror
Date: December 21, 2009 04:33PM

田松老师最近转贴了几个博物学的帖子: [www.sciencenet.cn]“回归博物科学”,[www.sciencenet.cn]“追思博物科学”,[www.sciencenet.cn]“新博物学”。 

其中有个关键词叫“博物学”。从“文化人”的行文中,可以看出一些怀古的情调。这个情绪也许是中年男人特有的吧。这几位老师是“研究科学”的(不是“科学研究”),对科学的分类“门儿清”:
引用:
吴老师曰
第一种是博物学,第二种是希腊独创的理性科学,第三种是现代欧洲人开创的数理实验科学。

“回归”的理由是
引用:
吴老师曰: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找到一条道路。中国古代如果说有科学,那只有博物科学,我们的天学、中医、农学都是博物科学,按照西方数理科学的模式去找,很难找到科学。在今天这样一个科学的时代,中国文化的复兴必须有科学的内容,唯一的办法就是重新理解科学,重新弘扬博物科学。
引用:
刘老师曰:
您不想试试吗?您不会损失什么,丧失的只会是抑郁和狭隘,拥有的却是整个世界。

田老师“回归”到了素食,蒋老师更进一步“回归”到了“正体字”。这些都是一种“心情”。说句实在话,这类“心情”仅仅是个值得同情、理解的对象,并不能成为学术的研究对象。吴老师“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找到一条道路”的苦心,很可能被田老师一句“为了对付流氓也成了流氓”给否了。 

为什么在今天重提“博物学”?吴、刘二位的说法显然有些不着四六。“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找到一条道路”云云的,太言重了吧?依镜某观察,今天重提“博物学”的理由是技术发达的使然。今天网络技术的发达可以在技术上支撑“博物学”的说法,也缩小了“业余”与“专业”之间的差别。网络这个新技术的平台可能给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找到一条道路。 

新技术的平台还可以“回归”很多事情。比如蒋老师的“正体字”显然就是个实例。如果还是手写,蒋老师恐怕就不会如此使用“正体字”了。 

博物学在过去是个奢侈品,在今天依然是。因此,各位老师提倡的玩儿玩儿“博物学”就好比是主张喝些咖啡、搞些下午茶的小资生活。博物学有什么用呢?谈恋爱时可以借助的一种“资质”吧。

就“是”论事儿,就“事儿”论是,就“事儿”论“事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2400-280597.html

上一篇:《朝华午拾:孩子的数学发现》
下一篇:mirror - 信封信瓤的组合问题的订正版
收藏 IP: .*| 热度|

2 刘华杰 蔣勁松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17 16: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