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09-09 02:07:54)
人类习惯于用自己的世界观来表达所谓观察到的世界。深夜之静让吾的文章随之宇宙的膨胀而延伸着,甚至连写文章的人也无法知道向什么方向延伸......
记得大约在五年前的一次周末论坛上,苏维积博士在回答我的一个关于星空的问题时说:“今天吾人看到的星系,也许它们早已经死亡了,因为它的光到达吾人的地球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要比其衰亡的时间还要长。”尽管吾常说:“吾太老了!老的已经认识了一切,由于吾认识了一切,吾理解了一切,吾理解了一切,吾也原谅了一切。”然而,我对宇宙没有研究,理解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这种感悟一直唤醒着我。
在茫茫宇宙之中,科学知道自己无法预言人类社会的行为和未来,也就更谈不上预言一切了。所以,预言的危险在于人类摧毁和损坏地球环境的能力要比预言人类能够维护生存环境的能力来的更快,并且人类的智慧如其说是可以谨慎对待这一切,到不如说是仅仅相当于宗教式的安慰和希望。
在宇宙这样的高冗余度的系统中,无论地球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何况是人类这样渺小而强大的生物),宇宙的其余部分都将继续运转下去。尽管其运动的周期可能十分冗长,或者叫做时间量度相当的大,但是科学已经能够证明,行星围绕太阳的运动最终也是混沌的。值得注意的事实恰恰与其相反,宇宙的运动在很大尺度上却似乎是均衡而非混沌的。人类能够观察到的其他星系正在背离我们而去,并且当它们离我们越远的时候,也就越快地消失在宇宙中。据此,科学认为宇宙在我们这一代(带)正在“膨胀”,即星系之间的距离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人类对于未来的预测越近越无法准确。
人类虚荣心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膨胀和缩小着。哥白尼之前的人类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人类无比骄傲。在这种知识背景下,人类不难理解燥声是均匀的,在任何方向上都是一致的这样的道理,所以有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耶稣基督。然而,哥白尼利用科学将我们的星球贬低为一棵小行星,在一个最普通的银河系的边缘围绕着一棵极其平常的恒星在旋转,而这个银河系也只是人类能够看到的1000亿个星系中的一个而已。人类谦虚了许多,已经不再希望地球在宇宙中占有什么特殊的地位了!在这种无望之中,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必须假设宇宙的背景燥声或者辐射在任何其他星系中、在任何方向上都必须是均匀的,平均密度或者膨胀速度在任何空间之中如果有差异,都将使得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有所不同。结论就是在极大规模上,宇宙的行为是简单而非混沌的。所以,人类对其未来的预测可以十分遥远。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4 1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