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umingche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umingcheng

博文

质量概念的发展

已有 186 次阅读 2024-9-11 10:13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2.质量概念的发展.docx

质量概念的发展

物理学家海森堡说: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是引入适当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1718世纪之际,物理学已经发展为以拉普拉斯为代表的、把力学视为物理学基础的“牛顿范式”,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研究热、光、电磁现象的“非牛顿范式”两大学派.

最早提出量纲理论的傅里叶就主张“物体的可量度的热效应的三个量khc就都只涉及长度、时间、温度3个单位,重量单位可以省去”;1887年黑格姆出版的《能论》中主张“精密科学不必要引入有关原子假说的物理量,只应该使用能量、压力、温度等直接可观测的物理量来记述”;奥斯特瓦尔德发现催化现象不能用原子论解释后,于1893年出版的《普通化学》中阐述了他的能量世界图像,“认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只是由于空间和时间中的能量的变化构成的,因此这三个量可以看做是最普遍的基本概念,一切能计量观察的事物都能归结为这些事物”.后来牛顿被称为“近代物理学鼻祖”的原因,就把质量M、长度L、时间T定为量纲式中三个最基本的物理量.

在经典物理学理论中,长度L、时间T被认为是描述运动的“参量”,并不具有实质性的物理学意义;现代物理学已经根据“质能等价”的关系,在使用能量的单位eV逐渐取代质量的单位kg.(笔者注:现代物理学中的eV主要指电磁质量的能量,这正说明引力质量与电磁质量具有等价性.

对宇观世界而言,质量M并不具有任何物理学意义:开普勒第三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R3/T2=K,这个公式的物理学内涵是,任何一个天体的轨道运行,都只跟使用量纲式中LT表述的空间结构R3/T2=K相关,而跟星体的质量M没有关系.航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进入离地面超过200km的空域,任何物体的自然运动都跟物体的质量M不再有任何关系.如果宇航员在舱外释放一个鸡蛋,它也肯定会跟飞船在同一的轨道上飞行.

辐射能ε从粒子中放出后,粒子的质量M必有“亏损”;反之质量M将会增加;其当量关系为931MeV1.66×10-27kg——这已经是核能应用中的常识.据此可知:1MeV的辐射能ε被储存在粒子的相空间所产生的静质量,就应该是1.783×10-30kg;反之,物质系统“亏损”1.783×10-30kg的静质量,空间中就会增加1MeV的辐射能ε.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当量关系是:1MeV1.783×10-30kg.

狄拉克依据“负能量海”理论预言:如果真空中有一个光子的能量E1.022MeV,就有可能被“负能量海”中的电子所吸收,“这个电子就会受到激发而越过禁区,跑到正能量区域表现为一个正能量的电子e,同时留下一个‘空穴’则表现为一个正能量的正电子e.“一个正能量的电子e”+“一个正能量的正电子e”的静质量,已经不小于1.022MeV;那么,“正能量的电子e”的动能是从哪里来的呢?负电荷e从负能量海创生时,其质量并不遵从1MeV1.783×10-30kg的当量关系,而是遵从1MeV0.908×10-30kg的当量关系.

综合可以肯定,微观世界的质量M就有两种:一种是仅有M效应的静质量,遵从1MeV1.783×10-30kg的当量关系;另一种是既有M效应、又有q效应的实体质量,遵从1MeV0.908×10-30kg的当量关系.

对于宏观世界,依据热功当量:1eV=1.60×10-19J,可得1MeV=1.778×10-30kg×V2(或gR),必须注意:其前提条件是假定V2(或gR=1.于是,宏观世界的质量m就不再是一个恒量,而成了一个随着其运动速度V不同、或者处在空间中的位置gR不同而变化的变量.综上所述,如果以1MeV的能量为基准,宏观世界的质量M是一个变量,它将随着质点运动的速度V或者是所处空间中的gR不同而变化.

微观世界能量ε跟质量存在两种当量关系:1MeV1.783×10-30kg1MeV0.908×10-30kg.

恩格斯早就指出,牛顿力学根本不属于物理学范畴,自然科学以牛顿范式为典范的传统,错了!(笔者注:恩格斯时代的牛顿力学主要是研究引力质量,电磁学主要是研究电磁质量.

2006年国际弦理论大会之前,在北京举办的中美高能物理未来合作研讨会上,李政道的报告认为,解决诸如质量起源、电荷本质、量子引力、基本粒子世代重复之谜等,必将引发新的物理学进展.实际上李政道先生揭示的是,在整个轻子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个以前从未揭示过的分立对称性及其破坏,导致中微子相互作用的本真态和质量本真态相联系的映射矩阵与中微子的质量矩阵之间建立起非常确定的联系.李政道的这项研究密切关系到质量起源的问题,意义非同寻常.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609997-1450633.html

上一篇:经典力学中的质量概念
下一篇:横向质量与纵向质量问题
收藏 IP: 60.217.245.*|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9-12 15: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