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故事斋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gmxxl 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学原理

博文

国外名校抢摊中国,中国大学为何无动于衷?

已有 4092 次阅读 2012-2-27 08:54 |个人分类:大学问题|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招生, 悉尼大学

      2012年2月16日,澳大利亚名校悉尼大学在其官网正式宣布:中国内地考生可凭高考成绩,直接申请入该校本科学习。并明确列出了对中国内地各省的高考分数线。悉尼大学在QS (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2011年世界大学排名榜上位列第38位,位列北大、清华之前。悉尼大学公布的录取分数线比清华、北大低100分左右。一时间,专家、学者和社会相关人士高呼“狼来了”!并预言此将成为中国大学质量提升的“倒逼机制”之一。但细细品味,我看未必如此。悉尼大学此举对中国大学来讲可以说毫无疼痒。人们不仅要问,中国大学何以对国外名校抢摊中国的生源大战无动于衷呢?我想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
      其一,国外名校抢摊中国,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它已经存在多年了。最早的起点应该是内地大学开办的“国际合作办学”。这些大学中的“国院学院”,大都具备向国外名校输送大学生的权力和职责。虽然是大一或大二的学生,但也是凭高考成绩进入大学的学生。另外,加拿大、日本、新加坡、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等在招收内地学生时也会明确规定高考成绩或提交“高考录取通知书”。一些国家的名校,甚至只要高考成绩,而无需雅思或托福成绩。如美国的杨百翰大学、萨福克大学,意大利和西班牙、法国等国的一些大学,均只需高考成绩,而无需雅思或托福成绩。“国际学院”恰似中国大学主动“引狼入室”,现在来一、二个孤“狼”,又何惧之有?
      其二,中国是人口大国,也是高考生源大国。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11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为33.97万人,但当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总数为933万。留学出国人员占全部生源的3.64%。这点数字对中国大学生源的影响几近为零。须知,2008年高考生源数为1050万人,这几年每年生源减少的数字都比此要大。一般大学对此根本就是无关疼痒,最多是高职类院校感觉到压力。
      其三,中国大学“不差钱”。随着2012年的到来,教育投入占GDP的比例将达4%,各大学将会发一笔“横财”。据报载,各省高校本科生年生均拔款2012年将普遍达到1.2万元,这对一些省份的高校来高,意味着国家拔款提升了一倍,少的省份大学也提升20-40%左右。同时这一生均拔款数也接近了“国际合作办学”学生的学费,大学的日子将会更加好过。大学因此会“乐而忘忧”!
其四,中国大学的管理体制也会使中国大学对此类“狼”没有畏惧感。对中国大学考核的是政府,大学领导主要是向上级领导负责。同时,中国大学极善于“纵向比较”,即与自己的历史相比较。而极不善于横向比较,即与其它大学特别是世界名校对比。“纵比出成绩,横比看差距”,中国大学看到的都是成绩,报告的数据也是成绩。中国大学根本意识不到差距,也不想看到差距,更不敢明说有差距。此等环境下,中国大学不可能对此拿出具体的行动对策。中国大学更为看重的是教育部、科技部等各类评估要求,看重的是各类项目的申报。几只“狼”基本上吃不到中国大学口中的“肉”。
      其五,国外大学来中国招生的目的是钱,它们不想倒逼中国大学奋发改革,甚至害怕中国大学发展。国外大学会注意和中国大学的关系,外国大学会主动避开与中国名校的竞争,同时会给中国大学适当的好处。如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国的大学要求的高考分甚至不到“二本”分数线,如此分数怎么可能对中国一般大学构成威胁呢?另外,国外大学每年20-40万的高学费也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能够承受这些学费的考生,也早早出国了。国外大学招不到太多学生,也招不走多少优质生源,虽然它们是名校!中国大学当然没有必要去理会这些孤零零的“狼”了。
      但事情总有其发展,怕则怕这些孤零零的“狼”成了“群”,也怕这些“狼”采取了更灵活的适合中国高考生源大战“狼烟战场”策略。到那时,恐怕我们大学再反应可能就晚了。终归,我们和国外名校的差距着实太大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9436-541734.html

上一篇:大学章程内容规定的六字悖论
下一篇:请代表讨论:如何根除中国教育的“逆成长”属性
收藏 IP: 219.150.142.*| 热度|

7 王涛 武京治 刘洋 曹聪 赵美娣 李孔斋 ycjy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