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坊:涵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nianyun

博文

[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用蚊子对付疟疾

已有 5315 次阅读 2008-1-23 13:18 |个人分类:传播:格物时报

  用蚊子来对付疟疾

 

 

蚊子可以通过遗传改造失去传播疟疾的能力

  科学家改造出不传播疾病的蚊子,可以在自然界中击败那些传播疾病的蚊子。

  疟疾(malaria)每年仍然会夺走上百万人的生命。虽然喷洒杀虫剂和派发特制蚊帐这类技术含量不高的方法,都可以降低感染率,但贫穷国家还是无力承担这笔开销——那里正是疟疾致死病例最多的地方。

  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另一种防治策略:对蚊子进行基因改造,让它们失去传播疾病的能力。疟疾由疟原虫导致,这些寄生虫在人类肝脏细胞及红血细胞中繁殖,通过雌性按蚊(Anopheles)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尽管几个研究小组已经将一些基因转入实验室培养的蚊子体内,成功培育出了不易携带寄生虫的转基因蚊子,但这些蚊子的生育及生存能力却不及野生蚊子。

  2007年3月,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微生物学家马塞洛·雅各布斯-洛雷纳(Marcelo Jacobs-Lorena)宣布攻破了这一难关。雅各布斯-洛雷纳在按蚊的基因组中插入一个基因,用来指导一种叫做SM1的肽的产生。这种肽会分布在蚊子的肠道,能够阻止啮齿动物体内疟原虫的增殖。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小组把转基因蚊子、野生蚊子与感染了疟疾的小鼠关在同一个笼子里,让蚊子以这些小鼠的血液为食。随着蚊子的繁衍,9代之后,转基因蚊子占整个种群的70%。抗病蚊子不仅战胜了野生蚊子,而且活得更好。

  这项实验还不足以说明抗感染基因可以在野外环境中广泛散播,但至少给人带来了希望:转基因蚊子有可能存活。然而,不到一个月之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生物学家布鲁斯·A·海(Bruce A. Hay)又找到了证据,证明突变基因确实能在昆虫种群中传播开来。布鲁斯的小组以果蝇为实验物种。他们将一段非编码RNA(即小分子RNA),与果蝇胚胎发育的关键基因连接在一起,又对这一基因进行改造,使它不受这段RNA的影响。接着,研究人员把这些经过改造的果蝇放入笼中,同时还放入了3倍数量的野生果蝇。随着种群的杂交融合,整合了小分子RNA的野生果蝇逐渐死去,因为小分子RNA会破坏它们未受保护的关键发育基因,而携带改造基因的果蝇却可以存活下来。9到11代后,笼子里的果蝇后代无一例外,全都携带了科学家改造过的基因。

  撰文/马克·菲谢蒂(Mark Fischetti)

  译/刘旸 校/虞骏

(本文引自:http://tech.sina.com.cn/d/2008-01-04/00141952574.shtml


相关阅读:

1.[转]《科学美国人》2007年全球科技领袖名单

2.[转]年度科学研究领袖:威康信托基金会病例控制协会

3.[转]年度商业领袖:阿米瑞斯生物技术公司

4.[转]年度政策领袖:艾克斯(X)大奖基金会

5.[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无线传送电力

6.[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将药物送至治疗部位

7.[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可再生能源

8.[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对抗室内毒素

9.[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超精密测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14847.html

上一篇:[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超精密测量
下一篇:[转]引领未来趋势领袖:新型仿生材料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3 23: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