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坊:涵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nianyun

博文

姜念云:科技创意,自主创新触发器 精选

已有 4954 次阅读 2008-2-26 12:59 |个人分类:创意:胡思乱想|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姜念云:科技创意,自主创新触发器

 


黄山/图 

科技知识资源日益丰富,为人类针对同一应用问题寻求多种科技解决途径提供了选择空间,也为融合科技、经济、人文等多领域知识,创造出更多兼顾功能、情感、文化等多种元素的科技应用新形式、新产品乃至新产业提供了可能。
 
在这样的形势下,能够针对某方面应用需求,以科技知识为主要资源,结合相关经济、社会以及人文知识,提出新的应用模式(技术解决方案)以及应用发展思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不同于一般的科技创新,但可以触发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的智力活动形式,就是“科技创意”。
 
科技创意是基于人与社会某方面需要,将经济、社会、人文元素与科技结合,为科技产品建立新的应用形态、为科技知识构建新的应用模式而提出的知识产品,包括原型设计、发展战略以及传播形式等构想方案。
 
科技创意是盘活现有科技知识存量,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重要途径,在促进科技知识向应用转化,促进科技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推动科技知识的生产,推动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意不但是科技自主创新的“触发器”,也是促进科技向应用转化的“助燃剂”。
 
科技创意与文化创意一样,都应是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动科技创意活动的开展,还能够形成一个以咨询服务知识产品为主要产出的新业态,并由此带动相关文化创意产业、科技服务业,以及以研发活动为核心内容的研发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的文化创意及其产业已受到很大重视,但对科技创意的认识则还处于萌芽阶段,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尽相同,常常被直接等同于科技创新或将之作为文化创意的一个组成部分。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科技创意活动给予充分的重视,从政府的层面加强对科技创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在鼓励开展科技创意实践探索与有关方法、发展规律与条件研究的同时,加强有利于科技创意活动开展并与科技创新更好相互促进的制度环境建设,以实现通过推动科技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好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文化、科技事业的繁荣的目标。
 
科技创意的概念是一个较新的提法,目前还没有形成一个普遍认识、清晰轮廓以及发展路径。总体来看,科技创意包括了以下两个向度:
 
一是将现有各类应用产品和服务与新的应用需求结合,构建新的应用形式和渠道。其中包括为现有技术体系下的各类应用产品与服务注入新的科技以及文化元素,为其建立新的使用模式,使其获得新的价值空间,如:手机新功能的添加、外形的改变,网络多媒体功能的开发利用等等;也包括一个全新的应用模式或商业模式的构建,如:将磁悬浮技术用于轨道交通,将电脑便携化的种种设计等。
 
二是为人与社会的某方面应用需求提供新的科技解决方案。通过对某一需求问题的分析、凝炼,提出进一步可集成应用相关技术进行研发的原始概念模型,如:为了便于在移动中联系,将无线电技术用于移动通信。这方面的科技创意不但可以针对具体的实用技术,也可以根据国家经济、社会某一领域的发展需要,开展新技术原型创意和发展战略研究,推动具有战略、前沿、前瞻性的国家公共和产业共性、基础技术,特别是交叉领域新技术的自主创新,以弥补单一企业或专业研究机构的局限,为国家科技发展有关优先领域的确定,以及政府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提供参考。
 
科技创意的内容既包括对新技术概念原型的提出,也可以包括对其发展战略或商业与传播模式的策划,形成一个由新技术原型及其发展战略或商业与传播模式相互配套组成的完整解决方案。而对应用问题的洞察力和解决问题的想象力,则是进行科技创意的能力基础。
 
科技创意活动的开展,不但能够更好地体现一个企业和国家的自主创新能力,带动相关学科、产业的发展,而且也能够更有效地将科技创新活动与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发展相结合,有效地将科技知识向应用转化,形成一种有利于科技知识生产和应用系统相互促进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提高科技知识的经济、社会效益的同时,促进科技产业的发展。美国 “星球大战”计划的提出,就是一个典型的通过科技创意带动相关研究、产业发展的例子。
感谢《科学时报》发表此文并配图。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22281411851201849.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5-16327.html

上一篇:一流人才是如何炼成的?
下一篇:上海小印象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12: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