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hong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nghongLiu

博文

千辛乎!要跟进得创新

已有 627 次阅读 2024-5-24 04:25 |个人分类:观点|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千辛乎!要跟进得创新

武汉理工大学:刘永红

78_avatar_middle.jpg

image.png

中国航天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日中国正可谓是壮年中国,壮年勇于创新,则国勇于创新。

 

创新好像缘分,可遇不可求,意味着创新有必然性和偶然性,我们在创新过程中的千辛万苦都是值得的,万一成功了呢,机遇只留给跟进的人。

 

要创新,先要学会跟进!换言之,不学会跟进,却妄想创新,就是一个门外汉。因为,跟进是创新的前奏,是成功者的必由之路。

 

跟进本身是一门学问。例如:

 

1)我联想到了超级数学玩家陈省身,我之所以这么称呼他,依据是,他在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对青年人说,“数学好玩”;他又说,“数学是个大观园,好玩。”他从小数学天赋高,又有好运气,大数学家嘉当是他老师,开始见面时,嘉当就甩给他3个数学问题,可是他完全跟进不了,他只好放弃。等他掌握了有关知识,并学会了跟进,创新对他来说就是时间问题。

 

2)如果跟进错了,就如同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方向错了,落后是不言而喻的。从个人的角度看,跟进是考验一个人的智慧、勇气、毅力等方面问题。从大处着眼,跟进涉及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战略问题。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肖克莱等三位美国科学家在1947年12月16日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发明:晶体管。随后前苏联科学家立即跟进,从而也开创了固体物理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又例如,日本试图首创第五代计算机,使日本在全球信息产业成为领导地位超过美国,但梦想最终破灭了。问题在于,日本对此作的研究报告,基本上是“闭门造车”。有趣的是,日本选择Prolog作为他们第五代机的编程语言,而不跟进Lisp语言。

 

3)值得自豪的是,中国航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北斗系统,嫦娥探月工程和天宫一号等。中国航天不就是走——从跟进到创新——成功之路吗。

 

在媒体,总有人把创新看成是超过某人才是创新,这是对创新的曲解,比如说,超过爱因斯坦,超过欧拉等,实则不然。其目的在于博眼球、引流量。例如,陈省身的纤维丛理论是他的创新力作,因此,就有人把他与嘉当作比较,问他是否超过了嘉当,他真切地回答:“我超不过嘉当”。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9678-1435376.html

上一篇:书签:勾起我的回忆,唤醒我的梦想
下一篇:人真正的快乐
收藏 IP: 221.235.78.*| 热度|

4 李文靖 冯兆东 檀成龙 葛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7 0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