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Hutchinson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EHutchinson

博文

第3回:吃的生态学学问

已有 2343 次阅读 2022-3-6 21:39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吃是一个重要的生态学事件。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具生态学特色:您吃了吗?我妈跟我女儿视频,第一句话保准是问,你们吃饭了吗?不管是晚上十点、上午十点还是下午四点,如果不问这句话,似乎她没有办法打开话匣子。

 

不吃饭,是活不下去的;活不下去,就没有办法繁衍。这下基因可不干了。你不繁衍,它怎么办。所以,人生下来就知道吃。哇哇大哭宣布降临人世间之后,就开始找奶,何用谁教。吃这件人生大事,古人就已经深刻认识了,“食色,性也”。所以,你吃饭跟你繁衍一样,在逻辑的最底层,是万万不可少的。

 

如果我能买到 “爱因斯坦号”时光机的车票,真想到一万多年前的东非去看看。在丛林中,大概率我可以碰到人类的祖先。他们衣着简单,过着淳朴的生活。遵从大自然的规则,安分守纪的活在他们应该待着的营养层级里。他们采集、狩猎、繁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吃是他们生活中优先于繁衍的主旋律,坚决奉行保暖思淫欲。红果实含糖多,一旦遇到必须大快朵颐。肉在火上烤一下更好吃, BBQ的文化就此奠定。虫子蛋白高,多吃长的高。真的饿了,敲骨吸髓也挺好。吃是头等大事,不做商量。

 

吃与被吃的关系,往往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同种互吃,是不常见的生命现象(不常见不代表没有,毕竟生物学总有诸多例外)。同种的内部,由于吃的力量,降低了食物的丰度,种内竞争由此拉开序幕。人不吃人,但是可以把你买食物的钱夺走,你饿着肚子的时候,奋起反抗,相互缠斗,看来就无可避免了。

 

中国古谚:“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底泥”。这个事你看了估计没啥感觉。到了Raymond Lindeman那里可不得了,硬生生的弄出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规律来。生态学就是这样有意思的学科,人人都以为他懂生态学。看起来简单的生命现象背后,复杂得很。这种能量传递的减少,还对应重金属的富集增加。所以,越是营养级高的食物,里面富集的重金属、激素、农药,可能越高。多茹素,莫吃飞禽猛兽,那也是在保护人的健康。

 

吃与被吃也不是单路线的。我们喜欢三菜一汤的标配,还喜欢荤素搭配。非洲草原上的合欢树叶,常惹来一大堆动物的喜爱,长颈鹿吃高一点位置的,瞪羚可能就选择低一些位置的。一个物种,被多个物种所食,它又捕食多个物种。这个复杂的关系,我们命名为食物网。食物网把生命世界,通过吃与被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构成了系统。物种之间关系网络连同周围的环境构成的系统,我们取名生态系统。

 

吃与被吃还在玩老虎棒棒鸡的游戏。植物以太阳、矿质营养、水分为食物,通过光合生产形成富含能量的有机物;植食动物以植物为生,吃进去草挤出来奶,顺便还产肉;肉食动物吃肉食动物、吃植食动物,就是不吃植物;不论植物、动物,它们死后都开始喂养微生物,最后达成尘归尘、土归土,有机物返回无机物。这在这个循环体系中,大家各安其位,物质循环,能量被传递。

 

吃的高级玩法是产生负反馈和营养级联。在生命这个复杂自适应系统中,正反馈可以推动系统打破现有状态,负反馈则倾向把跑远的家伙拽回来,维持稳定。假如我们面前有一片草地,草地上有一群羊,它们津津有味的啃食着肥嫩的草叶。草多味美营养高,吃饱了之后,羊儿们开始考虑给家里多添置几个成员。于是一窝一窝又一窝,羊儿以几何级数增长。羊儿倒是多了,草儿被吃剩的越来越少。于是,羊儿们开始为草儿竞争。那些吃的慢,消化吸收不好的家伙,身体越来越弱,最后撒手归天。母羊产的小崽,存活率降低。母羊自己也吃不饱,营养不良,发情期随之改变,连孕也不怀了。养群的数量开始下降。羊群数量下降后,被吃的草减少,草地开始繁茂起来。然后,进入开始时候的状态,如此循环往复。

 

现在我们抓一公一母两只狼放到这片草地上。狼是不吃草的,但是狼喜欢吃羊。羊儿如果数量多,狼群就繁衍快速。狼群数量多,吃的羊儿就多了,剩下的羊儿少了。剩下的羊儿少,被吃的草儿少,草开始繁盛起来。这种狼和草之间,跨越营养级而产生的关系,我们称之为营养级联。这种级联,也是大地绿色假说的核心要义。

 

周星驰电影里面有句台词:身长八尺,腰围也是八尺,一样米养百样人。以前觉得是笑话,现在应验在自己身上。吃要适量,多不见得好,胖的喘的时候,那就晚了。

 

关于吃的生态学学问还有很多很多。吃饭去了,改天再聊。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512654-1328315.html

上一篇:第2回:总有例外
下一篇:第4回:生态学的科学范式系列(第0次,引子)
收藏 IP: 106.57.228.*| 热度|

3 尤明庆 汪运山 刘玉仙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19:3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