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从古到今被读书人认为是生活之必需。宋代黄山谷说:一日不读书,尘生其中;两日不读书,言语乏味;三日不读书,面目可憎。可以说,这句话表达了很多读者的心声。人生的悲欢离合,各种情感情绪,在阅读时常生产共鸣。阅读一本书如同与好友畅谈一般,又不受时间空间的阻隔,拿起书本便能与千百年前的人畅谈天下,能与千里之外的人共话桑麻。
阅读所带来的内心的共鸣,也是净化灵魂,获得自我存在感的途径,这种途径的使用提升一下,就是阅读疗法,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疗法的的历史是非常悠久的,看书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小到有所感悟而对当前的抉择产生影响,大到指引了人生的路途,甚至有时治疗了一些心理疾病。在历史上我们常常看到某个人因为某一本书,人生就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在百度上搜“本书改变了我的一生”这句话,可以搜到4,640,000个结果。古代的埃及,在伊斯兰教统治时期,在开罗的医院里面就会使用阅读疗法,医院为所有的病人提供一个服务,就是请阿訇来为病人念《古兰经》,这是阅读疗法最早的实践。
近年来,美国一些州,法官们正在尝试让犯了小错的罪犯和初犯,加入读书讨论会,而不是判刑入狱。一项研究发现,美国犯人的平均再次犯罪率是45%,而参加过这个“阅读改变人生”替代惩罚项目的犯人,再次犯罪率只有18.7%!
总的来说,在整个心理治疗理论中,阅读疗法是一个还没有得到充分开发的领域。现在国外很多医院里有自建的图书馆,医护人员会系统地使用阅读疗法,为一些康复中的病人提供服务:组织大家一起来读一些相关的图书,有心理健康方面的书,也有生理疾病方面的图书,这是目前阅读疗法使用得最多的地方。
现在中国的某些医院也开始尝试把阅读引入到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但基本上,阅读疗法目前仍处于图书馆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地带,这些年主要是理论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在实践上没有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只是在高校的图书馆领域有一些尝试。山东泰安的泰山医学院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阅读疗法研究室,做了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高校的阅读疗法实践者主要是图书管理员,他们一般会为有心理健康问题或者希望成长的学生开一些“书方”,大致就是看看你有哪方面的心理困惑或问题,然后推荐几本书给你看。图书馆管理员在心理咨询和治疗方面接受的培训和实践都比较少,但是他们对书更加了解,所以更多是以开“书方”的方式来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
就阅读疗法的运用来讲,我们还可以再举几个例子,比如说作家王蒙有一篇文章叫《安详》,它是讲一个人的情绪和修养对人的疾病、人的整个身体的影响。曾经有一段时间,在北京的很多医院里面,特别是一些重症病房,他们会把《安详》这篇文章贴在病人的床头,让病人读这个文章,使他们的情绪得以平复。
更典型的例子就是《生命的重建》(路易丝•海著)这本书。笔者有一个朋友叫李宏夫,他也是我们第一个互助成长小组的伙伴(注:文中会交替使用“伙伴”和“组员”两种术语,如非特别说明,这两个词意义是一样的),他靠自己的力量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他的抑郁症是被好几个医院确诊了的,而且发病的时间比较早,在2000年左右,那个时候中国心理咨询的资源还非常少,对心理疾病的治疗还没有形成像现在这样科学综合的体系,他只有自己找各种方法来治疗,有医生找医生,有药吃药,有书看书,那时候真的就只能这个样子。然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一个留学美国的中国人写的一本书里看到了《生命的重建》这本书,然后就马上读了这本书。读了之后很明显感到自己抑郁症状减轻了,后来这本书他读了16遍。这16遍还是在2011年他告诉我的,到现在为止他可能已经读了二十几遍了。
大家可能认为这只是一个个案,但是大家如果到网上去搜,特别是在百度贴吧抑郁症吧里面去搜,会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都在读《生命的重建》。我看到有一个帖子说:“我原来是一个重型抑郁症患者,读了那个书之后成了一个轻度的抑郁症患者。”——这就是阅读疗法的力量。
阅读疗法是一种非常廉价、非常方便的心理疗法,但是有一个问题之前可能没有人提到过,阅读疗法特别是个体性的阅读疗法也是有风险的。还是我那个朋友李宏夫,他后来成为了一名专门做抑郁症治疗的专家,他有一位来访者也是抑郁症,而这位来访者就是看了一本书才得了抑郁症的。什么书呢?卡伦·霍妮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这个书我们也在成长小组里读了的,完全没有问题,而且非常促进大家的心灵成长,但是他一个人自己读却读成了抑郁症。
其实上述方式,基本上都可以称之为个体的阅读疗法:一个人有针对性的阅读一些书籍,常常能够促进自我的觉察和反省,能起到一定的心理治疗作用。但它也可能带有一定的风险,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可能导致个体精神的崩溃。比如有些精神分析的书、甚至有些小说有很多非常“深”的内容,往往涉及到潜意识的东西,读者没有准备好去面对内心潜意识的层面,而贸然接触这些内容,很可能会出现二次创伤,或者给自己贴上一些极为严重的精神疾病的标签,从而引起强烈的情绪困扰,等等。从这个角度讲,团体互动式阅读疗法的另外一个因素——团体互动,也是不可或缺的。
另一方面,书籍的数量浩如烟海,我们要碰到一本能够改变我们一生的书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但是,我们身边仍然有很多很好的书,特别是那些能够带给我们自我觉察的书。这些书在一种有保护的情况下阅读就会促进我们的成长,甚至那本曾经让人得了抑郁症的《神经症与人的成长》,在团体里面阅读也可以获得疗愈的效果。我相信那位朋友他要是在团体(注:文中会交替使用“团体”和“小组”两种术语,如非特别说明,这两个词意义是一样的)里面读这本书,一定不会有那样的后果,反而可能得到很好的成长,后面我们要专门谈谈“团体”的部分。
自我觉察是心灵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它并不那么容易发生。在我的自传里,也提到了我前面参加的几个小组,事实证明,有一本书来带领是必不可少的。
一方面,书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结构;另外一方面,好的书尤其是系统性的心理学理论著作,能够一步步的引领我们进行自我觉察,使我们的互动不再浮于表面,而是在一定的深度基础上的讨论。
通俗一点说,我们有我们习惯的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会有太多的思考,我们常常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当我们读到一些有启发性的心理学图书的时候,就会自然发生一个“贴标签”的过程,对照书去看到自己。
在我们的小组里面,时常会听到这类话:“我就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书里的内容激发起了自我觉察,很多精神分析的书就有这样的作用。当我们读霍妮的那两本书时,常常有组员(注:文中会交替使用“组员”和“伙伴”两种术语,如非特别说明,这两个词意义是一样的)非常震惊:“天哪,这说的就是我啊”,“我就是这样的啊”,“我就是有很多这样的感受啊”……这就是一种“贴标签”,也就是说,我们开始尝试从深层的心理来发现自己。当我们对自己贴完“标签”,认识到自己是如何应对和逃避焦虑的,我们便开始了解更深层次的自己,实现了成长。
虽然我们刚刚开始学心理学的时候,是很反对贴标签的,比如某某是神经症,某某是人格障碍……这样的标签会让人觉得很不舒服。但我们在读书中发现了我们自己的人际关系模式,看到我们自己处理焦虑的模式,看到我们自己焦虑的源头等,这样的“贴标签”阶段可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这说的就是我啊!”这句话本身也传递了一种被理解和被共情的感觉。我们看到原来我们这些行为模式,早就被注意到了,是一些人的共性。
这个“贴标签”,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概念化的过程。但贴标签并不是我们的目的,等我们成长到一定的程度,有了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就开始了“去标签”的过程。这时可能就不太需要这些概念作为我们的拐杖,而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觉察、去认识这个世界。我们会意识到,我们是有这样那样的模式,但我们也是独特的个体,我们有各自独特的故事。最终我们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这也就是叙事疗法所说的“在地性”语言。
读书就是这样,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贴标签”或概念化的过程,让我们去深入的看到自己。如果没有书,成长小组可能也能够深入,但相对来说就会比较散,历时弥久。并且缺乏这个概念化的过程,深入程度也可能大打折扣。因此在小组里,书是必须的。有一本好书,我们就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合适的书能够引领我们走向更真实更本质的自我认识与成长。
从某种意义上讲,互助成长小组用一本好书来带领,就像是有一位隐形的心理学大师,在带领着整个小组的成长。
那么,什么样的书才是适合的,才能够让我们在小组互动交流中促进对自我的觉察呢?这就涉及到选书的问题。
我们选的书有两种,当大家的成长目标并不是特别一致的时候,我们会选比较通俗,大家都能读懂,但又有一定的深度,能够触动大家自我觉察的书。
另外一类书就是主题式的,内容范围限于某个主题,比如“拖延症”问题、情绪问题或者亲密关系问题等。参加小组的人,都是在这个主题上遇到了困难,我们选择的书就需要那些能对我们的觉察产生促进作用的书。
我们的成长小组,用的是卡伦·霍妮的一本书《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这个书不厚,如果两周一次活动,一年半左右可以读完(记住,我们的目的不是读书,而是成长)。在我们小组中这本书非常合适,但并不是说非得用这本书。在后面谈到的团体治疗的60个疗效因子中,最有影响力的疗效因子是“自我觉察”,那么我们选的书一定是要能够促进我们的自我觉察的,这是成长小组选书的基本原则。换句话说,当你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感觉到:“哇,这说的就是我啊,我就是这个样子啊!”有这样的感觉的书,就是能够促进你自我觉察的书。
目前我们小组曾经使用过的,已经证明有效的书有两本,都是霍妮的,一个《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冯川译),一个是霍妮晚期的作品《神经症与人的成长》(上海文艺出版社)。同时弗罗姆的《爱的艺术》也可以,还有霍妮的另外一本书《我们内心的冲突》(王作虹 译)也是可以的。有本畅销书《少有人走的路》,感觉上要稍微浅一点,更加像散文的结集,对于没有任何心理学基础的朋友,看这本书也可以。2015年到2018年,我在武汉陆续帮助建立了几个互助成长小组,开始读的都是《我们时代的神经症人格》。
以上是对于没有明确主题的成长小组而言的,主题式的小组可以有针对性的选书,如《拖延心理学:向与生俱来的行为顽症宣战》(蒋永强译)有针对性的讨论拖延症的问题,《心理减肥-美食者的减肥方案》(李迎潮译)针对瘦身减肥等,《生命的重建》(徐克茹译)这本书也非常不错,对于有抑郁症的朋友会有很大的帮助。
有些书可能相对难一点,需要大家对书中所涉及的理论有些基本的了解才能帮助自己成长。我帮助建立的一个小组读的是《人生脚本:说完“你好”说什么》,到十几次之后大家都感觉有点看不懂,后来我就建议他们换一本通俗一点的书。所以像《人生脚本》这本书,更适合组员都接受过人际沟通分析学系统培训的成长小组。
心理学教材,也是不合适的。教材的编写,虽然非常系统,但一方面深度可能不够,同时,没有听过有谁看教材感动得痛哭流涕的吧?教材更适合“学习”,不适合成长。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 12: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