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2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x217

博文

罗素怀特海的PM,皮亚诺的PA,哥德尔的P__读哥德尔之三

已有 3516 次阅读 2021-6-2 19:0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罗素怀特海的PM,皮亚诺的PA,哥德尔的P__读哥德尔之三

 

阳春三月,游串频仍,

数次租车,简短行程,

远方贵客,粤地三城,

忙中间隙,偶有闲文。

这碌碌转的折腾瞎忙,三月就这么飞快地溜走,再转到哥德尔这里接续再读,已经是人间四月天,春日清明节矣。不过,忙碌的阳春三月,自感收获连连。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幸赴深珠见知音老友,不亦乐乎。有古篆墨宝小照,有镌刻印鉴厚谊,不亦乐乎。世道维艰,却人间有情,亦人生之欣慰也。

清明节图

 QINGMING.jpg

博安挚友的古篆墨宝照

 博安古篆.jpg

还是那句老话,相逢总是短暂,独处才是常情,再读哥德尔吧。

读哥德尔那个原著英译本的导言,先有了元数学的一般性知识,接着要做的,就是跟着这个导言,来看看理解哥德尔的另一个背景性认知,那就是他的形式系统P的来源。那么,哥德尔的形式系统P,是从何而来的呢?

 

一、罗素 怀特海的系统PM及其公理

哥德尔的原创论文有一个长长的封面题目:

《论<数学原理>及其相关系统的形式上不可判定性命题》

题目中的《数学原理》(principia mathematica)是一本逻辑经典,罗素与怀特海撰写的三卷本巨著。为了严格证明一些算术命题的不可判定性,哥德尔自然要准地考虑,这些算术命题属于什么样的算术演绎系统。这就如同哥德尔在论文标题中指出的,取用的算术演绎系统,一部分属于《数学原理》中的逻辑系统。《数学原理》中的这个逻辑系统,在哥德尔原创论文中,他简称为PM。

罗素与怀特海

 数学原理.jpg

不论是PM,还是PA,还是两者合成而变换为哥德尔的P,一个最为显式的特征是都以公理作为出发点,由此来导出定理,从而形成一个证明系列。PM作为理解哥德尔定理的必备知识,在还未深入到哥德尔的文本,仅在勾勒其常识性背景之时,解释PM全部内容似乎暂无必要,此篇也就只作简单勾勒,把PM的公理陈列如下。

PM先有命题逻辑的公理四条。

PM公理1:p∨p→p,这称作重言律。

PM公理2:p→p∨q,这称作析取引入律。

PM公理3:p∨q→q∨p,这称作析取交换律。

PM公理4:((q→r)→((p∨q)→(p∨r)),这称作蕴涵析取引入律。

这个PM,因为引入全称量词“所有”和存在量词“存在”,也就增加了谓词逻辑的公理两条。

PM公理5:x((FxF(y)),这称作全称特例律,从一般到特殊。

PM公理6:F(y)→(∃x)F(x),这称作存在概括律,从特殊到一般。

 

以上PM的六个公理,直观上不难接受,这些公理正是PM推出定理的出发点。(参看王宪钧《数理逻辑引论》)

 

二、皮亚诺的PA及其公理

除了PM,哥德尔还需要他的演算能够表述算术,而由于哥德尔的证明是数学的,所以,在给出PM的描述之后,着手一个不同于PM的形式系统P。而要建构这个形式系统P,他还得引用一些东西,用哥德尔自己的话来说:

 

我们现在得前进一步,走到上述证明更为严格的发展阶段,通过给出一个形式系统P的精确描述后再行起步,对这个系统P,我们寻求证明不可判定性命题的存在。而这个P,本质上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是通过把皮亚诺公理叠加在PM的逻辑之中而获得的(数被看作为个体,后继关系被看作为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

(哥德尔《论<数学原理>及其相关系统的形式上不可判定性命题》英文版第40页)

 

皮亚诺

 皮亚诺1.jpg

这样,哥德尔需要引进皮亚诺PA的一套东西,这个皮亚诺PA中的公理,就是我们在进入哥德尔之前已经做过准备的知识。皮亚诺原创的算术系统,有九条公理,后来发现,九条公理可以缩减为五条,也在这里排列如下。

PA公理1: 1N,这表示1是自然数。

PA公理2:((nN((nN)),这表示任何数的后继都是自然数。

PA公理3:(((ab)N))  ((a = b) = (a= b))) ,这表示两个自然数相等,当且仅当它们的后继相等。

PA公理4: (nN)  ((~(n=1)),这表示,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

PA公理5:设k∈K,则有:((1∈k)∧(n)n∈k))→ n∈k))→ (N∈k),这个公理就是数学归纳法的表述。可以把k看作是类,若当作某种性质,理解起来更为直观,这里权当性质来解释。对任意自然数,若1有k性质,并且,任意n都具有k性质,那么n的后继n也具有k性质。这就表明,所有自然数都具有k性质。

(参见我的新浪博文857,858,860,861,862)

数学家把逻辑推演弄成公理化系统,这个公理化的潮流又让皮亚诺等数学家把算术也弄成公理化系统。公理化在这两个领域的成就,衍生出了哥德尔的形式系统P。那就是此前刚刚引出的哥德尔的一段话:

 

这个P,本质上是这样的一个系统,它是通过把皮亚诺公理叠加在PM的逻辑之中而获得的(数被看作为个体,后继关系被看作为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

 

三、哥德尔形式系统P及其获得的两个矛盾公式:“ 17Gen r”“ Neg(17Gen r)”

随后,哥德尔形式系统P详细描述,我在此先列出系统P的基本构件,更深度的理解留给背景知识描述之后。哥德尔形式系统P的基本构件有:

1)基本符号

 1)常元

2)第一类型变元

 3)第n类型变元

2)合式公式,

3)公理(初始公式),

4)直接后

哥德尔为他的P系统陈述了符号建构和操作规则,他认为,他的P系统怀特海Whitehead和罗素RussellPM相比,应该精确。一个值得注意的与之不同,是哥德尔使用有限数的公理,·诺依曼(von Neumann)的模式为榜样,除了皮亚诺(Peano)“公理中的三个公理之外另外八个“公理”,也都是公理模式都涵盖了无穷多情形:通过这种面对无限的方式,哥德尔就通过两个“推理规则来对系统符号予以操作

哥德尔采用如此方式来说明形式系统P,是为了简化他P系统中某些公式的不可判定性的证明正如他所解释的那样,这种不可判定性并不是由于建立的系统的那些特殊性质而是为了适用于非常广泛的式系统”,他为P选择的确形式没有内在的重要性。其本质性的东西P应该是展示哥德尔发明的数学证明方法的一个合适选择。因为这个选择,一个如此之强而有力的方法建立起来,它可以为每个能表达算术式系统建立“不可证”的结果。

这样的结果,随后就贯穿在他的论文中。哥德尔建构起形式系统P之后,继续关注的就是符号的操作,符号操作意图表述的,则是算术系统的演算。在其论文末尾命题VI中,所证明出来的东西,就是有关演算的结论,并不是有关演算本身表达出的东西。整篇论文直接建立起来结论,是两个公式,一个是肯定公式,一个是否定公式。

这两个公式中,

第一个公式由“ 17Gen r”所表示,出现在论文英译本尾部的第55

第二个公式由“ Neg(17Gen r)”所表示,也出现在论文英译本尾部的第55

 

这两个公式,可以从演算的初始公式,即系统公理通过演算的符号操规则来获得。如果演算被解释(如可以解释的话),由此而表达了《数学原理》演绎系统中的算术部分;如果该演算还伴随有第二个公式,也就是,这第二个公式达出的算术命题,它与第一个公式达出的算术命题是相矛盾那么,有演绎系统的那个定理,它对应于演算定理,也就陈述了:

“ 17 Gen r”在系统之内是不可证的,

同时也使得该命题的矛盾命题,

“ Neg(17Gen r)”在系统之内也是不可证的。

因此,在这个算术系统之内,这两个矛盾命题都不可证

哥德尔正在这个算术演绎系统,他从该算术演绎系统获得的不可证性定理,只是相关于其演算中的命题VI的推论,一个看起来并不复杂的推论。因此,这篇论文关注的一个互为否定的析取式,也就是如下自然语言复合语句所表达的:

一个公式,它在特定演算中可以获得的东西,或者,一个公式,它在特定演算中不可以获得的东西。

这个结论看似平常,但要得到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似乎已经走到了哥德尔思想的大门口,已经知道了元数学的概念,已经知道了两个公理系统,PM和PA的公理系统。我们也已经看到,哥德尔设想和构造的形式系统P,这个P系统产出了一对矛盾命题不可证的结论。但是,还得交代一点理解哥德尔的背景性知识,还得继续跟读那篇为哥德尔论文提供背景性知识的导言。什么是“算术化方法”?什么是“递归”?这些理解哥德尔的关键性概念,还需要我们的跟进,还需要为这些折磨人的知识,消磨我们的时间和闲暇。在这样的消磨之中,来体验智慧的存在,生命的意义和世界的价值。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957-1289415.html

上一篇:元数学之一瞥——读哥德尔之二
下一篇:柏拉图主义 算术化方法和哥德尔数——读哥德尔之四
收藏 IP: 120.230.131.*| 热度|

1 刘钢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22:2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