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21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zx217

博文

谓词再议和哥德尔数配置——哥德尔原著英译拆解汉译之六

已有 2250 次阅读 2022-2-7 17:0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谓词再议和哥德尔数配置——哥德尔原著英译拆解汉译之六

 

牛虎交接之际,到惠州双月湾轻走了一趟。在惠东县的海滨温泉区,沐浴浸泡,送走了牛年的最后一天。在双月湾的西湾银滩,乘船出海,渡过了虎岁的大年初一。本来还可以到东湾的海龟景区瞅瞅,疫情又一次阻断了我们的行程。谁能料知呢?惠州虎年春节初一,查出新冠一例,初二景区立马关闭,海滨行程强制提前结束。

惠州的双月湾图片

 双月湾图片.jpg

乘船出海

 

双月湾西湾长滩夜景

 

真乃人算不如天算也,牛虎交替之旅,就此戛然而止。我也就提前接续上对于哥德尔的关注,继续上篇的哥德尔数配置了。

一、逻辑谓词再议

上篇提到,逻辑学的谓词概念还有得一说,结合哥德尔原著英译本,再来议议这逻辑学的谓词观念。

哥德尔原著文本,几乎没有提及谓词观念。但原著的第二章,从2.1节的基本定义,2.2节哥德尔数及其配置,2.3节的原始递归,2.4节的元数学概念表达,直到2.6节不可判定定理的推出,却始终是在与逻辑的谓词打交道。就此而言,说谓词属于哥德尔理论的核心概念,应该不算夸张之语。

哥德尔的系统P,如2.1节定义所示,是一个包括谓词演算的系统。因为有皮亚诺算术公理系统置于其中,这个P系统就不是纯粹的谓词演算,而是一个数论型的谓词演算。即以自然数为唯一的处理对象,这里姑且借用克林的术语,即以自然数为唯一客体的演算系统。(参见克林《元数学导论》第154页)

在这个系统中,自然数客体的不同性质,我们用最基底的主谓句来表示。而自然数之间的不同关系,主要是客体个数或者客体类之间的不同关系,我们用关系或者函数来表示。而两种最为抽象的范畴:性质和关系,先可以把性质和关系全归之于关系,然后再把所有的关系都用逻辑谓词观念统一起来。也就是说,原来属于自然语言中谓语的逻辑谓词,它既可以用来表达性质,也可以用来表达关系。显然,性质也好,关系也好,似乎就不是具有本体意味的客体,本体意味的客体仅仅只是自然数。性质和关系究竟是什么呢?这是一个最常用,但又最难琢磨其终极意味的东西,我们且把它们的本体讨论暂且放到一边吧。反正这些观念司空见惯,谁都能理解其常识意义,这大概就是自然语言的魅力。有些语词非常抽象,但人们可以非常具体地使用这些抽象语词对象,来表达他意欲表达的东西。

哥德尔数论系统P的基本定义中,他使用了关系概念来表述其哥德尔数配置。接之,他一以贯之地用这种关系表达式来定义原始递归,不过加上了数学中的一个观念,即函数观念。原始递归作为一个性质附着在函数上,这就是所谓原始递归函数。

谓词、关系和函数颇有点观念三胞胎的味道,极为类似,但又有微妙区别。谓词似乎是逻辑领地中的观念,关系观念则似乎无所不在,函数则是一个属于数学领域的观念。在哥德尔的语境中,它们之间大概没有区别。所以他使用函数观念和关系观念,却并未使用谓词观念。不过,在变元类型的理解上,使用谓词观念,把谓词当做是函数中的一个类别,即所谓真值函数中的一种,那就如同克林所言:

从函数的观点来说,传统意义的“谓词”与“关系”之间差别是无关紧要的,在前两例中主语与宾语之间的差异亦然,今后统称为“谓词”及“客体”,那将是更方便的。因此,所谓n元谓词将指n元的命题函数,这里的n可为0,所指为一命题,n可为1,所指为传统意义的谓词或特性,n可>1,所指为n元关系(当n>0时),自变元的值叫做客体,而自变元叫做客体变元。(参见克林《元数学导论》第154页)

由此,我们就可以把数论系统中的任何公式,都解释为表达了一个谓词,一个以真值为值域的真值函数。这也就是说,传统意义上作为词项的谓词,在函数的意义上,变成了作为开公式的真值函数。谓词上那个未予标示的空位,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主词,在这样的表达式中省略掉了。但这样的省略,并没有影响到谓词的真值函数特性。

谓词的这样一种超越,使得哥德尔数配置的对象,依据原著文本,区分为类型1到类型n的变元,由此就转换成了谓词概念。这些变元类型,除个体变元外,就全都可理解为谓词。这些谓词由此而替代哥德尔的变元类型观念,命题公式可称之为0元谓词,类型1变元可以称之为一元谓词,大于1的类型n变元,则可以称之为n元谓词。而超过一元的所有n元关系,依据哥德尔的转换,都可以看作是特殊的一元谓词。如同哥德尔原著2.1节评论中所言:把二元或者多元的函数或者关系看作为基本符号是多余的。因为这类关系或者类型都可以用序偶的方式来加以表述,从而使得二元或者多元不用看作是基本符号,而是基本符号的衍生。

这等于是告诉我们,一元谓词就是谓词的基本形式。给谓词配置哥德尔数,实际上指谓的是一元谓词。

 

二、谓词的哥德尔数配置

(一)0元谓词哥德尔数配置

把命题变元理解为零元谓词,是个不错的主意。

可以用一个符合哥德尔原本的方便实例,来说明零元谓词,也就是命题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

实例2:p → q

依据哥德尔定义32,该公式可以变形为:Øp ∨ q

再依据哥德尔对于常量的哥德尔数配置,‘Ø’的哥德尔数为5,‘’‘’的哥德尔数为7。

命题变元为同类型的p,q,因为表达个体数字的变元是第一类型变元,即所谓数字符号,它的哥德尔数配置的幂就是1。而表达命题变元的符号,也就是零元谓词,它是哥德尔第二类型变元,其哥德尔配数自然就是172,192

该实例变形体总共4个符号,2个常元,2个命题变元,也算是一个很为简单的公式序列,我们用图表一一对应相配:

图2零元谓词公式p → q的哥德尔数配置

 

单符号

Ø

p

q

备注

哥德尔数字单符号配数

5

172

7

192

单列哥德尔数

素数底和一次、二次幂

25

                                                                                 

77

变元取二次幂

乘法运算后的哥德尔数

25 *  * 77 *  (*为乘号)

p → q天文数字哥德尔数配置

25 * * 77 *

 图2零元谓词.jpg

难怪后来出现许多哥德尔配数的升级版,哥德尔数的想法异常神奇,但数字也的确大得惊人。当用到对于证明序列配置哥德尔数的时候,这个序列之序列的哥德尔数,恐怕更是超大超大,找个实例方便地作图说明,都很难办到了。你只要看这个超级简单的命题变元公式,其哥德尔数的一部分就是两个超级大的幂次方,简直就无法在一般编辑软件中计算它,更不知道排成阿拉伯数字,它会排成多长的一个数字序列?

我们继续前行,从零元谓词进到一元谓词,即所谓公式序列的序列,看看这样的符号串该如何配置哥德尔数。

 

(二)一元谓词的哥德尔数配置

一元谓词的性质公式,是哥德尔原著中最为基本的公式。哥德尔称之为初等公式,基本形式为a(b),英译为elementary formulae。其中,a为类型n+1符号,b为类型n符号。当我们关注公式中自由变元数目的时候,哥德尔原著中,构成这类公式的符号,哥德尔称之为n元关系符号。而当n=1,也就是公式仅有一个自由变元的时候,这样的符号则称为类符号(参见《哥德尔原著》英译本2.1节)。这个类符号表明的是,用外延公理,哥德尔称之为集合公理,变元b变域中的客体属于类符号的一个成员。而用内涵公理,哥德尔称之为概括公理,则表明变元b变域中的客体具有类a的性质。

这个仅有一个自由变元的一元谓词公式,该如何给其配备哥德尔数呢?可以使用一个统一的配置公式,完全符合哥德尔原著中的描述。我们先看哥德尔的描述:

 

我们用Φ(a)来指谓匹配于基本符号(也包括基本符号序列)a的那个数。现在设R(a1,a2,…,an)是这些基本符号或者基本符号序列之间的给定类或者给定关系。我们将把这个类或者关系,匹配于另一个类或者关系R’(x1,x2,…xn)它在x1,x2,…xn之间成立,当且仅当,存在a1,a2,…,an使得对于i=1,2,…,n,我们有xi=Φ(ai)并且R(a1,a2,…,an)成立。

 

这段哥德尔原著英译有点绕,其中的Φ(a),应该是为符号序列配置的哥德尔数,它和序列a恰好一一对应。但在什么条件下,公式序列和其哥德尔数Φ(a)会是一一对应呢?这需要我们给出以下假定。假定我们有一个符号序列a=a1,a2,…,an那么,一个为之匹配的哥德尔数,就应该是一个数字序列Φ(a)。a中的每一个基本符号ai,都有对应的哥德尔数Φ(a)中的xi

把这个表述说得更直白一些,那就是说:Φ(a)这个哥德尔数,其中的公式a存在,并且构成a的基本符号a1,a2,…,an使得以下两个条件得到满足,

第一个条件,我们有xi=Φ(ai)成立。这说明,a中的每一个符号ai都有对应匹配的哥德尔数xi

第二个条件,我们有R(a1,a2,…,an)成立。这说明,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也是成立的。而这里的关系,不仅仅是系统P内的关系,还包括元数学的关系。例如可证,变元、公式这样一类元数学概念所表达的关系。它同样如哥德尔原著所言:

 

我们将用同样的语词,用小型大写(small caps)的书写格式,并且使用以上提及到的方法,来指谓那些匹配元数学概念的自然数上的类和关系,例如以下一些元数学概念:“变元”,“公式”,“命题公式”,“公理”,“可证公式”等等。例如,在系统P中存在不可判定命题像这样来阅读:存在命题公式a(PROPOSITION-FORMULAE a),使得既不是a也不是a的否定(NEGATION)是可证公式(PROVABLE FORMULA)。

 

这些元数学概念,其实就是我们以上讨论到的谓词。

由此,我们就会有对应的关系R’(x1,x2,…xn)它在数字序列x1,x2,…xn之间的关系R’自然也就成立。

从以上哥德尔表述解读中可知,哥德尔的多元关系,实际上为一元谓词的公式序列,其哥德尔数配置,参照康宏逵先生的解读,可以概略为以下表述。

符号序列a= a1,a2,…,an,(i=1,2,3,…,n)

假定这个符号序列之间的关系为R,则有谓词公式

R(a)=R(a1,a2,…,an)

为这个公式序列配置哥德尔数,也就是一一对应的配置,遵循以下步骤。

1)公式序列中的每一个ai,都配置以哥德尔数xi,由此公式序列a1,a2,…,an对应哥德尔数字序列x1,x2,…xn

2)哥德尔数字序列x1,x2,…xn。按照哥德尔配数法,符号公式序列a1,a2,…,an对应于如下序列:即以素数为底,按照素数顺序依次以谓词类型配以幂。由此,原来的数字序列x1,x2,…xn。就为这个以素数为底的序列所替代,从而成为以下序列。

3)我们以pi为任意素数,在pi中加以上标xi,这形成了一个上标中有下标,按照素数大小顺序排列的一个序列,素数的幂是被配置哥德尔数的序列a中的各个ai相对应的哥德尔数xi。这就是如下的哥德尔数系列。

 

P1x1P2x2p3x3,pnxn

这个序列更具体一点,如同哥德尔的描述,也可以表示为:

21x1,32x253x3,pnxn

 

4)如果要计算出这个数字序列的具体数字,可以将各个基本数字相乘而获得一个数。依据该数字,我们可以反向推导出由这个数字所表示的公式序列。这就让公式序列成为一个天文般的数字,反向导出公式序列中的每一个符号的哥德尔数。

 

P1x1*P2x2*p3x3,…*pnxn

(*号表示相乘)

 

5)哥德尔原著文本中的关系R,是将R看作为元数学的概念,其实就是谓词变元变域范围内的客体。如果R是元数学概念“可证”,则表明这个序列a可证。这里的R,显然就是一个谓词。

 

三、谓词变元哥德尔数配置实例

(一)一个三行公式序列

以下,我们走类似于常规的流程,用一个甚为简单的证明序列实例,来强化一下哥德尔的这种方法。该实例对内格尔《哥德尔证明》中的证明序列实例稍作更动,两行公式变成三行公式(参见内格尔《哥德尔证明》中文版第61页)。

实例3:一个三行的证明序列a

1)"(x)(x = succsuccy)  这可以用a1来替代;其哥德尔数配置为x1

由此可得2)

2)$(x)(x = succy)   这可以用a2来替代;其哥德尔数配置为x2

由2)可得3)

3)$(x)(x = succ0)   这可以用a3来替代;其哥德尔数配置为x3

 

该证明序列x拼接起来,就是x1x2x3。自然,这个证明序列a的哥德尔数就是:

 

P1x1P2x2p3x3,也就是:

21x1,32x253x3,

 

而各个公式序列ai的哥德尔数配置方式,也就自然是公式序列的配置方式,前已有实例2标示,不用再来重复列表说明。大概在word中,也难做成这样一个繁杂的表格。

 

(二)仅取其公式序列2)做图表3

但是,我们可以简略一点,仅以实例3中的公式序列2)$(x)(x = succy)为例,来再次简略描述一下三种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情形,表3中仅有数字个体变元。命题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已经有实例2,此处忽略。谓词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在数字个体变元之后再做进一步的说明。

可以用一个图表来说明公式序列2)的哥德尔数配置,因为哥德尔原著中的常元没有算术等号=,按照哥德尔给常元配以奇数哥德尔数的方式,以下图表中等号=,配以哥德尔数15。而特称符号$,按照哥德尔定义32:

exists(x,y)=not(forall(v,not(y))),

Ø"Ø(x) = $(x),

由此序列2)成为Ø"Ø(x)(x = succy),这个公式序列可以分解为12个符号。

请看下图:

图表3

从公式序列2)Ø"Ø (x)(x = succy)看个体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

 

公式

Ø"Ø (x)(x = succy)可以分解为单独的符号












分解

Ø

"

Ø

(

x

)

(

x

=

succ

y

哥数

5

9

5

11

17

13

11

17

15

3

19

13

素数

2

3

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37

个体变元属于第一类型变元,所以其幂为1,但公式序列2)依然是天文数字













公式序列2)哥德尔数 =

25 * 39*   55 * 711 * 1117 * 1313 * 1711   * 1917 * 2315 * 293 * 3119 * 3713  













 

一个超级的自然数数字序列,几乎不可能排列在文本中。

 

(三)谓词的哥德尔数配置

好在自然语言是我们天然的教师,它教给我们用缩写或者取名的方式,替代式地表达复杂的句子或者长得无法陈述的数字。我们现在就来实践这种语言技巧,把实例3证明序列中每一个公式的哥德尔数,不管它有多长,都分别用符号L,M,N来表示。

公式序列2)那个长长的哥德尔数,简化为大写的字母M;

公式序列1)的哥德尔数=T;

公式序列3)的哥德尔数=N。

而被配置的三个公式,则分别是

公式序列a1=1)"(x)(x = succsuccy)。

公式序列a2=2)$(x)(x = succy)。

公式序列a3=3)$(x)(x = succ0)

则公式序列的序列就成为:a1,a2,a3

但序列之间总有某个让他们前后衔接的粘合剂,如果我们不给这些公式序列之间某种确定的关系,自然就可以使用超越命题变元的谓词变元符号,使得这几个公式序列之间的关系处在可选择的变域之中。这个可选择的变域,就是谓词变元。

设这个序列之间的关系为Q,则这个有Q关系或者Q谓词的公式序列就是:

Q(a1,a2,a3)

Q作为公式序列a1,a2,a3的谓词字母,由此,一个谓词公式Q(a1,a2,a3)就产生了。其哥德尔数配置,按照哥德尔的规则,我们在上述公式实例3中归结为5个步骤,就可以用图表4表述如下。

图表4:谓词公式Q(a1,a2,a3)哥德尔数配置

 

单符号

Q

(

a1

a2

a3

)

哥德尔数

17

11

T

M

N

13

素数为底

2

3

5

7

11

13

哥数为幂

217

311

5L

7M

11N

1313

常元一次方


311




1313

命题二次方



5L*L

7M*M

11N*N


谓词三次方

217*17*17






谓词公式Q(a1,a2,a3)的哥德尔数配置为:

217*17*17*311*5L*L *7M*M *11N*N   **1313

 

这个数字自然十分惊人,我们刚才计算公式序列2)的那个哥德尔数,25 * 39* 55 * 711 * 1117 * 1313 * 1711 * 1917 * 2315 * 293 * 3119 * 3713,已经都无法在文本中展开表述,现在又加上序列1)和序列3),可想而知,这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幸亏哥德尔之后有计算机出现,否则,靠人力计算这些数字,不知要计算到哪一个猴年马月?难怪有人说,哥德尔的这个配数设想,颇有点计算机先驱的味道。

 

关于哥德尔数及其配置,在此告一段落。哥德尔随后的原著文本,立刻就引出原始递归概念,然后是46个相当于谓词的一批定义,接之就是原著的核心,哥德尔著名的不完全性定理的推出和证明了。

冬天即将过去,春天降临了。我该伴随着虎年的春风细雨,接续与哥德尔原著文本的不了情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3478957-1324342.html

上一篇:虎年期待和变元的哥德尔数配置——哥德尔原著英译本拆解汉译之五
下一篇:2022-03-13
收藏 IP: 120.230.13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6 04:1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