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的自我简介(《北大人》第2卷)
在1994年4月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北大人》第2卷第636页,载有我当年写的自我简介:
严家新(YanJiaxin) 1945年出生,武汉人。现为湖北省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即将调往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
1964-1970年在北大生物系学习,此时正逢北大历史上最黑暗的“文革”时期,他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变成一场恶梦,就连对本应最美好的初恋的回忆,也成为重嚼苦涩的青果。毕业后两年的军垦劳动使他的四肢更加发达,随后6年他在农村高中教过工、农、医及英语,貌似全才,其实头脑仍然简单。
1978-1981年在武汉大学病毒学系获理学硕士学位,随即被分配到现单位。在1986年曾被公派到美国堪萨斯大学生化系进修一年,接着又获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奖学金,在拥有世界一流实验室的纽约市立大学西奈山医学院微生物系作两年博士后研究。
他在病毒分子生物学领域共有20多篇论文在国内外专业刊物上发表或在国际性专业会议上报告。目前正在进行基因工程疫苗的应用基础研究。其简历曾被录入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华医学病毒学名人录》。
作为一个北大人,他博览群书,兴趣广泛,喜欢独立思考。他写的《性医学的创立者和他们向传统的社会道德观念提出的挑战》一文,早在1985年初在《医学与哲学》杂志(当年第1期)上发表后曾引起较大反响,有助于推进西方现代性医学在中国的普及。他还在《健康报》、《历史大观园》等报刊发表科普及文史方面的文章,其中不乏标新立异之作。
目前业余研究的重点是社会生物学,正撰写有关的科普书籍。他认为社会生物学的合理内核(基本思想)应在每个中国人的理论思维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他曾五次游泳横渡长江,至今仍“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在光明网(卫生频道)专家专栏(2012年4月)对本人的简介(http://health.gmw.cn/2012-04/13/content_3958589.htm)中,也曾提到本人“对人类分子遗传学和社会生物学有浓厚兴趣。”
30年前的宿愿:研究社会生物学
在1986-1989年第一次到美国留学的3年时间里,我有相当一部分业余时间都是用于个人爱好:收集与本人的主业(病毒学)关系不大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资料。
就个人爱好来讲,当时我对社会生物学这门跨越社会学和生物学两界的新兴学科的兴趣几乎与我对病毒学的兴趣相当。由于病毒学专业方面的书刊当时在国内相对比较容易获得,所以我回国时所带的书刊资料90%以上是当时国内难得见到的社会生物学方面的。我和夫人回国时,我们尽量少带生活用品,托运的4个大箱子几乎全是社会生物学方面的书刊资料。
回国后,本来也想抽“业余时间”做些社会生物学方面的研究和科普工作。但本专业方面的工作一直比较忙,只能偶尔翻看一下这些“闲书”,偶尔做点笔记,而将主要希望寄托在退休之后。
因此,在将近30年前,我就有了在退休后研究社会生物学的宿愿。
到了正常退休年龄60岁之后,单位因带研究生等工作的需要,又将我的实际退休时间推迟了将近9年。
现在完全退休了,是实现30年前的宿愿:研究社会生物学的时候了。
以后可能要将较多的时间逐步转到社会生物学这个数十年来一直非常感兴趣,但没有机会深入研究的学科上来。
“知者乐, 仁者寿。”看最感兴趣的书,研究最感兴趣的问题,岂不快哉。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8: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