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为加拿大阿兰•C•杰克逊(Alan C. Jackson)教授最新评论文章
《人类狂犬病治疗的现状和未来》第1和第2节的译文。
1. 前言
狂犬病是最严重的人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病死率几乎是100%。虽然在狗咬或经其它已得到公认的暴露途径暴露后,及时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狂犬病免疫球蛋白能够有效预防该病,但是能拯救已经出现狂犬病症状的患者的有效方法,还没有一种得到确认。近十年来人们对狂犬病的治疗有着强烈的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一位年轻患者的幸存,她接受了各种药物的联合治疗,包括“治疗性昏迷”(Willoughby等人,2005)的诱导。可惜,这种方法的大量后续应用并没有获得成功。本文将回顾狂犬病治疗的现状并为未来的研究确定有前途的方向。
2. 狂犬病毒和狂犬病
狂犬病通常是由狂犬病毒感染造成的,该病毒是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一种单链反义RNA病毒;狂犬病很少是由狂犬病毒属中狂犬病毒之外的病毒造成的(例如Duvenhage病毒)。狂犬病是中枢神经系统(CNS)的一种急性病毒性感染,它经由动物的咬伤而传播。在世界范围内,大部分的人狂犬病病例发生在非洲和亚洲,因在狂犬病疫区与狗接触而引起。相比之下,北美的大部分病例是由蝙蝠狂犬病毒毒株造成,尽管在许多病例中与蝙蝠的接触并没有被意识到。
狂犬病的潜伏期可能持续20-90天或更长。在大部分的潜伏期内,感染进程的发展从接种位点开始有延迟。随后病毒从神经末梢传播到CNS,此后在CNS中沿着神经结构借助快速轴突运输而传播。发展到CNS感染之后,病毒会沿着感觉神经和自主神经,沿离心方向扩散到多种器官。
狂犬病的前驱症状没有特异性。早期局部症状包括感觉异常、瘙痒和病毒侵入位点的疼痛,这些症状被认为是局部感觉性神经节的感染和发炎的结果。随后,80%的患者会发展为脑炎性狂犬病,它以普遍性兴奋或由清醒期分隔的超兴奋性、自主性神经障碍和狂犬病的发作为特征。另有一些患者发展为麻痹型狂犬病,伴有四肢瘫痪和括约肌功能障碍。狂犬病的这两种形式几乎都是致命的。患者即使在重症监护室经全力救治,仍会发展出心肺及其它并发症,包括多器官衰竭。
[Jackson,A.C. Current and future approaches to the therapy of human rabies. AntiviralRes. (2013), http://dx.doi.org/10.1016/j.antiviral.2013.01.003,翟珑山 译 严家新校 ]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3 19:1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