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提问和简答:
1.狂犬病毒的分类-新型狂犬病毒:
我国目前所有的狂犬病感染都是基因1型病毒造成的对吗?我国没分离出其他类型的病毒是吗?其他类型的狂犬病毒多数都发生在欧洲、非洲、澳洲是吧?在西半球和其他大陆没有分布?
简答:对你的问题的答案都是肯定的。目前在世界上很多地区(包括中国)有关蝙蝠狂犬病毒进行的研究尚不夠充分,但目前已知情况确实是如此。
2. 当前的狂犬病疫苗对蝙蝠狂犬病毒有效吗?
现在我国的疫苗是不是对除了非洲的2型和3型病毒以外的病毒都有效?1、4、5、6、7型的病毒都可以通过注射狂犬病疫苗获得保护?
简答:对。
最近天热了,下班又晚,回家路上蝙蝠经常从头顶、肩膀边上飞过,前段时间由于被野猫咬伤已经注射了3针加强(两年前曾注射全程)所以想请教如果遭遇蝙蝠袭击注射疫苗有效吗?
简答:现用的狂犬病疫苗对绝大多数蝙蝠狂犬病毒也是有效的。
事实上目前全球尚无因疫苗无效而由蝙蝠狂犬病毒引起的人狂犬病病例发生。
3. 中国有当前疫苗可能无效的蝙蝠狂犬病毒吗?
2,3型病毒是不是只出现在非洲的食果蝙蝠?
简答:2型病毒是只出现在非洲的食果蝙蝠,3型病毒也只出现在非洲,但宿主尚不确定。
(二)若干解释和背景资料:
1. 狂犬样病毒属(Lyssavirus genus)已知共12种病毒的分类:
狂犬病毒属于弹状病毒科狂犬样病毒属(Lyssavirus genus)。到2009年,经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审定,共有11种病毒归属于狂犬样病毒属(http://www.ictvonline.org)。这11种病毒包括:狂犬病毒(RABV)、Lagos蝙蝠病毒(LBV)、Mokola病毒(MOKV)、Duvenhage病毒(DUVV)、欧洲蝙蝠狂犬病毒1型(EBLV-1)、欧洲蝙蝠狂犬病毒2型(EBLV-2)、澳大利亚蝙蝠狂犬病毒(ABLV)、Aravan病毒(ARAV)、Khujand病毒(KHUV)、Irkut病毒(IRKV)和西高加索蝙蝠病毒(WCBV)。
此外,2010年报导了又一种尚待进一步分类的新病毒——Shimoni蝙蝠病毒。
目前,总共有12种可能属于狂犬样病毒属的病毒。其中有7种已确定基因型,有5种的基因型尚待确定。
在这12种病毒中,除基因3型病毒(MOKV)的宿主尚不确定以外,另11种病毒都可在蝙蝠中发现。在这11种可在蝙蝠中发现的病毒中,除基因1型病毒(RABV)可感染多种哺乳动物以外,另10种病毒只在蝙蝠中发现(蝙蝠是这10种病毒唯一的贮存宿主和病媒生物)。
2. 蝙蝠狂犬病毒的致病性-当前的狂犬病疫苗有用吗?
除了1型狂犬病毒,属于狂犬样病毒的所有病毒,都已证实(如ABLV、DUVV、EBLV、MOKV)或预期(如ARAV、KHUV、IRKV、WCBV和SHIBV)可使人患致命的狂犬病样脑炎。
但1型以外的蝙蝠狂犬病毒仅非常偶然地分别发生在欧洲、非洲或澳洲,实际引起人类狂犬病的病例极为罕见,每种基因型引起的人类病例数都仅为0-2人,50年来全球有记载的基因1型以外的所有人狂犬病病例数迄今总共不超过10人。
根据基因构成、血清学交叉反应和对动物致病性的不同,狂犬样病毒的已知七种基因型可划分为2个遗传谱系:RABV、DUVV、EBLV-1、EBLV-2和ABLV属于遗传谱系I;LBV和MOKV属于遗传谱系II。在接种当前通用的狂犬病疫苗(属于遗传谱系 I中的基因1型)可预防所有属于遗传谱系I的病毒感染,对遗传谱系II病毒的保护作用则可能降低甚至完全无效(目前尚未进行完整的评估)。直接针对遗传谱系II病毒的疫苗也有人正在研究。
但实际上遗传谱系II的两种病毒:属于基因3型的MOKV可能与蝙蝠无关;只有基因2型的LBV在蝙蝠中发现,至今尚无2型病毒引起人狂犬病的病例报告。所以迄今在全球尚未发生过因当前狂犬病疫苗对蝙蝠狂犬病毒无效而引起的人狂犬病病例。
3. 在中国目前发现的狂犬病毒全部属于基因1型,尚未发现其他基因型的狂犬病毒。尚未确认发现任何蝙蝠狂犬病毒。
在中国,有部分单位多年来分别先后收集了数以千计的蝙蝠样品,迄今尚未分离到蝙蝠狂犬病毒,也未检测到狂犬病毒的抗体。有极个别的关于人因蝙蝠而患狂犬病的报告,但缺乏实验室检测的数据支持,或证据不夠充分,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肯定。
目前在世界各地(包括西半球的美国),在蝙蝠中流行的狂犬病毒绝大多数也属基因1型,当前的狂犬病疫苗是非常有效的。
所以根据现有资料,目前在中国因蝙蝠而引发狂犬病的可能性很小。万一担心暴露于蝙蝠可能感染狂犬病,接种当前的人用狂犬病疫苗是有效的。以前已接种过狂犬病疫苗的可不必加强接种,因蝙蝠狂犬病毒通常毒力较低,估计较低的抗体水平也能抑制感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0 13:3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