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2)
前言:
人类的狂犬病99%是由狗传播而来。为了实现全球在2030年消除经狗传播的人类狂犬病的宏伟目标,必经之路就是通过给狗普遍接种疫苗消除狗群中的狂犬病。狗群中的狂犬病消除了,人的狂犬病也自然就消除了。但要给狗特别是流浪狗通过打针接种疫苗是一项艰难而危险的工作。如果能开发出安全有效的口服(食饵)疫苗,则将带来极大的便利。口服(食饵)疫苗通常都是减毒活疫苗,欧美国家将口服减毒活疫苗用于控制多种野生动物的狂犬病,曾取得巨大的成功。但若要将口服减毒活疫苗用于家养动物狗,则在安全性方面要求更高,因为口服活疫苗用于狗以后,与人和其他各种家养动物直接接触机会更多,必须确保对人和家养动物有更高的安全系数。而且许多在野生动物中有效的口服疫苗对狗的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迫切需要开发符合更高标准的口服疫苗用于作为家养动物的狗。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的狂犬病研究人员多年来一直在进行适用于狗的口服狂犬病疫苗的研发工作,德国的研究人员多年在这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在今年1月30日出版的世界最著名的疫苗学专业杂志《Vaccines》上,德国的相关研究人员发表了一篇研究论文(见参考文献),介绍第三代口服狂犬病疫苗应用于家犬的最新研究进展。
适用于狗的安全有效的新一代口服狂犬病疫苗也是中国非常迫切需要的,这篇文章的内容,包括一些实验细节,都是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参考的,所以以下分数次较详细地译介这篇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
1. 概述
在许多国家,口服狂犬病疫苗(ORV)是控制特定野生动物储存宿主如红狐(Vulpes Vulpes)、浣熊(Nyctereutes procyonoides)、郊狼(Canis latrans)、金豺(Canis aureus)和浣熊(Procyon lotor)狂犬病的首选方法。已经开发出几种口服狂犬病疫苗并获得上市许可。ORV也被建议用于有主人的和无主人的流浪狗,这些狗不容易被抓获进行经肌肉的疫苗接种。20世纪90年代,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指导下进行了许多实验室和实地研究并进行了评价。
然而,这些有希望的举措后来被放弃了,直到最近,狂犬病社区的成员才重新表达了对狗的ORV的兴趣和支持。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一种可用的商业产品获得了在犬类中使用的许可证。实际上超说明书使用疫苗的情况经常会发生,包括用于产品特性摘要(SPC)中未规定的物种。然而,对于病死率几乎为100%的狂犬病,制定了非常严格的疫苗标准。事实上,没有一种已获许可的口服狂犬病疫苗将狗列为目标物种,这使得在狗狂犬病流行的大多数国家,将这些产品用于流浪狗的口服狂犬病疫苗(ORV)更加困难。除了对目标和非目标物种进行安全性研究外,疫苗还必须具有高度有效性。它应该在食用单一疫苗诱饵后诱导保护性免疫反应。所需测试的一部分是一项研究,能显示接种疫苗的狗在预先确定的时间后针对病毒攻击具有保护作用。
监管部门已经提供了关于这种功效研究的详细要求。例如,欧洲药典 (Pharm. Eu.)要求至少有25只接种疫苗的动物和10只对照动物,接种疫苗和攻击感染之间的最短间隔时间(≥180天),以及接种疫苗的动物和对照动物存活或死于感染的最低百分比分别是92%和90%。不同来源的要求之间确实存在小的偏差。例如,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的陆生动物手册中,接种疫苗的狗只需要88%的存活,而80%的对照动物在攻击感染后应该死于狂犬病。迄今为止,使用不同的口服狂犬病疫苗诱饵仅在动物数量有限和/或观察期较短的犬只中进行了免疫原性研究或挑战研究。
为了满足对此类疫苗诱饵的要求,根据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和WOAH的要求,对第三代口服狂犬病毒疫苗SPBN GASGAS进行了一项挑战研究。该疫苗于2017年12月在欧盟(EU)注册,并在多个欧盟成员国用于狐狸和貉的ORV。在不同国家的实验和现场研究中,也对流浪犬的ORV进行了深入研究。
随着本文介绍的有效性研究的顺利完成,证明该疫苗病毒株符合所有要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因此,在无法进行经肌肉注射接种疫苗的犬占高比例地区,整合应用犬的ORV的最后障碍有望被消除。
(未完待续)
参考文献:
Bobe, K.; Ortmann, S.; Kaiser, C.; et al. Efficacy of Oral Rabies Vaccine Baits Containing SPBN GASGAS in Domestic Dogs According to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Vaccines 2023, 11, 307. https://doi.org/10.3390/vaccines11020307
相关博文:
第三代狂犬病减毒活疫苗在家犬中的应用效果(1) 2023-03-17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8 13: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