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载:今日头条 2022-09-29 23:24· 来源:九派新闻(《武汉晨报》旗下账号)
原文链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148823093182628366/
“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被家里的猫抓了以后,小刘陷入了狂犬病焦虑。
看着手机上关于狂犬病的讯息,“致死率百分之百”“狂犬病无药可救”,她开始想象最极端的结果。当怀疑开始产生,恐慌就像野火一样蔓延,她甚至觉得自己开始怕光,咽喉开始抽搐。
在中国,对狂犬病感到极度恐慌的群体不是一个小数目。有人因为宠物打了个喷嚏,便立马接种狂犬病疫苗,有人在被蚊子咬了以后也要接种狂犬病疫苗。
2022年9月28日是第16个“世界狂犬病日”,狂犬病专家严家新认为,国内对于狂犬病的强烈紧张感,部分源于该疾病的高致死率,部分出于对该病毒一知半解所造成的恐慌。
作为知名病毒学家,严家新教授曾任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基因工程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据他估计,中国的恐狂症患者人数至少有数十万,占世界第一位。
在接受九派新闻采访时,他表示,国内至少有1/3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滥用,很多接种者根本没有感染风险,完全可以不接种或少接种。“我曾接触过相关案例,有人在数年内打了100多针狂犬病疫苗,他每次被狗抓一下或舔一下,就去接种一盒五针疫苗……有些人对狂犬病十分恐惧,被狗咬伤后的很多年里都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这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实在不放心,可预防性接种3针疫苗,就能确保过去所有的狂犬病风险一笔勾销。”
世界卫生组织曾提出,人类有望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范围内基本消灭狂犬病的目标。中国2021年仍有约150人死于狂犬病,在严家新看来,根据相关国家经验,解决狂犬病问题主要靠兽用疫苗而不是人用疫苗,“对某一地区70%的犬进行持续、有效的免疫接种,坚持数年,就可以基本消灭犬和人的狂犬病。”
对话严家新
【1】认识狂犬病毒:致死率几乎100%,潜伏期最长不超过1年
九派新闻:狂犬病有何特性?
严家新: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发的急性脑炎,每年在全球夺走5.5万人的生命。狂犬病发病后死亡率几乎达到100%,迄今了解到的,只有3个未接种过疫苗的人在发病后仍然存活。
九派新闻:哪些动物会传播狂犬病?
严家新:狂犬病的主要储存宿主为哺乳动物纲中的食肉目和翼手目动物,包括狗、猫、狐狸、豺、狼、貉、臭鼬、浣熊、猫鼬和蝙蝠等。在自然界,上述储存宿主之外的其他哺乳动物,例如鼠和兔,只是在极偶然的情况下才可能被感染,可统称为偶然宿主,它们通常不构成该病毒的传染源。
因此大部分情况,特别是在非重点疫区,被鼠、兔咬伤,患狂犬病的可能性极小,通常不用接种狂犬病疫苗。
此外,鸟类(如鸡、鸭、鹅)、爬行类(如蜥蜴、龟和蛇)、鱼类和昆虫,都不会患狂犬病,因而也不可能传染狂犬病。实际上,99%的狂犬病都是被患病的狗(少数为猫)咬伤或抓伤而引起的。
九派新闻:狂犬病的潜伏期有多长?
严家新: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定,狂犬病潜伏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目前关于人狂犬病“潜伏期”的主流看法是:大多数病例的潜伏期是1-3个月,少数头面部严重咬伤的潜伏期可能短至7天。所以,被狗或猫咬伤如果已经超过了一年,通常不必再补充接种狂犬病疫苗,再发病的可能性可忽略不计。
有些人对狂犬病十分恐惧,被狗咬伤后的很多年里都担心自己会得狂犬病,这完全没有必要,如果实在不放心,可预防性接种3针疫苗,就能确保过去所有的狂犬病风险一笔勾销。
【2】风险及处理:有感染风险后应分级处理,正确冲洗伤口可减少50%发病率
九派新闻:什么样的情况下会感染狂犬病?
严家新:狂犬病的传播途径比较单一,主要是通过患病动物的抓伤或咬伤传染,其中猫和狗是最主要的传染源。被患病动物咬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为5% - 80%,被舔伤或抓伤造成感染的发生率为0.1% –1%。
接触患病动物的血液或粪便不会造成感染,没有证据表明人类会因食用奶制品或熟肉而患上狂犬病。不过,强烈建议不要食用患狂犬病动物的肉或奶。在许多国家,狗的屠宰也是传播方式之一,外表看似健康的狗的大脑中也存在狂犬病病毒,这使屠宰人员容易患狂犬病。
不过,食用狗肉本身并不会导致狂犬病,但食用前的整个过程,包括捕捉、处置、屠宰都会增加传播风险。
九派新闻:我们在被猫狗等动物咬伤抓伤后,应该如何处理?
严家新: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暴露后预防分3级进行管理。
对于I级暴露,即接触或喂养动物,或动物舔触完整皮肤,不需要采取预防措施。
如果咬伤抓伤后,应进行相应措施。首先应进行伤口处理,建议立即用肥皂水、洗涤剂、消毒剂或可杀死狂犬病病毒的其他溶液彻底冲洗和清洗伤口15 min以上。
正确的伤口冲洗可以减少50%以上的发病率,有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欧洲最早记载的狂犬病发生于公元900年的法国里昂,一头熊发狂后,一次咬伤了20人,然后逃到一条小河的对岸。被咬的人中有14人游过小河追杀熊,可能因河水自然洗去了伤口中的病毒,这14人均未感染狂犬病。而未去追杀熊,因而也未清洗伤口的6人后来都死于狂犬病。
被抓咬后,我们还应该及时进行全程疫苗接种。如果病人属于严重暴露,还应在接种第一针疫苗的同时,在所有伤口局部浸润式注射适量的狂犬病病毒免疫球蛋白。
九派新闻: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可能感染狂犬病?
严家新:我列举一些简单、实用的判断标准:第一,人狂犬病的潜伏期原则上不超过1年。所以凡超过一年的暴露,都不用再补种狂犬病疫苗。
第二, 健康犬不传播狂犬病。被狗咬伤后宜采用“十日观察法”。世界卫生组织认定:“如果犬(或猫)在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终止治疗。”
第三点,只要完成免疫接种程序后,就不会再发病。没必要盲目反复接种疫苗、测抗体。而且全程接种后,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作用可能持续数十年。
第四,鼠、兔以及鸟类、爬行类都不传播狂犬病,被咬后无需担心。
由于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即使病人以前从未接种过疫苗,在暴露于该病毒之后再进行处置,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仍能防止临床疾病的出现。
【3】疫苗接种:遵循”十日观察法”,人类有望完全消灭狂犬病
九派新闻:接种疫苗期间有什么注意事项?
严家新: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不会对疫苗免疫效果造成影响,不过有可能使不良反应加重。
中国30年前的狂犬病疫苗是用动物脑组织生产的,要在半个月内打14-21针,每次接种2ml粗制脑组织,副作用大,饮酒和剧烈运动等行为可能会加大副作用,所以当时的疫苗说明书规定,不可饮酒、喝浓茶及吃有刺激性食物,应避免受凉感冒或剧烈运动或劳动 。近年来,狂犬病疫苗都是用细胞培养方法生产的,经过浓缩、纯化处理,只打5针或4针,副作用极小。但很多国产疫苗说明书却仍然是照抄30年前的。
九派新闻:国内疫苗接种现状如何?
严家新:国内狂犬病防治应避免疫苗滥用。中国至少有1/3的狂犬病疫苗属于滥用,这部分接种者根本没有感染风险,完全可以不接种或少接种。
我曾接触过相关案例,有人在数年内打了100多针狂犬病疫苗,他每次被狗抓一下或舔一下,就去接种一盒五针疫苗,这种情况很多,导致疫苗极大的滥用。不同于人传人的传染病,给人接种疫苗可以减少传染源,对于狂犬病来说,其主要传播媒介是狗,国内几乎没有任何经人传染导致狂犬病的案例,所以给狗打多多益善,给人打应适可而止。只应当给那些确实有可能感染的人打,否则就是纯粹的浪费,丝毫不能起到减少传染源的作用。
九派新闻:什么是“十日观察法”?
严家新:狂犬病分为潜伏期和传染期。狗或猫的潜伏期通常在10天至6个月之内,潜伏期并不会传播狂犬病,仅在发病前3~5天,加上从发病到死亡的3~7天时间(总共为不超过2周的时间),才有传播病毒的能力,这段时间称为传染期。犬有传染性时,大脑中已繁殖有大量的狂犬病毒,随着脑内病毒的进一步繁殖,它必然会发病并在数天后死亡。这就是“十天观察法”的理论依据。
也就是说,健康犬不会传播狂犬病,那怎么判断犬只是否健康?除了实验室取脑组织进行检测,通行的做法就是“十日观察法”。世界卫生组织规定,如果动物为犬或猫,且在暴露发生后10天的观察期内保持健康,则可终止暴露后预防,即被抓咬后,十天内如果猫狗没有死亡,则完全不必担心得狂犬病。
在狂犬病流行的疫区,以前未接种过疫苗的人在开始“十日观察法”的同时,应立即开始暴露后预防,然后根据观察结果确定是否可以节省后面的2针或3针疫苗。
九派新闻:已经接种后再次有暴露风险,应该如何接种?
严家新:凡过去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的人,再次暴露后,加强接种1-2针即可。而且凡以前接种过3针(或以上)疫苗的人,以后永远没必要再接种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接种3针狂犬病疫苗后,半年内抗体滴度都远远高于最小适宜滴度,通常没必要检测抗体;加强接种后,有效保护期至少在3年以上。
九派新闻:人类是否有望完全消灭狂犬病?
严家新: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认定,“狂犬病可以被消灭(be eliminated)”。目前,狂犬病在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或地区)都已得到有效控制,很多发达国家多年来狂犬病病例为零。世界卫生组织也曾提出在2030年前实现全球范围内基本消灭狂犬病的目标。
中国2021年仍有约150人死于狂犬病,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相关国家经验证明,解决狂犬病问题主要靠兽用疫苗而不是人用疫苗,对某一地区70%的犬进行持续、有效的免疫接种,坚持数年,就可以基本消灭犬和人的狂犬病,这应该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九派新闻记者 陈伟
【爆料】请联系记者微信:linghaojizhe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22 01: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